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最新新闻资讯、最权威发布,点击关注我们。
经过保育活化的樟林古港,焕发出新的光彩。澄宣供图 |
11月14日上午,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建阳村举办了一场以“侨”为主题的百姓故事汇活动。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侨亲侨属与村民共同参观建阳村侨史室,沉浸式感悟华侨情系桑梓、爱国爱乡的崇高情怀。
“侨亲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村里每个人的心里,也为后人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侨属吴刚媚如是说。
随着“两大盛会”临近,澄海区一场场紧扣“侨乡、侨情、侨聚”等主题的活动如期上演,“尊侨、爱侨、护侨”的氛围愈发浓烈。
今年来,澄海区充分用好丰富的侨资源,广泛挖掘侨村、侨批、侨建筑背后的侨故事,展现潮汕先辈漂洋过海、敢闯敢拼的潮商精神,并通过直播、短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向海外观众宣传推介,让广大潮侨潮商通过融媒产品充分回忆、了解家乡的风俗魅力,增强情感联结。
●郑淼鑫
用好“侨名片” 建强阵地聚“侨力”
今年来,澄海区主动融入全市宣传大局,以文旅大融合为契机,以全域旅游为抓手,逐步形成了樟林古港、陈慈黉故居、郑皇故里“三大潮侨名片”,成为侨胞“浓浓乡情”的文化地标、精神家园。
提起红头船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不仅仅是一艘木船,更代表着潮汕人敢于拼搏的精神。作为红头船的启航地,樟林古港一直是海外侨胞心中的精神家园和寻根基地。
11月1日,2024年“侨乡汕头”参访活动正式启动。为期5天的行程,由境外媒体总编社长、外籍网红大V、国际传播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参访团密集走访了汕头六区一县。
在澄海区,参访团一行实地参观了樟林古港、陈慈黉故居等“侨文化”景点,详细了解当地的华侨历史和文化底蕴,并与居民交流互动,感受本土人文和侨乡新貌。樟林古港是海上古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是红头船的故乡,潮汕大多数先贤从这里出发,漂洋过海,谋生创业。如今“侨批”“过番三宝”“红头船”等历史印迹,让媒体记者尤其是华侨后代更深入、真切地感受“敢闯天下、艰苦创业”的红头船精神和独特的潮侨文化。
“走在这片充满历史、充满文化的潮汕大地上,能真实感受到潮汕先辈努力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将鼓舞年轻一代的华侨华人。”华人头条泰国站记者马兴海表示,回去后将向海外尤其是在泰国的华侨华人青年讲述家乡的故事,让他们更好地铭记祖辈。
侨宅,既是建筑,也是文化。
位于澄海隆都镇前美村的陈慈黉故居是侨宅最典型的代表,素有“岭南第一侨宅”的美誉。1910年起,著名旅外侨胞陈慈黉及其家人,历经近半个世纪,在隆都镇建起10余座宅第。建筑融合了潮汕建筑格局与西式洋楼特色,留存至今的主要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4座建筑群,共有大小厅房506间,占地面积达25400平方米。
为了“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好”,近年来,前美村持续开发建设以陈慈黉故居为核心的“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区”,打造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品牌。
传承非遗文化 强化交流联“侨情”
此次“两大盛会”作为海内外潮籍乡亲大联合、大团结、大发展的重大平台,有利于推动全球潮人交流合作、提升汕头的国际影响力。
深刻认识这一点的澄海区,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强民族情感中的纽带作用,围绕潮侨特色民俗、潮汕建筑、非遗技艺、特色文化等活动制作了一系列视频在线上传播。同时,做好“非遗+”文章,广泛融入“侨”元素,精心策划拍摄《“非遗体验官”带你玩转澄海》专栏,让主播以体验官的视角带着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红木制品螺钿镶嵌装饰技艺、澄海嵌瓷、澄海糖塑传统技艺、潮式粽球制作技艺等,从不同角度探索非遗之美,不断营造“侨味”浓浓的社会氛围。
事实上,澄海的“侨味”一直很浓。今年初,澄海区东里镇举办2024年樟林“游火帝”民俗文化节,为“两大盛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潮阳龙井忠精英歌舞气势磅礴、西门蜈蚣舞光彩夺目,建阳麒麟舞气贯长虹,陈厝洲双咬鹅舞憨态可掬,观一醒狮舞威风凛凛……当晚,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潮汕非遗文化表演在焰火和锣鼓声中轮番上演,展示了汕头独特文化魅力,现场欢呼声不断,热闹非凡。
开幕式上,东里镇党委书记郑如雄还向侨胞喊话,邀请侨胞常回家看看。
开幕式结束后,约700人的巡游队伍从古港广场出发,沿着古港路、樟林中山路一路穿过“八街六社”,整个樟林万人齐聚,群众紧随巡游队伍争迎祈福,历史沉淀厚重的樟林古港在锣鼓喧天里重新焕发风采。
弘扬节日文化 加强关怀结“侨亲”
尺素渡海,纸短情长。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一封封侨批见证着潮人先辈漂洋过海的拼搏历程,承载着海外侨胞回馈桑梓的家国情怀。昔日侨批传递银和信,今朝侨批装进的是侨乡发展的新故事、新变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儿女重要的情感维系。澄海区充分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等蕴含的思乡念祖、阖家团圆、孝老爱亲等情感价值认同,紧扣“侨乡、侨情、侨聚”等主题,打造了“魅力侨乡”“澄海·家门口+”“侨批书写体验特写活动”三大特色品牌。
10月1日,一场百人同写侨批的活动在樟林古港举行,数百名身着汉服的青少年,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共同唱响爱国歌曲,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情祝福。随后,青少年们即席挥毫,书写侨批,传递出对祖国的敬意与热爱,也弘扬了侨批文化及侨批蕴涵的爱国爱乡精神。
“四年来,作为侨乡的东里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保育活化的樟林古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周边道路交通优化了,人居环境更好了,水环境质量提升了,林檎节、游火帝民俗文化节等各种大型活动接踵而来,让当地群众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东里镇党委委员、妇联主席谢琼英说,接下来,东里镇将以红头船为精神地标,以侨批文化为时代印记,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涵养侨乡人文底蕴,凝聚侨心侨力,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樟林古港“百千万工程”特色文化品牌。
典型案例
挖掘潮侨特色
续写古村新篇
著名侨乡前美村以最佳面貌迎盛会
走进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时光定格成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画卷——侨宅内,游客穿行在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里;榕树下,老人们聚在一起纳凉聊家常;祠堂前,孩子们成群结队,追逐嬉戏……
“我们村是著名侨乡。”前美村党委副书记陈旭说,实施“百千万工程”后,村里加快摸索“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发展新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为古村落保护活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澄海区聚焦根脉传承,唤醒乡愁记忆,挖掘、整理、提升侨村人文景观,讲好侨村故事,以根文化凝聚侨心,助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在澄海,有不少独特的侨乡人文印记和底蕴深厚的美丽侨乡,前美村就是其中之一。
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前美村,为了“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好”,近年来持续开发建设以陈慈黉故居为核心的“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区”,打造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品牌。
前美村摒弃大拆大建的做法,坚持“修旧如旧”原则,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分步有序做好古建筑修缮和维护,做好“潮侨”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工作。前美村深入挖掘“古村落、潮文化、侨文化、侨资源”独有优势,在留住乡愁的同时续写古村落新篇,成为古村落保育活化的生动样本。
“返乡华侨经常带着子孙后代回村里游览,让‘侨三代’‘侨四代’感受古老的潮汕文化,对家乡有更深的印象。”陈旭说,把宝贵文化遗产保护好已是村民共识。
“陈慈黉故居是省文物保护单位,日常我们积极申请资金对文物进行一系列修缮。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改造项目,对乡村的整体风貌进行提升。”陈旭说,近期该村进一步提升陈慈黉故居周边的环境,结合侨文化对乡村景观进行设置,以最佳面貌迎接“两大盛会”的到来。
来源:南方日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致力于提供最新、最权威的澄海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