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
黄冈市委书记李军杰来红安调研时
给一位5岁红安绣女点赞
“红粉”们还记得吗
这段时间
红安影视城万灯启明
大别山首届非遗民俗文化节
暨红安影视城新春灯会布展区域
可谓张“灯”结彩,一路繁“花”
在布展区域
小红见到了这位5岁的红安绣女
跟小红一起去看看吧
走进红旅投的店,在红安绣活非遗特色展区内,有一位穿着国风服饰的小姑娘正在向大家展示她的绣活技艺,别看她才五岁,刺绣起来有模有样。
“她是我的外孙女,名叫刘契(5岁)。我记得她才一岁的时候,我和女儿刘珊(39岁)在刺绣时,她就吵着让我们把她的小手抓起来教他,后来慢慢长大了,她便会绣一些简单的绣品,现在她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样式的绣品,”“红安绣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63岁)笑眯眯的告诉大家。
一双布鞋、一副鞋垫......曾经,红安人民的这手好绣活,跟随红军奔走四方、英勇奋斗。红安绣活是红安民间传统刺绣活动的简称,在红安民间流传较广,历来就有“黄安(今红安)无女不绣花”之说。2008年6月,红安绣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红安县(红安绣活)已经四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红安绣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63岁)说:“我很欣慰看到很多像我外孙女一般大的娃娃热爱非遗传统技艺,我希望她们能传承红色文化,让红安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5年,红安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擦亮红色名片,促进文旅更红火。推动强县富民,围绕“旅游+百业”,融合业态、产品、市场、服务等核心要素,整合大别山三省八市文旅资源,共建大别山红色文旅圈,打造“英雄大别山,游学将军县”品牌。
“今年我们将非遗与现代技术和审美相结合,新推出了有纯手工绣制的红军胸针、NFC电子钥匙扣、百家姓绣品、绣花项链等,颇受欢迎,也能让来到红安的游客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精湛与传承之美。”“红安绣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珊(39岁)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红安绣活
红安绣活即红安民间传统刺绣活动的简称,是在地处中原的红安山乡流传千载的一项民俗活动。世世代代的广大民间绣女,运用一根钢针、几束彩线,在方寸之地的布面上,绣出了天上人间、过去当今美好事物。红安绣活多应用于鞋垫、布鞋、童帽、枕面、枕套、布兜、衣兜、衣面、衣边、门帘、窗帘、帐筵、桌围、椅褡……等诸多生活日用纺织品的美化,其中尤以“红安绣花鞋垫”著称于世。近几年创新生活用品也很多,如挂画、钱包、布袋、桌旗、餐垫、杯垫、书签、镜子、小挂件等。
看精彩视频
关注“最红安”视频号
记 者:李 明
编 辑:李雯婷 吴亚莉
审 核:汪 冠 高农业
推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