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周子晖,在 2024 年 11 月 17 日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他的科研突破历程。2021 年,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周子晖来到伯克利深造。其所在课题组从 2019 年就开始研究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材料。周子晖历经两年反复失败后,在 2024 年取得重要突破。
面对即将到来的组会和停滞不前的实验,周子晖已经度过了两年的煎熬时光。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生,他一直在与失败并肩作战。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数据和导师无奈的摇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尝试和满怀希望。周子晖的微信签名“山野都有雾灯”,仿佛预示着他终将在迷雾中找到那盏照亮自己的明灯。在失败的不断磨砺下,他持续改进每一个实验环节。终于,在一次实验中,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数据,并从此一帆风顺,成功发现了一种能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创新多孔材料。10月23日,以周子晖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这一成果从投稿到接收,仅仅用时4个月。周子晖 (受访者供图,Robert Sanders摄)"在科学家眼中,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一步。然而,这项技术是否可行,如何实现,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回顾历史,工业革命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仅为0.03%,但工业革命后这一数字飙升至0.042%,增幅近50%。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已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周子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二氧化碳吸附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从工厂排放的废气中“捕捉”二氧化碳,防止其进一步排放;二是直接从空气中“抓取”二氧化碳,通过吸附已有的二氧化碳来降低其浓度,甚至恢复到原始水平。 其实,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想法并不新鲜。早在1999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化学工程师克劳斯·拉克纳(Klaus Lackner)就提出了这一设想。此后众多科学家围绕二氧化碳的酸性特性展开研究,试图利用各种碱性物质与其发生酸碱反应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周子晖博士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开发了一种新型多孔材料,这种材料能在600至900°C的高温下“再生”,高效吸收二氧化碳。这一创新成果基于他的导师奥马尔·亚吉提出的共价有机框架结构(COFs)。与传统材料不同,这种新型材料采用稳定的共价碳—碳键作为骨架,孔隙内部富含氨基,使其能够充分吸收二氧化碳。这种共价连接方式通过共享电子将原子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得材料骨架更加坚固稳定,解决了传统材料在重复利用过程中性能衰退的问题。这一发现为二氧化碳的高效捕获和转化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共价有机框架本身是个具有疏水性的有机材料,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吸水量小,二氧化碳脱附过程中的耗能小,整体的再生温度更低。”周子晖说,在25°C的室温条件下就能有效释放捕获的二氧化碳,且经过20天100次的循环测试,材料性能并无衰退迹象。在2021年,22岁的周子晖带着满腔热忱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踏上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术之旅。尽管他对未来的挑战有所预料,但博士生涯的首个考验还是让他措手不及。周子晖所在的研究团队自2019年起便致力于一种新型材料的研究。他们最初的构想是将大量氨基作为二氧化碳吸附位点,通过共价键构建一个稳固的骨架结构。为了简化问题,团队最初选择了一个稳定性稍逊但合成难度较低的骨架设计,并计划通过后续优化来提升其稳定性。然而,经过两年的努力和无数次的材料尝试与连接方案设计,他们仍未能获得理想的结果,骨架结构的稳定性远远未达到预期。显然,这条看似便捷的道路实际上将他们引入了死胡同。面对这一困境,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决定直接挑战那些稳定性更高但难度更大的骨架结构。在寻找合适人选的困境中,导师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新加入课题组的周子晖身上,他的到来如同一股清新之风。不久,设计新型多孔材料的重担便落在了他的肩上。周子晖回忆起那段不分昼夜、屡战屡败的科研旅程,他曾尝试过20多种不同的骨架结构,却始终无法制造出理想的多孔材料。每周一早晨的课题组会议成了他们的固定仪式,周日午后实验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大家都在紧张地补充数据直至深夜。周子晖坦言:“我们课题组之前最好的二氧化碳吸附量是0.3毫摩尔每克,但我前两年的所有实验数据都未超过0.05。”在没有新数据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调整旧PPT的内容顺序来应对汇报。正是在这样的失败中,周子晖逐渐磨练出了坚韧的心态。当他首次目睹了0.4的吸附量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错!他终于成功设计出了能够高效吸收二氧化碳的新型多孔材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立刻拉过导师分享这一重大突破。命运的转角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自那一转折点起,实验进程如同顺水推舟,效率从0.4稳步提升至0.9。到了2023年岁末,周子晖已经完成了所有数据的测量,并开始着手撰写论文,终于在2024年春末完成了投稿工作。他回忆道:“导师建议我们选择一个容易记住的数字来命名这个卓越的材料,以便让它深入人心。于是我们选择了COF-999。有趣的是,我的生日恰好是1999年9月27日,年份、月份和日期中都包含了数字9。”周子晖带着自豪的笑容说道。不仅名称具有纪念意义,在2024年金色的九月,他更是惊喜地得知自己的论文被《自然》杂志接受发表。“这无疑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生日礼物。”周子晖激动地分享这份喜悦。“未曾预料,我的研究成果竟能登上《自然》杂志。”周子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回忆道。2023年岁末,他与导师在整理实验数据时灵光一现:既然我们的测试结果如此出色,何不尝试在室外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尽管导师对此并不抱太大希望——毕竟先前的研究都是在实验室内进行,室外测试鲜有人尝试——但他仍鼓励周子晖:“若真能成功,必能发表在顶级期刊上。”受到导师的激励,周子晖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设备改造中。 面对室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如何将空气稳定引入仪器并转化为可视化数据?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周子晖终于研发出一套合适的设备和程序。他们在伯克利校园进行了实验,通过管道将空气引入仪器后发现,经过COF-999处理的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从0.04%降至0。周子晖自豪地表示:“如果将20天的实验数据扩展至全年,仅需200克COF-999就能在一年内吸收20公斤二氧化碳——这相当于一棵成年树木一年的碳吸收量。”这项研究因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对二氧化碳吸收的显著贡献,赢得了审稿人的极高评价:“这项工作非常扎实,为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提供了理论支持。”周子晖谦虚地将成就归功于前人的探索:“我们的成果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感激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在他独自在美国面对繁重学业和实验挑战时,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在异国他乡,周子晖与团队成员的聚餐成为了他生活中的温暖时刻。他们25人的团队中,约有十来个中国人,在春节等重要节日,大家会聚在一起享受家的氛围。现在,作为博士三年级的学生,周子晖也开始效仿前辈们的做法,为后来者铺路。他指出:“要实现COF-999的大规模应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包括从实验角度优化材料以提高二氧化碳吸附效率,以及从工程角度设计材料装置以实现广泛应用。虽然前路漫长,周子晖坚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稳步前行,必将有所成就。”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08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