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01
常见的精神疾病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
病人通常表现为知、情、意不协调,与环境的不协调。会出现一些幻觉、妄想、错觉,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攻击行为、睡眠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等。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我们又把它称为心境障碍。
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例要少一些。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躁狂发作,表现为很活跃、情绪高涨、动作多、行为多、不睡觉、活力十足、管闲事。
躁狂发作相对应的部分叫抑郁发作。抑郁发作表现为思维比较迟钝、情绪低落、对各种事物不感兴趣,不讲话、声音低。
器质性基础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由于各种躯体疾病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中风以后出现的抑郁、焦虑;得阿尔茨海默病后会出现记忆力的问题,也会出现精神症状、攻击性行为、精神病性的症状、抑郁等,我们把它称为一种躯体疾病,包括躯体本身,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带来的问题。
偏执性精神障碍
一个人很偏执,做事总是怀疑别人、多疑。这种情况通常伴随一些认知的问题,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好。
#02
心理健康的10条判定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03
遇到负面情绪,怎么缓解?
1
运动
运动是调节负面情绪的重要方法。跑步、球类运动、散步、太极拳、游泳、瑜伽、骑车等都是较好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感兴趣的运动。
2
正念放松
正念放松会使我们有意识地放松身体、放慢呼吸,这些直接的身体反应,很可能会向大脑释放一些反馈信号,通过激素、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工作状态,从而起到对抗负性情绪的作用。
3
调整认知
不良的情绪往往由个体对事件的歪曲认知和评估而产生。情绪不好时,停下来重新审视头脑里的想法,再去认真思索这些想法是否有一些偏误,或者与现实并不相符等,修正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情绪就会有所改变。
4
寻求支持
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及时找信任的身边人聊一聊,不仅可以把积压在内心的不良情绪倾诉出来,也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图源网络(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来源:科普中国、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