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人坚守100年,耗费400万为它建博物馆!

乐活   2025-01-27 20:00   河南  

建国初期,欧洲外宾来访,提出想购买一种名叫“雪拉同”的中国瓷器。


然而,翻遍了景德镇和唐山,都没有找到这种瓷器的身影。


几经辗转打听,最后还是“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先生给出了答案:龙泉青瓷。


元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

泰顺县博物馆藏


  古画里的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始于南朝,兴盛于南宋,被称为“青瓷之最”。


它的美,经得起皇家最高标准的考核,代表着宋朝美学艺术的巅峰。


不仅如此,龙泉青瓷还曾多次随着丝绸之路远销欧洲,深受为当地人喜爱。


浪漫的法国人,甚至将青瓷与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相比拟,称其为“雪拉同”。


他们认为,龙泉青瓷是世界上zui美丽的瓷器。


法国卢浮宫内的龙泉青瓷

阿联酋出土的龙泉青瓷残片,据今600余年


可惜,明末清初,龙泉青瓷逐渐蒙尘,龙泉的千年窑火甚至一度风雨飘摇,濒临熄灭。



直到1957年,周总理指示要恢复青瓷生产,并指派八位仿古专家到龙泉组建国营瓷厂。


那时,整个龙泉的青瓷匠人和窑厂屈指可数,且传统手艺人大多秉承“家传手艺概不外传”的观念,因此,复原的第一步并不顺畅。


幸好,也有一些愿意拿出看家手艺与人共享的匠人,郑旭东的外祖父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家的窑厂,是郑旭东曾外祖父在民国时候开办的,到其外祖父手里,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在当地数一数二。


听说专家组到龙泉的目的后,外祖父主动找上门,将家传技艺共享,甚至将窑厂贡献了出去。


郑旭东的父亲和母亲,也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国营瓷厂,被委派到景德镇等地学习青瓷技艺,归来后,成为了瓷厂的技术骨干。


档案馆郑旭东外祖父家窑口的资料

郑旭东父亲


有了窑厂,有了匠人,很快,恢复龙泉青瓷的第一炉窑,点燃了。


1959年,国庆10周年庆典,大会堂摆放了300套原汁原味的龙泉青瓷,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这些青瓷的背后,是225个配方的试验和筛选,成百上千窑的烧制,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守候。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中国陶瓷界至今唯一入选的项目。



郑旭东的父亲、母亲,做了几十年的国营瓷厂匠人。


在儿时的郑旭东眼里,父母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上班,时不时还得整夜守候在窑厂。



用煤烧的窑,需要人看火添煤,离不得人。一个疏忽,毁掉的极有可能是整窑瓷器。


残次品是不允许被低价处理的,只能被砸掉销毁,损失之大,都不敢细算。



苦,确实是苦。所以,成年后的郑旭东要辞掉铁饭碗,去外面闯荡的时候,郑父、郑母并没有反对。


在外十年,郑旭东主要从事高端品牌服装、箱包皮具的区域代理销售,并且是同行里的佼佼者。


纵然如此,2003年家里的一个电话,还是让他毅然决定放弃现有的事业,返回龙泉。


“我们家人不管走到哪里,对青瓷的爱都是刻在骨子里的。”郑旭东说,你可以出去闯,但到时间了就必须回来做青瓷,这是郑家四代传承下来的家训。



回家后的郑旭东从零开始学习青瓷。家传技艺最大的优势,在这时候体现了出来,名师太多了!


姐夫胡兆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姐姐郑一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龙泉青瓷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哥哥郑卫东: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


郑旭东姐夫

郑旭东姐姐

郑旭东哥哥


再加上做了几十年青瓷匠人的父母,众人齐上阵,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倾囊相授。


有名师教导,又怀揣着对青瓷的热爱,郑旭东克服了一次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战胜了无数个想要放弃的念头。


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的,白天忙工作室的事情,晚上10点研究工艺,打磨技术,经常废寝忘食学到凌晨三四点。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对郑旭东来说,在时代潮流前线工作的十年,不仅积累了大量关于时尚元素的信息与经验,也让他的思想十分大胆前卫,敢于打破旧枷锁,尝试新方向。


他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一经问世,又引来了一大波讨论。这些讨论声中,质疑和反对纷至沓来:


“龙泉青瓷哪有这种颜色的?”“他做的就不是龙泉青瓷。”



郑旭东有自己的考量。传统龙泉青瓷美吗?毫无疑问,绝美。但青瓷是艺术品,更是生活品。


生活品,就要尽可能满足消费者挑选的范围,不能曲高和寡,想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审美就必须多样化。


“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让人来用好这个物品,在美和功能之间达成平衡。”



秉承这个理念,郑旭东尝试把中国传统色彩融入到龙泉青瓷之中。


期间,无数次设计、研发、创作,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的调整,一次次沮丧,又一次次重新开始。


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住,决定放弃的时候,冥冥之中的一次偶然事故成全了他。


那一次烧窑碰上了倾盆大雨,紧要关头工厂突然停电了,整整停了4个小时。


在旁边苦苦蹲守着的郑旭东心想,这次又完了。等到第三天,一开窑,果不其然,整窑都废了。


正当他满心沮丧的时候,一抹独特的中国红闯入视线,“是那种颜色!是我一直想要的中国红釉色!”


郑旭东激动到语无伦次,抱着那一抹红差点落泪。



为了给它取一个合适的名字,郑旭东翻阅许多资料,绞尽脑汁,日思夜想,在一次睡梦中,脑海里突然跳出来一个词:“红炉点雪”!


“红炉点雪”第一次上市就卖爆了!火到哪种程度呢?一夜之间,各个销售渠道都断了货,不断有人找上门来催他上货,可谓是一杯难求。


点击下图,即可选购


“红炉点雪”的成功,不仅坚定了郑旭东关于青瓷传承的理念,也在龙泉当地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浪。

越来越多的龙泉匠人,开始尝试创作不一样的龙泉青瓷。无形中,郑旭东成了领头人。


此后,郑旭东又相继研发了《倾国倾城》《红粉初妆》《三公紫》《海洋之心》《鞠衣嘉色》《阳春白雪》等作品,每一件在市场上都备受消费者青睐。

热情的大红色,夺目的克莱因蓝,欢快的橙色,充满新生机的绿色……

一些粉丝甚至养成了,只要是郑旭东的作品,就闭眼入,东西还在窑里,订单已经提前发了过来。


在业内,郑旭东接连斩获各种荣誉,金奖、银奖拿到手软。他本人还获得了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这对他来说,是认可,也是鼓励。

郑旭东获奖证书(部分)

为了更好的宣传龙泉青瓷,郑旭东严格控制自己作品的定价,能低就低,坚决不虚高,“顾住成本,够养家就行。”

除此之外,他还筹备四年,投资四百多万,于2019年建造了青岛天工龙泉青瓷博物馆。

祖辈父辈们用半个世纪,才恢复了龙泉青瓷的千年荣光,后辈定当自觉扛起传承的重任,代代坚守,生生不息。






致敬匠心

致敬专注

致敬坚守


临近春节,艺非凡携手郑旭东大/师
给粉丝带来福利——

“红炉点雪”
祥云公道杯/郁金香杯
三才盖碗/虞美人主人杯

无中生水“三才盖碗

“红粉初装”茶壶


几款都是郑旭东大/师的得意之作,
规整的器型和新颖的颜色搭配,
大气亮眼,令人爱不释手。

底部盖有郑旭东老师的印章,
发货时候配礼盒证书,
保证是大/师独家原创手工作品!

看上哪款就赶紧下手,
库存不多,先到先得,
错过后悔莫及!

点击下图,即可选购


前10名下单,还有限·时福利:
不同的品可领60~300元券不等!

艺非凡
发现美好,更多感动。在这个慢慢僵化的世界,我们想用自己的方式,给它温柔一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