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炼铁乡罗坪山脚下的纸厂村,四季常绿,溪水潺潺,风景优美。这里大多居住着彝族人家,据说他们的祖辈是从四川省大凉山搬迁而来的。
彝族舞蹈丰富多彩,其中打跳最欢快,最受人们的欢迎。彝族打跳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不仅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彝族群众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的重要方式。彝族打跳的历史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彝族祖先居住在山野森林中,为了抵御猛兽的袭击,围火跳跃,形成了简单的舞蹈动作。经过漫长的岁月,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创造和发展成为现在的民间舞蹈——打跳。
在炼铁乡纸厂村彝族村庄,每当重大节日庆典、丰收时节或是亲朋好友相聚,打跳便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尤其以火把节和春节最为隆重。打跳的舞步简单而富有韵律,它以一种近乎原始的力量,展现了彝族群众对传统文化生活的热爱。打跳作为纸厂村彝族的一种业余文化生活,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据老一辈讲,彝族打跳共有七十二种调子,但目前只保留下来十三种跳法。打跳的音乐大多数欢快,表现了彝族群众开朗大方、豪放不羁的性格。旋律上不做过多的修饰,经常一字对一音,歌词因人、因场合而随意填写。有些情绪激动的语言和呼喊声,在进行中经常加一些集体的吆喝声,并富有节奏感。在气势上强劲有力,表现了彝族人团结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音乐风格明快、气氛热烈,具有鲜明的舞蹈音乐的特点,旋律起伏跌宕,极富感染力。
纸厂村彝族打跳是男女相互手拉手,围着圆圈沿顺、逆时针方向行进而舞。其风格形式为热情奔放、孔武有力。在击掌的同时,舞者主要以迅速摆动双肩、胸同时腾跳为主要舞蹈动作。脚上步伐有抬脚、一踩脚、三步一松脚、先踩脚、三踩脚、快步移动、旋转等不同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两手多在身侧由上往下摆动,双臂从后往前划大圈。膝部松弛、微曲,头随身体自然转动。亦有部分叉腰、拍手而舞的动作。舞蹈的基本动作反复循环,男女交错互换位置、变换队形。大家时而顺时针转动,时而逆时针转动。男子身背三弦,边奏边舞。在笛子声和音乐声中,女子则拍着手与男子在一进一退中进行互动。舞蹈动作粗犷健美、热烈奔放。
纸厂村彝族服饰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彝族群众精神风貌的体现。在打跳中,男女舞者的服饰各具特色,色彩斑斓、图案丰富。女性的服饰通常以红色、蓝色和绿色为主,配以精美的银饰和刺绣,展现出彝族女性的温婉与美丽。男性的服饰则以黑色和蓝色为主,配以虎皮纹或豹纹的图案,展现出彝族男性的粗犷与力量。这些服饰在舞动中随风飘扬,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打跳不仅是纸厂村彝族群众的一种自娱自乐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演出方式。在打跳过程中,人们通过舞蹈来交流情感,增进友谊。舞者们相互之间的配合和互动,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还能够促进村庄的和谐与团结。特别是在节日庆典时,打跳更是成为了一种集体的狂欢,人们在舞蹈中释放情感,分享快乐,共同庆祝丰收和节日的到来,让节日充满热闹的气氛。
纸厂村广大彝族群众自古以来就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关系在打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打跳的舞步往往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如模仿鹰的飞翔、鹿的跳跃等,这些动作不仅展现了彝族群众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更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在打跳进入高潮之时,人们通过模仿大自然里的各种声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使得打跳成为了一种连接人与自然的精神纽带,令人十分向往。
随着时代的发展,纸厂村彝族打跳也在传承与创新中有了新的发展。新一代的彝族青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舞蹈元素融入打跳中,使打跳更有韵味。在婚嫁、丧事、起房盖屋等重要时刻,打跳都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在狭小的院子还是在宽广的场坝,只要悠扬的笛声一响,人们就会围拢过来,手拉手、肩并肩,共同跳起欢快的彝族打跳。在逢年过节期间,打跳更是成为了全村人欢聚一堂的盛会。往往是“一村打跳,八方相聚”,参加者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使得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
纸厂村在保持打跳传统韵味的同时,也尝试着将打跳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这种全民参与打跳的盛况,展示出彝族群众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民族舞蹈。这种传承与创新,让打跳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更让彝族文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绽放出独特的光彩。这种舞动的民族之魂,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去,成为彝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来源:大理日报 李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