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火了?旅游切记“安全第一”

时事   2024-10-06 21:30   北京  

|汪灿

这两天,你被哀牢山刷屏了吗?这个在很多人眼中名称陌生、似乎有些“小众”的景点,突然一夜走红,不仅一天之内占据了多个微博热搜,也成了很多人的旅游目的地。有网友调侃,“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哀牢山”。

10月6日,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发文提示,哀牢山“存在不可预知危险”,呼吁游客不要贸然前往。这个安全提示来得很及时,更有必要。它让很多游客冷静了下来,再次重视起旅游安全问题。

实际上,早在前一天的10月5日,@云南哀牢山仙境就发布了安全提示,提醒游客不要深入未开发区域。据报道,景区管理方也在相关区域设置了风险警示标语,提醒游客不要擅入未开发地带。

哀牢山此次的爆火,与一名博主发布的一则独自进入哀牢山收集材料的视频有关。其镜头下的哀牢山云雾缭绕、恍如仙境,大自然的神秘与壮丽让人心生向往。不少“好奇心满满”的游客纷纷选择在这个假期来到哀牢山,想亲眼目睹视频中的震撼场景。结果由于太多人涌入哀牢山,还造成交通拥堵,原本人烟稀少的“禁区”变成了人满为患的“景区”。

这种种草打卡,其实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旅游推介模式。对于景区来说,它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对于游客来说,它让很多原本不知名的景区景点呈现在大众面前,给予人们多样丰富的选择,人们也更愿意相信这种“素人”推介的形式。这本是一种多赢的模式。但现实表明,它也可能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容易被一些人忽视的安全风险问题。

以哀牢山为例,它确实是“大自然的馈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让人神往。但另一方面,哀牢山范围很大,且很多地方属于自然保护区,不允许随便进入。而且,除了部分区域被开发成风景区,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区域。这些地方气候变化多端,地形条件复杂,缺乏通讯信号。游客如果贸然进入,容易有迷路、缺氧、失温等安全隐患,而救援也相当困难。

对此,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的社交平台,还需强化内容审核和安全风险提醒责任。对于一些涉嫌“野游”、非正规景区景点的信息推荐,应加大审核力度;对于涉及安全风险的内容,更应该加强甄别,在显著位置以显著方式作出提示警示;对于一些被网友投诉的内容和账号,应当及时核实和处理。平台应当用信息安全为用户构建起人身安全防火墙,摒弃“唯流量”价值取向。

对于各地文旅部门和景区管理方来说,也要对互联网流量效应保持清醒理智,既要充分利用新型网络传播模式和文旅推介工具,在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打响品牌和名气,也要注重线下管理和服务提升;既要加强宣传引导,针对自然保护区和景区未开发区域,完善风险提示标识,劝导游客不擅闯“禁区”,也要持续完善现有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品类,提升游客接待能力,尽量满足游客的诉求和热情。

当然,还必须重申一个常识:安全是旅游的第一要务,每个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旅游不等于毫无敬畏和边界的“探险”,无论何时都不能将自身置于险境。我们应当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自觉遵守景区的管理规则,牢记安全风险提示,不去未经开发的区域“野游”。

旅游安全应当是全过程安全,包括道路安全,也包括游览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享受假期。

热点视频推荐
↓↓↓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奶茶代酒、麦记吃席:年轻人开始整顿婚礼了?
年轻人向往深度社交,与轻社交不矛盾
老派的国宾馆,被“00后”大批涌入?
假期旅游的新场景新玩法,你体验了没?
宠物可进飞机客舱,让服务与时俱进



文字:汪灿
图片:鲁中晨报、网络等
朗诵:王茜
责编:张永群
编辑:朱晓帆

光明日报
思想品格 人文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