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养宠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养宠相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和团区委的赋能下,白玉新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探索青年深度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模式,通过建立队伍、助力赋能、完善制度、综合管理等治理新路径,缓解居民矛盾,打造人宠友好型社区。
01
梳理问题,寻找“矛盾点”
白玉一委居委会在社区楼组群中展开相关问卷调查,其中流浪猫的随意投喂、过度繁殖,遛狗不牵绳、随地便溺等问题是居民普遍关注的矛盾点。针对这些养宠问题居委会前期多次进行“线上+线下”宣传,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社区问题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02
助力赋能,找到“突破口”
面对这一困境,区委、街道和居民区建立了三级联动响应机制。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团区委和街道团工委共同赋能,在社区引入具有专业经验的第三方公益组织,同时白玉新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牵头组建一支以社区报到党员、爱宠人士、青年租客为主的宠物友好志愿者团队,多方助力共同参与创建宠物友好社区。
过程中,第三方公益组织采取“TNR”科学治理模式,对小区9只流浪猫进行抓捕、绝育、放归,并做了标识和档案,有效控制了流浪猫数量,减少流浪猫发情期的扰民现象,同时开通了线上绝育预约模式,为今后小区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救助流浪猫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这一举措,志愿者团队不仅掌握了小区流浪猫基本数量和分布情况,还为后续的社区管理和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区“第二梯队”成员们利用青年议事厅这一平台,开展宠物友好青年大讨论,制定符合小区情况的《宠物友好公约》、《流浪猫救助手册》、《志愿者职责》等制度,明确宠物主人的责任和义务,规范流浪猫救助流程,为文明养宠提供指导原则,也为志愿者们在开展工作时明确了指导方向。
为进一步优化社区环境,根据流浪猫分布和小区情况,志愿者团队绘制出了一张宠物友好设施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标识出4处流浪猫投喂点,最大程度减少对小区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地图上还标明了5处宠物拾便箱,确定位置后第三方和志愿者们共同参与设计制作,完成了花草宣传牌、投喂设施、拾便箱等硬件设施的安装,志愿者通过分块包干管理,形成一对一定期维护模式。
在团区委的积极赋能下,小区流浪猫治理、硬件设施等逐步完善,并以居委会为中心,打造了宠物友好阵地。不仅为救助的流浪猫周转提供了固定场所,也为宠物狗提供临时寄养服务,社区渐渐成为了爱宠人士交流经验、分享故事的场所。
03
多元治理,增强“组织链”
白玉新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在对周边新兴领域全覆盖的走访过程中,促成了链家房产、移动公司、斯嘉宠物医院等多家企业参与到宠物友好社区的创建中来,为社区引入了更多元的资源支持。多家企业愿意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宠物拾便袋,宠物医院也将定期在社区开展免费义诊和科学养宠讲座等活动,帮助宠物主人早日成为负责任的“宠物家长”。
通过各类主题活动,让文明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吸纳更多的热心居民加入到常态化管理志愿者队伍中,逐步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04
成效显著,展望“新方向”
白玉新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依托团区委的减负增能项目,以组建一支队伍、制定一份公约、编织一本手册、绘制一张地图、完善一批设施、明确一项职责、打造一个阵地等“七个一”为核心,不仅为小区养宠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指导,还为小区科学养宠完善了硬件设施,有效缓解爱宠人士和居民长期以来的矛盾。
今后,白玉新村第一居民区将持续吸引青年参与、丰富青年行动、深耕青年服务、汇聚青年力量,构建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各类主体共同支持的“生态圈”,绘就宠物友好新画卷。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扩大“朋友圈”,与“第二梯队”、青年议事厅、公益组织、共建单位等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从细节入手,精准发力,发挥多方优势,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社区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