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非凡的跨越 中国机器人事业摇篮的“智造”底气

百科   2024-10-08 17:01   辽宁  

75载长歌奋进,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推出《非凡的跨越》,展现新中国科技事业自立自强的辉煌历程。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上的明珠”,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第一个工业机器人就在这里萌芽。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沈阳自动化所科研人员一直在加速奔跑。20世纪70年代,面对研发机器人是搞“花架子”的质疑,沈阳自动化所在老所长蒋新松的带领下,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样机。随后,老一辈科学家们以水下机器人作为“突破口”,在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后,1985年12月国内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研发成功。

将梦想变为现实。在使命的召唤下,一代代科研人员接续努力,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新成果的研发。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工业机器人,但由于我国当时机器人技术落后,常常面临着国外的高价垄断和技术封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天然:沈阳金杯那时已经建立了一条新的生产线,生产日本那种面包车,生产技术是从日本引进的,AGV车(自动导引运输车)是美国的,生产线已经全部做完了,厂房车间都做完了,美国人不卖了。


汽车厂找到沈阳自动化所来解决这个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天然:863课题有移动机器人的研究,非常快就做出了一个AGV样机,拿到现场去了,结果是天天出毛病,所以我们的人盯在现场不断改。这个过程持续了半年,半年时间以后,我们把所有问题都排除了,形成了国内的第一台产品,给企业用了,而且我们还技术出口了。


建所六十余年来,研究所科研成果持续服务于我国航空航天、海洋科学考察与科学研究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研发的谱系化海洋机器人服务于我国深海资源勘探、海洋调查研究、深渊和极地科考等重大需求。

在复杂条件下的光电探测、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研制的空间智能装备为我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智能制造成果在电力输送、石油开采等复杂工业过程得到规模化应用。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刘连庆:“十四五”时期,沈阳自动化所将持续关注机器人、智能制造和光电信息,做一些基础性、颠覆性、前沿性的研究。对于我们的装备,我们是应用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形成一个体系化的发展,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为国家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央电视台

转载:中科院之声微信公众号


SIA

关注我们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分享科研进展,传播科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