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黄河富宁夏。长期以来,各民族群众共同开发建设身处西部的宁夏,在造就“塞上江南鱼米乡”的同时,也谱写了一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话。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厚植新优势,聚力做强特色产业,成为塞上儿女的新课题。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兴特色产业,聚各族人心。近年来,宁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为抓手,进行了诸多创新实践与积极探索。近日,“统战新语”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塞上江南写新篇”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宁夏,感受各族群众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活力与脉动。
从一颗枸杞、一粒良种延伸 多民族群众共育兴业富民大产业
枸杞,宁夏的一张“金名片”。这些跃动的红色精灵,为何能成为宁夏这个多民族聚居地的福寿果、致富果?答案不止一个。
走进位于宁夏银川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时,讲解员介绍起了大门的外形:其设计灵感为汉字“合”,取融合之意。跨过大门,多位劳动者心血和智慧的融合成果一览无余。
站在已实施机械化种植的枸杞地边,宁夏枸杞协会会长、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直接拿数据说话:公司里,少数民族员工约占13%。目前枸杞产业虽已进入智能化生产阶段,但修剪、采摘仍采用手工方式完成。在采摘旺季,全公司1.2万亩枸杞需要工人约4000名,熟练工一天收入三四百元。此外,百瑞源在中卫市中宁县、吴忠市红寺堡区、贺兰山东麓有枸杞种植基地,周边均为生态移民村。用工旺季,每天约3000名周边村民在基地劳动,每天人均收入约180元。“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能带动周边约2000家农户、两万亩枸杞的销售。
种植与采摘之外,宁夏也为一颗枸杞提供了多种“打开方式”,组合式呈现枸杞的“兴业富民图景”:在宁夏中宁县枸杞产业园的车间里,多种枸杞产品被打包、封装,通过传送带送往下一站;超市里,摆满了枸杞干果、枸杞原浆、枸杞饼干、枸杞面膜、枸杞口红;展示厅里,种子、书画、根雕一一陈列……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自新介绍:“中宁县作为宁夏的核心产区,在枸杞产业的发展上,致力于让一二三产业全方位融合发展,从而带动全域经济发展、培育富民产业、推动全民共同富裕。”
中宁县枸杞产业园内的枸杞产品生产线。
近年来,宁夏不断用科技的力量给传统产业赋能。身处其中,各族群众的日子也跟随产业“转型升级”。
石嘴山市平罗县,居住有汉族、回族、满族等18个民族群众。目前,宁夏全区80%的蔬菜种子繁育在平罗,95%以上的种子销往全国28个省市,菜豆类制种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在这个制种大县,一颗小种子依靠科技加持迸发出大能量。
民营企业泰金种业公司2016年落户平罗,每年将销售收入的20%投入研发,公司产业园内,仅西红柿就有数百个品种。与泰金种业一道,一家家制种企业活跃于建基地、做加工、促销售的舞台,为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当地企业发展蔬菜制种基地2万余亩,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直接带动5200户农户参与制种,间接带动2万多人从事相关行业。平罗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马金国称:“平罗现在有近30家制种企业,参与制种的农户每年每户收入在2.4万元以上。另外,每年直接雇用的农民工在1600人以上。”
采用“高科技”种子种地,农户的钱袋子也鼓了不少。农户马占学对比了一下:“过去一亩地收入大致两三千元,现在能有两万五到三万元。”
放眼宁夏全域,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2023年,以“六特”产业为代表的宁夏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6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2元,增长8.2%,增速居全国第5位。
80年前“救命粮”托起支柱产业 山海情深续新曲
“我手中拿的红军粉,是80多年前的老百姓救命粮。”近日,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讲解员董继茹手捧一包西吉土豆手工粉条,讲起了发生在当地的一段往事。
地处宁夏南部的西吉县是革命老区,全县居住有回族、汉族、东乡族等12个民族群众。1935年8月17日,红二十五军长征离开单家集时,将几名伤员留在当地老百姓家中养伤。为了不让吃不完的马铃薯烂掉,红军教村民将马铃薯切丁、磨粉、过滤,用粉勺漏成条,烧锅下粉制成粉条。学会了粉条制作技艺的老百姓,从此多了一份“救命粮”。如今,马铃薯产业已是西吉县支柱产业之一。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的三军会师纪念馆里,至今还保存有一幅红军教回族群众制作粉条的油画,以及一个用于加工马铃薯的“粉勺”。它们也成为这段民族团结佳话的“讲述者”和“代言人”。
如今,在“中国马铃薯之乡”西吉县,民族团结的故事仍在续写。
“我种了5棚早熟马铃薯,一斤卖5元钱,一年光种马铃薯就能收入5万多元。”西吉县马莲乡马莲村村民苏发强这样向记者介绍。他身后,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蔬菜地。菜地边,立有“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标示牌,红底黄字,在太阳照射下格外醒目。
2022年,多民族聚居的马莲乡马莲村成立经济合作社。近年来,该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民族团结进步+产业发展”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年产量35万公斤马莲早熟马铃薯种植基地,基地里产出的早熟马铃薯品质优、口感好,远销西安、成都等城市。“早熟马铃薯6月份上市,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缺。” 马莲乡党委书记张志高介绍。
除了种植马铃薯,马莲乡各族群众携手转变传统生产方式,“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打造马莲川万亩冷凉蔬菜种植示范园区。马莲村村民苏发海刚刚收完马铃薯,又忙着打理地里的甘蓝。苏发海说:“我们村冷凉蔬菜的品牌亮,种出来的菜不愁卖。”
在马莲村村口展示的萝卜、玉米、番茄等农产品中,记者还发现了用福建种植技术种的菌菇。
2021年,电视剧《山海情》热映,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闽宁模式”为观众熟知。如今,福建菌菇化身山海情“牵线人”,落户马莲乡,为当地群众再添一把致富伞。马莲乡一位种植户介绍,他种植了32个菌菇大棚,平均下来,一年收入有一二十万元,比以前高很多。
“马莲乡与福清市对口合作已有好几年,给马莲乡送来了技术,送来了致富的经验。”谈起这段“山海情”,张志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固原市彭阳县茹河街社区里的劳务移民就业车间,各族群众找到了称心的工作。
不止于西吉县,多种形式的闽宁产业合作正在宁夏按下“加速键”:来自厦门的商人黄水海在固原市彭阳县开设了3个就业车间,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固原市隆德县新和村借助闽宁协作提供的资金,打造房车基地;在中卫市中宁县枸杞产业园内,宁夏枸杞和福建云霄枇杷结合打造了饮品……共谋产业发展、共享合作机遇,成为“山海情”新曲、民族交融新篇的主旋律。
从奋斗传统汲取凝心智慧 用“向新力”激活“向兴力”
近年来,宁夏加快了同心同向做好经济大蛋糕的步伐,其中一个重要发力点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等“六新”产业,宁夏各族群众既享有光热资源、风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先天优势,也有“三线建设”时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奋斗传统。
60年前,国家组织开发建设宁夏的历史就是一段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山东等省市的建设大军开赴宁夏,投入三线建设大会战。这些“支宁人”在共居共学中交往,共建共享中交流,共事共乐中交融,践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沉淀为宁夏的地域文化,带动今天的建设者继续向前。
“1963年,我们公司从上海搬迁到吴忠时,(车工)季(兆昌)师傅就来到公司,一直工作到75岁才退休。”——宁夏吴忠仪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常占东近日向“统战新语”介绍公司里的能工巧匠,“季师傅还通过‘老带新’模式,为公司培养了数十名高级技师,并带动大家联合攻关新技术”。类似的故事,在吴忠仪表还有很多。
仪表所在的吴忠县为多民族聚居区。作为“三线建设”时从上海迁至宁夏的老牌国企,吴忠仪表靠脚踏实地的持续创新,成为高端控制阀行业龙头企业。如今,以人才团队建设引领发展,成为吴忠仪表的一种坚持。公司的人才梯度培育体系——人才金字塔兼顾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忠仪表公司原董事长马玉山形容为:“塔尖”是高精尖人才,可以柔性引进;“塔基”是技能人才,更多用当地人才。
汇集人才促发展的生产力和影响力迸发出来。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吴忠仪表带动了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公司为周边40家协同企业提供订单,通过直接聘用和采购服务提供1200多个工作岗位,通过产业链间接带动5000余人就业。
地处吴忠市的同心县,回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接近九成。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2021年落地同心县后,便迈开了创新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步子。“在各族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拥有核心技术的英利‘熊猫 3.0’N型TOPCon型光伏组件在这里走下生产线。一二期项目投产后可实现近 200人就业。”公司负责人张小惠介绍,“英利的入驻填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不能批量化生产光伏组件的空白,并且通过延链补链带动当地绿色产业链发展,已形成规模”。
吴忠市同心县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工人在工作中。
宁夏西部,与腾格里沙漠为邻的中卫市生活着35个民族人口。站上“东数西算”的风口,中卫市深耕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目前,中卫西部云基地已吸引数字信息产业企业注册落地299家,其中,规上企业20家,为国内40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算力服务,解决就业5700余人……
中卫市沙坡头区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景。
行走宁夏大地,一幕幕民族团结奋进的图景不断上演。2023年,宁夏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市县两级全覆盖。如今,宁夏正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牵引,持续在做强特色产业的道路上奔跑,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
文章来源:统战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