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帮忙带娃的家庭,最后都怎么样了?真相令人心酸

教育   2024-10-27 20:36   上海  









文:十点苏善书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文章开头,请你先假设一种场景:


生娃之后的生活。


“每天不眠不休,既要哄娃带娃,又要吃喝拉撒。


每天忙到不如拉磨的驴。


驴都有休息的时间,但是人没有。”


一个人完全应付不来。


这时,摆在年轻人面前一般有3个选择:


自己带,代价是丧失职业生涯的可能性;


请保姆,费用太高、还很难让人不放心;


而第三种方式成了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


接双方父母中的一个人,来家里帮忙带孩子,或直接把孩子丢给父母,让父母全权负责。


一般出于对子女的体恤,父母都不会拒绝,甚至一些还会主动问询。


以至于现实中,不少人认为这就是长辈本该的职责。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显示:


5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普遍存在年轻父母“只生不养”的现象。


最近,一位专家提出,社会出现了一种“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并不正常”的现象,即:


年轻人只生不养,养娃、带娃的重担都落在长辈身上。


堪称“新型不孝”。


子女不管不顾,父母却不堪重负。


子女的轻松

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在我们的文化和语境里,“中国式育儿”一直有一个默认的传统:


当子女生下新一代时,父母辈需要给子女育儿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这个人一般情况是奶奶或是姥姥,少数情况是爷爷或是外公。


因为这个传统,不少年轻人都将父母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的责任。


短片《妈妈的妈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姥姥原本想着退休了,终于可以松快一下,享受清闲的老年生活。


但外孙女的来到,让她潜意识觉得:


不可以丢下女儿不管,得在女儿最需要的时候搭一把手。



也因为姥姥的到来,女儿的育儿生活得以松了一口气。


“终于有人能帮忙做饭洗碗、打扫卫生了,有时还能帮我带带孩子。”


等孩子10个月断奶之后,女儿要重新回去工作,女婿也经常加班。


外孙女就完全是姥姥一个人在带。


但姥姥毕竟是姥姥,也有无法跟上时代的时候。


比如,外孙女上小学之后,有一次老师用iPad布置作业,需要接收动态码,但是姥姥怎么也不明白动态码怎么操作。


打电话问女儿,女儿当时在忙,就没有时间教他。


结果,外孙女当天的功课就没有做。



还有一次,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外孙女嚷嚷着要吃冰淇淋。


姥姥拗不过外孙女的要求,就给买了。


谁知道晚上回去之后,外孙女就发起高烧。


外婆急得不知道怎么办,就想起土方法,给孩子盖上厚被子捂着,心想发完汗就退烧了。


谁知女儿回来看到后,立马就不高兴了,吼了母亲几句:“你怎么带孩子的?”


就抱着孩子去医院了。



姥姥心里很委屈,本来是来帮忙的,没想到忙没帮上,麻烦却一大堆。


她给女儿打电话说要离开,但女儿说什么都不同意。


现实生活中,这样吊诡的场景并不少。


不少人一边嫌弃父母的笨手笨脚,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


他们忘了:


其实,父母本不用做这些的。


看过一个戳心的视频。



视频里的一家人正在聚餐,当别人都在拿起筷子趁热吃饭时,年轻的妈妈自己也饥肠辘辘,但要一口一口地先把自己的孩子喂饱。


旁边的母亲看着心疼,便拿起碗去喂自己的女儿。


如果家里的老人愿意放弃晚年悠闲自在的生活,来到子女的家里日夜操劳,分担事务,那一定是出于对孩子的情义和爱护。


作为被爱护的一方,我们应该是感恩、铭记,而不是指责、嫌弃。


曾听过一位同事讲起自己的育儿生活。


生完孩子之后,她很快回到了工作岗位,母亲直接搬过来帮她带孩子。


在母亲的帮助下,她每天能够睡完整的觉,下班回来有可口的饭菜,家里的卫生也不用她操心。


最重要的是,她的职业生涯几乎没有断层。


并在自己的领域上不断开拓,跃升为公司的合伙人。


有人采访她:作为职场妈妈,工作取得这么成功的秘诀?


她说:


之所以在职业上有所建树,是因为有一个帮我分担母职的母亲。


如果没有母亲,我根本没办法事业和家庭兼顾。


无论如何,你都不得不承认:


有些人之所以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度过自己的育儿期。


只是因为有另一群人在帮他们分忧解难,做他们强大的后盾。


是情理

但并非义务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这样一段经历:


3-10岁之间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生活,等到长大一点再被接回到父母的家里。


据调研统计,我国2岁半以内的儿童,60%-70%是由祖辈参与照顾的;


3岁以后的儿童,祖辈参与照顾的机率是40%。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父母帮助子女带娃,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我们的祖辈也一直践行这种“互助式育儿”,即父母帮助子女带孩子,等子女成为父母,又帮着下一代带孩子。


但十点君在这里,想厘清的一点是:


法律上,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条文,要求父母必须要给子女带娃。


父母给子女带娃,永远都只是出于感情,而不是理所应当。


最近,一条关于“带孙费”的新闻,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


成都广安区一位老人,要求子女支付19万元的“带孙费”。


原来,2016年底至2023年7月,成都胡女士与丈夫一直都在成都务工,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


于是,就将孩子交由外婆照顾。


期间,胡女士与丈夫每月要给母亲支付生活费1000元,带孩子费用2000元。


并就孩子的抚养问题,签订了《协议书》。


可事实上,胡女士并没有按照协议向母亲支付相关费用。


多次催要无果之后,外婆提起诉讼。


面对老人的诉求,法院认为:


外婆对孙子没有法定抚养义务。


最后判决胡女士及其丈夫向外婆支付抚养费8.25万元。


女婿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需要向丈母娘支付法律规定的费用。


有些年轻父母可能无法接受:


生养自己的父母,居然对自己的劳动明码标价。


却忘了他们从未有义务这样做。


听过一位妈妈讲到自己与婆婆的相处方式。


结婚之前,她跟婆婆约定好相处的界限。


婆婆明确表示,并不想自己的晚年生活被打扰,但是如果实在需要婆婆的帮助,她愿意付费帮忙。


儿媳妇也比较认同婆婆的理念,毕竟,养孩子是自己的义务,并不是婆婆的责任。


孙女出生之后,媳妇实在忙不过来,于是请求婆婆支援。


考虑到儿子的工资不高,双方约定以每月4000元的工资,帮助媳妇分担育儿的工作。


婆婆只需要白天照顾孩子,等晚上媳妇下班,她负责做饭。


其余,并不需要婆婆负责。


对此,媳妇已经非常满意。


毕竟,外面请一个保姆要花6000-7000元,而且还不放心。


婆婆帮忙带娃,省了一半花费不说,关键是,自己人办事放心。


因为花了钱,媳妇不用欠婆婆一份人情,婆婆也因此得了一份收入。


媳妇没有愧疚感,婆婆没有牺牲感,


婆婆得到补偿,媳妇得到省心,双方满意,两全其美。


你看,如果老人不愿无偿帮子女带娃,子女又需要父母的协助,付出报酬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



当然,虽然老人带娃不是义务,但我们也必须承认:


年轻人育儿,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生活压力,也是陡然增大的。


总有人这样问,生孩之后,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


事实是,根本无法平衡。


顾得了家庭,就顾不上工作;


顾得了工作,就招呼不了家庭。


如果家里无人帮手,那就意味着年轻父母必须有一位出来照顾家庭,代价是牺牲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这个角色,又通常是女性。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


年轻父母的困难需要被体恤,因为现实的压力实在太重;


老年人的需求也应被重视,没有那么多理所应当、理所当然。


因此,子女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之前,需要提前商量清楚老人的意愿。


如果老人愿意带孙子,对于大部分年轻父母来说,那就解决了一大难题。


如果老人不愿意带孩子,或者希望有偿带孩子,也无可厚非。


毕竟,辛苦了一辈子,他们也有安享晚年的权利。


除此之外,社会也应该给予年轻人更多帮助;


a.设立专门的育儿期“妈妈岗”“爸爸岗”;


对于家里有孩子的新手爸妈,对于需要照顾孩子的需求,可以设置灵活办公的选择,帮助育儿期父母度过困难时期。


b.保障职场妈妈的权益;


现实中,依然存在针对职场妈妈不公平的职场现象。比如有些职场潜规则,工作机会往往不会向生育女性发放,因为担心职场妈妈影响工作效率。


迎接新的生命,原本是一件具有期盼且令人幸福的事情。


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未来。


不应该让其过程,产生太多幸福的负重。


养育孩子的职责,全由母亲承担是不合理的;


同样完全丢给老人照顾,也是不负责任的。


它需要家人齐心协力,也需要社会给予支持。


感恩帮忙带娃的老人,也尊重不愿意带娃的老人。


你的家里,家里老人帮忙带娃吗?


如果老人不愿意帮忙带娃,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作者:苏善书,不会讲道理只会说故事。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亲子教育专家
亲子教育,智慧父母培训,中国青少年成长与发展。 依道养德,修己益人,善行天下,慧泽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