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12时50分许,随着针管拔出,义乌00后女大学生吴莹林顺利完成21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捐献,成为金华市第77例、省第115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远方陌生患者送去生命新希望。据了解,吴莹林是金华市今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吴莹林今年22岁,是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一名大四学生,来自义乌市义亭镇。
2022年5月25日,她在学校青年志愿者大队参与献血志愿活动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主要作用,毅然留下造血干细胞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后备军。
2023年11月,接到义乌市红十字志愿者的初筛回访电话时,吴莹林以为自己与患者匹配成功,表达了愿意捐献的意愿。虽然后续归于平静,但这份期待已在心底扎根。
去年8月中旬,吴莹林第二次接到造血干细胞初筛回访电话,她果断答应。高分辨血样采集、医院体检等每一个环节,她都积极配合,“也许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不希望错过。”
吴莹林是独生女,此次捐献全程,妈妈方爱娟始终陪伴着她。“她是高配成功后才跟我们说的,我们因为了解不多,一开始是有些担心的。”尽管女儿跟她说,捐献对身体没有影响,但她还是在手机上查了很多造血干细胞知识。
方爱娟平时看电视剧或者暖新闻的时候,就容易流眼泪,从陪女儿走进金华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那一刻开始,到目睹女儿采集成功,这么具有正能量的事真实地发生在眼前,而且就发生在女儿身上,她的眼泪总是忍不住流出来,打心底为女儿骄傲。
据介绍,在吴莹林从义乌来金华某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前,义乌红十字志愿者队队长程青梅带着傅昊翔、傅荷英、蒋祝平、余煜龙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去过她家。“过来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方爱娟吃下“定心丸”。了解到女儿内心的坚定与捐献的意义后,方爱娟和丈夫选择支持女儿的善举。
“她很独立,很乐观,很热情。”方爱娟说,她和丈夫从小注重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女儿也很善良,上大学后就当了志愿者,为他人服务。
“首先我要夸夸祖国的医疗,然后我要夸夸我俩……”1月20日,吴莹林很认真地给远方血脉相连的“亲人”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全是积极乐观的字眼和真诚的祝福。她称对方为“血脉相连的亲人”,神奇的缘分把他们的命运连接到一起,她愿意与对方一起并肩作战,帮他/她战胜病魔,“最大、最困难的关,我们都挺过来了,相信之后你会一切顺利,希望你越来越健康”。
朋友听说她要捐献“造干”,夸她勇敢,她说自己其实怂得要命,甚至打针连针头都不敢看。但一想到从确诊到现在,受赠者所经历的病痛,她鼓起勇气走到捐献最后一步,并最终为患者送出“生命的种子”。
来源:金彩云客户端、中国义乌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添加通妈微信
了解更多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