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城安放青春,何以是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尚青平
一千个城市,就有一千种青年发展的形态。在人民的城市、青春的上海,如何打造年轻人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皆有可为的希望之城?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全体成员单位会议将于今天召开,全市59个党政部门将为“青”齐聚,为“青”赋能,共商这座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的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拥抱年轻人、成就年轻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在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既是建设人民城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人民城市的战略支撑。
“上海人民按自己的意志,建设人民的新上海。”陈毅市长曾一语为锚,将“以人为本”刻进了城市的文脉。在人民城市理念的指引下,上海既在细描人民城市的“工笔画”,也在勾勒Z世代的“群像画”,让这座爱青年的城,亦是青年爱的城。
上海对青年的关爱是用心用情的。
上海始终将青年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过去一年多来,上海共青团推出的五大服务计划,覆盖青年创新、就业、安居、健康、婚恋等方方面面,在细节上关注青年群体的“急难盼愁”,用心解决青年人操心事、烦心事,将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作为人民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守护青年的“宜居梦”,为求职青年提供3—15天免费住宿服务的“青年驿站”在多个区开启接力计划,提供符合青年需求的大量房源。宝山区开发的“青年驿站”小程序,全程“不跑腿、不见面、不填表”,用服务的速度和温度换取青年的满意度。
点亮青年的“宜业梦”,上海共青团推出“就业10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持续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站点建设,让身边处处都有就业机会。在张江科学城、陆家嘴金融城等重点区域率先探索打造24小时青年“年轻力”单元,为培养创业“好苗”夯实“塔基”。
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里开出青年夜校让年轻人“去班味”,在展览和演出管够的24小时活力街区为青年注入松弛感……年轻人在上海的夜校、博物馆、音乐厅、小剧场,体会到这座城市对他们“宜乐”“宜游”渴望的真诚回应。
高质量的青少年创新实验室也在“家门口”“单位旁”接连浮现,市级区级的实验室超过200家,以“科创、文创、社创、乡创”赋能城区和青年发展。注重包容性、便利度和烟火气的青年发展型街区、园区、社区不断推出,构建青年集聚的“强磁场”,让彼此找到志同道合的“搭子”。每一处细节、每一个闪光点,都是上海对青年的满满爱意。
青年对上海的体感是愈加共生共融的。
很多年轻人深感上海很“包容”。90后机械设计师吴嘉君,用机械臂技术打造出上海首家AI食堂,用满满的科技感赋能民生“关键小事”,他感慨上海开放包容的姿态,“鼓励青年勇于尝试、敢于尝试。”
很多年轻人听见上海呼唤他们“融入”。青年既是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青年建功成为了撬动城市走向的一个个支点。在桥下空间、老街旧墙,青春“爆改”创造出更多人们被上海“硬控”的理由。科创前沿、城市更新、文体旅发展、社会治理、志愿服务……上海相信年轻人,只要你愿意投身,总能找到发光发热的机遇和舞台,用奋斗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很多年轻人更愈发感受到自己和上海是“共生共融”的。在和这座城市的双向奔赴、互相赋能中,青年人获得了更多的人生出彩机会、更广泛有序参与社会治理、享受到更优的品质生活、更切身感受到城市温度、拥有了更深层的归属认同。“党育青年成长、青年跟党奋斗、共建人民城市”的图景更加鲜活生动。如同在市民夜校与众多青年相遇的教师冉春玲所感受到的,“青年人和这座城市就是如此相互成就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
一座可以让年轻人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希望之城,便是心安之处,便是人间理想。在上海,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