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节后综合征让开车秒变 “高危行为”​

政务   2025-02-09 19:54   山西  
图片
节后上班
好多人都觉得困倦
提不起劲,行动迟缓、工作效率低
身体坐在工位
思绪还在老家 “游荡”
近日
#节后综合征怎么办#
登上热搜

图片

但是蜀黍不得不说
上班状态没调整好
顶多被老板骂
开车的状态要是没调节好
后果可就遭了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
多半是得了
节后开车综合症

图片
☑开车时经常打哈欠、感到疲惫
☑开车时频频通过抽烟、喝水强行打起精神
☑开着开着就控制不住车速
☑前一天晚上喝酒,次日酒未醒
☑驾驶过程中容易情绪激动

蜀黍“对症下药”

包你“药到病除

综合征一

疲劳驾驶

经过八天长假,不少人的生活作息时间有所调整,长时间的休息或玩耍都容易导致身体进入疲劳状态,待回到正常生活作息后,可能会因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等原因,容易出现疲劳驾驶。

图片


防范措施  预防“疲劳驾驶”
驾驶人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运用深呼吸进行放松。如行车中有疲劳感,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如行车中疲劳感加重,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在安全地带停车,下车活动,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切不可强撑困意继续驾驶。另外,连续驾车4小时以上,至少要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综合征二

分心驾驶

假期虽已结束,但年味尚在。有些人会在驾驶过程中,频频与家人、朋友联系,打电话、刷微信、约聚会,甚至会出现驾驶时化妆、吃东西等情况,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分心驾驶。

图片


防范措施  预防“分心驾驶”

杜绝“分心驾驶”行车过程中,避免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如果必须使用手机,要在安全地点停车后再操作;开车时避免抽烟、吃东西或者喝水,不要与乘客进行复杂或者情绪激动的对话。

综合征三

酒后驾驶

未到正月十五,不少亲朋团圆、好友相聚还在持续,为了烘托氛围、欢乐助兴,不少人往往在聚会中饮酒。其实,酒精在人的身体内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消散。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喝了酒,休息几个小时,就能开车,需谨防“酒后驾驶”。

图片


防范措施  预防“酒后驾驶”

小心“隔夜醉”!由于个体在年龄、体质、解酒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酒后隔多久开车测不出酒驾这一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一般而言,人饮酒后8~12小时,酒精在体内的含量将大大降低,24~48小时会完全挥发。这就意味着,驾驶人在大量饮酒后,最好相隔24小时后再驾车。

综合征四

斗气车

节后综合症可能导致人体身体部分不适感,开车时,司机因为轻微刮擦、并线等原因产生愤怒情绪,继而对他人或者他车进行攻击的行为,正是我们常说的“路怒症”。

图片


防范措施  预防“路怒驾驶”

驾车出行一定要保持良好情绪,做到心平气和。遇到车多缓行、交通拥堵等情况时,保持良好心态,耐心排队等候,依次有序通行。切勿随意穿插车流,千万别因为“开斗气车”而因小失大。

图片
稷山公安交警
@广大驾驶人
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
摆脱“节后综合症”

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



稷山交警大队
交通安全公益宣传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