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外耳道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耳道瘙痒、耳闷胀感和耳道分泌物增多。目前最常见的病因是不规范的“采耳”。
耳道为什么会长蘑菇?
一、环境因素
1. 温暖潮湿的环境:如果生活环境气候潮湿,或者经常处于高温高湿的场所,如游泳池、浴室等,外耳道容易处于潮湿状态,为真菌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 污染的环境:如果外耳道接触到被真菌污染的水、空气或物品,也可能引发感染。例如,在不卫生的游泳池游泳,水中可能含有真菌;或者使用被真菌污染的毛巾、耳塞等物品擦拭或插入外耳道。
二、不良习惯
1. 频繁挖耳:使用不洁的挖耳工具频繁挖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破坏外耳道的屏障功能,使真菌更容易侵入。而且,不洁的挖耳工具本身可能携带真菌,增加感染的风险。
2. 使用过大的棉签挖耳:我们常常听到患者这样说“医生呐!我天天用棉签挖耳,怎么还会栓塞?还会长霉?”我们回答:“正常情况下,只有耳道外段才会分泌耳屎,在不挖耳的情况下,它也会随着我们咀嚼、说话的动作自然排出。正是您用棉签把耳屎抵到了最深部,它才出不来的。您越抵越深、压的越紧,不小心进点儿水,就糟出霉了。”
三、局部因素
1. 长期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正常情况下,外耳道内存在一些有益的细菌,它们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但当长期使用抗生素时,这些有益细菌被抑制,真菌就可能趁机大量繁殖。
2. 耳部疾病:外耳道湿疹患者常常会搔抓耳部,造成皮肤破损,为真菌侵入提供了入口;中耳炎患者的外耳道可能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也有利于真菌生长。
如果真菌性外耳道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外耳道狭窄、鼓膜穿孔等并发症,引起耳鸣,影响听力。如果出现耳道瘙痒、耳闷胀感和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又存在“采耳史”,需立即就医。
如何规范治疗
清理耳道菌苔
清洁外耳道:使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洗外耳道,或视频耳内镜下去除外耳道内的真菌团块和分泌物。
局部用药
使用抗真菌药物滴耳液或药膏,如克霉唑滴耳液、达克宁乳膏等。需注意坚持!疗程1月以上,提前停药容易复发。
保持外耳道干燥
避免外耳道进水,不要频繁挖耳,保持耳部清洁。
如何发现到底长没长霉?带着曾经和你一起“采耳”的小伙伴来做耳内镜检查,一窥便知!
诊疗时间:24小时×7天,节假日无休。
诊疗地点: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7号楼(天桥下)6楼
专家门诊:代学忠 主任医师 周一 、周四 上午
鲍学钰 副主任医师 周二、五、六 全天
周 杨 副主任医师 周三 上午
耳鼻喉健康之家
微信号:ynsdsrmyy-ENT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