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聚·向汕 | 你想知道的“侨”故事,这里都有!

民生   2024-11-19 17:20   广东  

【专业】最新新闻资讯、最权威发布,点击关注我们。


侨卷




  “潮聚”原乡,“向汕”奔腾。

  一场凝聚侨心侨力、共绘家乡发展最大“同心圆”的盛会在侨乡汕头举办,家乡的人们以最隆重最热烈的仪式,欢迎游子“回家”。这场盛会,饱含着“家”的切切呼唤,“乡”的深深吸引,“团圆”的浓浓期盼。

  ▲《侨批档案图鉴》一书中年代最远的侨批(1882年)和年代最近的侨批(2010年)

  ▲手布诗

    ▲ “侨批地图”还原汕头埠繁荣景象

  ▲泰文批

  侨,是一直流淌在这座城市血液里的基因。从一封封满怀深情的侨批、一座座寄托乡思的侨宅,到一个个日新月异的侨村、一处处漂亮整洁的侨校,这些海外侨胞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人的生动见证,串联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动人侨卷,本土、海内、海外“三个潮汕”,无时无刻不在彼此交融,无时无刻不是密不可分。侨精神、侨文化、侨力量,成为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名片,也是助力汕头昂首向前的“强动力”。

  故乡是潮汕,我心在潮汕。家乡与游子双向奔赴、同心协力,必将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汕头高质量发展的壮丽华章。

侨批

一纸诉侨情 千里越山海




  侨批纸短,家国情长。

  在“望洋兴叹”的年代,海外华侨与故土的联系,靠的是一封封侨批。百多年来,侨批从作为华侨华人联系亲人的家书纽带,到如今成为凝聚乡情乡谊的文化载体,对研究近代华侨史,弥足珍贵。


 ▲ “侨批出海”吸引众多海外青少年前来观展

  拨开迷雾,解读历史。小公园开埠区的汕头侨批文物馆是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打开一封封侨批,或诉说海外谋生的艰难,或是父亲对儿女的教诲,或表爱国之志爱乡之心……平凡而又琐碎的故事,彰显的是老一辈侨胞心系家国、百折不挠、笃诚守信、勇于开拓的高尚品格。它们跨越山海,流传百年,历久弥新。

  侨批印记,闪闪发光。近年来,汕头致力于把侨批打造成筑牢华侨“根、魂、梦”的精神符号,凝聚起新时代发展的“侨”动能,不断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各部门在制度、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民间收藏家加入了侨批捐赠的行列;批局经营者后代回到老宅寻找与侨批相关的文物并捐赠;侨批文化研究者加大对侨批征集、修复、数字化和研究的力度。目前,汕头市档案馆馆藏侨批原件超过9万件,全部馆藏侨批均已完成数字化处理。

 ▲《三江出海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

  令人欣喜的还有汕头“侨批出海计划”。该项目入选“2023‘一带一路’建设案例”,今年又先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柬埔寨金边举办侨批历史文化展,所到之处反响热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1年,“侨批文化热”不仅在汕头大地,也在东南亚地区不断掀起新高潮,成为了极具汕头特色的“侨”文化传播品牌,打开汕头扩大对外开放、共谋合作发展的大门。

侨村

蝶变见侨力 反哺解乡愁




  汇聚侨力,振兴乡村。

  “过番”旧事,造就侨乡。数百年前,许多潮汕人“下南洋”谋生,在海外长枝发叶,他们事业有成后,回报乡梓,从而造就了独特的侨乡人文印记和底蕴深厚的美丽侨村。

  ▲樟林古港

  ▲胜前社区

  ▲下寨社区

      聚焦根脉传承,唤醒乡愁记忆。近年来,汕头结合“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挖掘、整理、提升侨村人文景观,讲好侨村故事,打造一批“潮”“侨”文化特色的“美丽侨村”。汕头侨村变化喜人,或四季花香、春风和煦;或特色突出、活力四溢;或古朴厚重、韵味无穷。不少侨村,以“侨”为桥,传承发展,引来华侨新生代,或捐资办学,或投资办厂,焕发蓬勃活力。

  ▲东湖社区

  ▲葛洲社区

  山海虽远,行远梦同。侨村是每一位海外乡亲血脉和根魂的原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牵动着华侨华人思家的心。在华侨的大力支持下,有的侨村修复古建筑和华侨故居,有的深挖“侨”文化内涵打造“侨胞之家”,还有的打造侨文化馆、瓦窑文化展示馆、侨博馆等文旅新名片,这一份份看得见的乡愁,是传承华侨精神,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华侨故事的重要见证。

  ▲东仙社区

  ▲蓬中村

  一个个兼具潮汕文化特色和侨文化元素的侨村,承载悠悠乡愁,诉说一方水土故事,在乡村旅游、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都呈现喜人变化,留住侨胞乡愁记忆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侨宅

旧宅证侨心 情深寄桑梓




  一座华侨厝,一部奋斗史。

  百多年来,“过番”的潮人异国他乡奋力拼搏,事业有成后,在家乡建造起一幢幢风格各异的侨宅,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兰香楼

  ▲梅康里

  汕头侨宅数量众多,璀璨夺目,像“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民间艺术宫”梅康里、“九龙吐珠”明安里等,皆令人叹为观止。历经岁月洗礼,这些蕴含着丰富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的侨宅,静静地诉说着海外侨胞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承袭着一代代华侨的故园情怀,更是传承和弘扬华侨精神的一笔宝贵财富。

  ▲西园

  ▲新午楼故居

  ▲陈慈黉故居

  ▲励青家塾

  ▲鹰园

  侨宅,既是精神家园也是文化瑰宝。近年来,汕头持续开展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登记工作,把历史建筑“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同时加强对侨宅的保护和修复,让老宅续写新的故事,古韵焕新生。陈慈黉故居在保护修缮下焕发新活力,如今成了不少来汕游客特别是“侨后代”的“打卡点”,将通过改造提升,打造全国侨文化示范基地;位于濠江区东湖社区的侨宅“德庐”月德楼有了“管家”,经过保育活化已升级为村级侨博馆。“侨房管理”服务是汕头2023年为侨服务十件实事之一,通过与侨房产权人签订管家合同,实施社区管理,确保侨房维修、养护及时,并实现产权人24小时在线监控。如今,仅在东湖社区就有30家侨房纳入“侨房管家”管理。一家家侨房的活化,串联起历史,保住根脉,也带旺了乡村旅游。

  ▲前溪新乡多元文化建筑群讲述华侨与故里行远同梦

  ▲明安里

  老宅寄相思,最忆是乡愁。让我们一起守护侨文化的“根”与“魂”,续写美丽乡愁,讲好汕头故事,凝聚起侨乡向心力量。

侨校

兴学汇侨智 厚德植文脉




  善举薪火传,兴学证侨心。

  潮汕人向来有乐善好施、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而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集资办学蔚然成风,一幢幢“侨校”拔地而起,其背后更是凸现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驰援家乡的赤子之心。

  ▲汕头一中世贤伊梨大楼

  ▲胪溪小学

  ▲南山小学

  汕头融媒集团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联合进行“侨校”田野调查,统计数据显示:454所中小学共收到侨胞乡贤捐款36.24亿元人民币、5535.8万元港币、3943.1万泰铢,另外还收到美金2400元、新加坡币3.89万元和马来西亚币5万林吉特。

  ▲梅洲华侨学校

  ▲大场小学

  “汕头乡间最美建筑就是学校”,这是流传于民间的一句俗语,却是潮汕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海外华侨华人虽身在海外,却心系故土,情系教育,捐资助学不遗余力。汕头教育事业能够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取得骄人的成绩,在相当程度上也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华侨乡贤的捐资办学。

  ▲金山中学图书馆

  ▲金堡中学

  倾情倾力建学校,爱国爱乡动人心。濠江乡贤林隆彬捐资5亿多元,兴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林百欣伉俪投入汕头林百欣科技中专、汕头林百欣中学、潮阳林百欣中学和潮阳镇二小学的资金,累计约7530万元;谢国民兄弟为龙湖外砂蓬中华侨小学、澄海华侨中学捐款1151万元……华侨乡贤捐资助学的例子比比皆是,助力家乡教育迈上新台阶。

  ▲乡村学校周边环境优美

  ▲教育村碑记

  百年善举,薪火相传。华侨乡贤捐资办学,培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助力侨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在潮汕教育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凝心聚力书写“侨”文章,汕头“侨校”是一个缩影。

超长精美版面,请横屏观看

↓↓↓


来源:汕头日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致力于提供最新、最权威的澄海新闻资讯




今日澄海
获取最新动态,感知发展脉搏,共创幸福澄海!这里是“今日澄海”,我们将每天推送最新资讯,记录城乡发展,传播澄海声音,欢迎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