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种业盘点|做强做优一批种业龙头,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文摘   2024-12-25 11:55   河北  



2024,我们砥砺前行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让我们一同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2024年种业行业大事件,看看关于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动态。

PART.

01

种业新品种“井喷”,仍需突破“卡脖子”难题


事件: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近年来,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实施,而种业振兴正是粮食生产的关键。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面对种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今年两会期间,多位委员代表围绕着种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解读: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育种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特别是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滞后;对标农业强国,我国水产养殖还存在种质工程的问题较大,甚至一些品种种质资源依赖进口等诸多问题;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产业的每一次跃升,无不是由企业将突破性新技术带到产业,从而引领产业重大变革。但过去在种业领域,科研与产业发展长期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此外,种业发展还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针对以上种业“卡脖子”难题,两会期间,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热议,并提出相关建议。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许多需要重视的问题。当前,我国种业企业多而不强,创新能力还很不足,市场集中度不高。对标国际种业巨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自主研发能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PART.

02

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种业振兴


事件: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农业农村部与最高人民法院签署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推动出台侵权纠纷案件审理最新司法解释和加强涉种子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印发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的指导文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有机衔接,初步构建了种业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解读:育种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源头所在。种业振兴不仅以增产为目标。一方面,我国种业要追求营养健康,做好农作物的功能性研究。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环保,通过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通过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创新来提高种业的营养健康水平、实现环保目标是未来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对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布局与管理,要建立以企业为主题的产学研协同生物育种创新体系、推动种业自立自强,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育生物育种产业化健康的市场环境。

PART.

03

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已基本完成


事件: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启动了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三年多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推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摸清了我国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区域分布、特征特性等家底,收集了一大批农业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濒危资源,成果丰硕、令人振奋。通过本次普查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底数;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区域的分布;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主体的底数。

解读: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种质资源做基础,再先进的育种技术和保障条件,也不可能凭空育出新的优良品种。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新收集的种质资源,或者性状优良、或者生存地生境特殊、或者是历史悠久,对于培养高产优质、抗逆广适的新品种,研究作物的起源演化以及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PART.

04

生物育种产业化按下快进键


事件:5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4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抗虫耐除草剂玉米BBL2-2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价合格,予以发放生产应用生物安全证书。生物育种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生物育种发展成效显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推广面积占比超过95%,良种对作物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随着前沿育种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生物育种正由经验育种、常规育种向智能育种方向发展。

解读: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是育种领域的革命性技术。我国生物育种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原创不足,前沿育种技术短板依然突出,生物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尚未形成;重大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滞后,如高产耐密宜机收玉米和高产高油耐密大豆品种缺乏、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滞后。与此同时,我国种业企业创新能力仍较薄弱。我国农作物种业企业整体仍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特点。国内种业龙头企业普遍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较小,工程化育种技术体系尚未建立。需进一步深化育种理论方法研究,持续推动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创新,使育种技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培育新一代重大新品种。

PART.

05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开通绿色通道试验


事件:5月,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召开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下称“两个通道试验”)专项整治进展通报视频会,通报2022年8月启动专项整治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强调要紧盯种业振兴目标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严格品种审定、登记和保护管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全面净化种业市场,为助力大面积单产提升、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撑。

解读:品种审定(登记)监管再升级,开通绿色通道试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自主开展试验)和联合体试验(企业、科研单位联合自行开展试验),有效缩短了品种审定试验时间,加快了育种成果转化,但也出现了品种试验不规范、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是严格品种管理、促进市场净化的重要举措。

PART.

06

五部门发文支持种业企业上市、再融资


事件:8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实施金融保障粮食安全专项行动,拓展粮食生产、流通、收储、加工等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场景,创新高标准农田和设施农业建设的融资模式,深化种业振兴和农业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和再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中央释放的关于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信号愈发频繁。

解读:早在2021年通过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中提出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目标。此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将加快种业振兴行动写入其中。随着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中央愈发频繁地释放出了支持种业发展的强烈信号。此次《通知》再次提出“深化种业振兴和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中央高度重视种业振兴,连续部署相关行动,确保种源自主可控,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对于促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深远影响。

PART.

07

2024年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


事件: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种业振兴行动部署,落实新修改种子法、畜牧法有关要求,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推进种业市场净化,稳步提高农业生产用种质量水平,更好服务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农业农村部决定2024年继续开展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优化品种保护、审定和登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品种身份证和种子认证制度,推进品种同质化、“仿种子”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白皮袋”种子、网络违法售种等行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繁基地监督检查覆盖率、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率、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反馈率达到100%,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高质量种源支撑。

解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春夏秋冬关键时间节点,对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组织开展集中治理,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全面净化种业市场环境。种业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健全,监管队伍不断加强,监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假冒伪劣、套牌侵权、非法生产经营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种子种苗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切实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种业涉访涉诉案件件件有登记、事事有回音、违法必查处。

PART.

08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事件:12月19日,中国农业农村部表示,粮食安全方面,中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35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突破1.4万亿斤,预计全年大豆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冬油菜产量1581万吨,实现连续8年增产。2024年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均实现增加。其中,稻谷产量4150.7亿斤,比上年增加18.6亿斤,增长0.5%;小麦产量2802.0亿斤,比上年增加70.2亿斤,增长2.6%;玉米产量5898.3亿斤,比上年增加121.5亿斤,增长2.1%。

解读:这进一步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也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在政策方面,中央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有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科技创新方面,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为粮食增产提供了科技保障。

为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建议: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种业、农机装备、数字农业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作物新品种和推广智能农机装备,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END

往期回顾

官方数据|2025年化肥进口配额公布!

市场上超40%的水溶肥不合格!不合格名单公布!

一年多销量暴增2600%?没看错!带你揭秘背后的秘密!

新质生产力赋能,宜施壮开启转型升级新征程!

关注生物有机肥行业前沿资讯/最新热点,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作者/编辑/责编:张亚静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北方农资
《北方农资》传媒鼎力打造农资行业全服务链:全媒体热点、活动策划、SNS,产销对接,全方位定制化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