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里,南来北往的货车飞驰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省道315线,穿梭于景泰川田畴阡陌间。畅通的道路宛若丝带环抱村落,田园诗意扑面而来——砖房瓦舍俨然,温室大棚错落,洋葱、甘草等正值收获季,辛勤劳作的农人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落笔有力。
这里是位于景电二期灌区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漫水滩乡红溪村。谁也不会想到,3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滩。上世纪90年代景电二期工程竣工上水以来,景泰川黄沙漫漫的戈壁滩上,汉、藏、回、土、满、壮等各族群众搬迁至此。在30多年黄与绿交锋、人与沙的拉锯中,他们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结美满姻缘,奋楫乡村振兴,逐梦共同富裕,在戈壁滩上建起多民族聚居的和美家园。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漫水滩乡红溪村。图片来源:白银新闻
戈壁变绿洲——“这里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受腾格里沙漠的影响,景泰川原是一片干燥荒凉的戈壁。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这片贫瘠的土地,于1969年开始动工兴建了景泰川电力提灌第一、二期工程。上世纪90年代,随着景电二期工程竣工上水,2000多名各民族群众从甘肃省古浪县、永靖县、天祝藏族自治县等地迁入景泰川,组成包括漫水滩乡红溪村在内的4个村落。
“刚搬来时,这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白天我们冒着风沙开荒垦地,夜晚挤进就地挖的‘地窝子’睡觉。天亮起来,被子、枕头上全是沙;吃饭时,碗底总是沉积着一层沙。”红溪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明回忆说。
1991年,刚满20周岁的藏族小伙刘明和父母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天祝县搬到红溪村。3床被子、两张羊毛毡垫子、一口铁锅、6个碗……全家人的衣服装不满一麻袋,所有家当没装满一辆拖拉机。
一穷二白的群众,来到风沙前沿建设家园,唯有团结才能战胜万难。
在建设新家园的过程中,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涌现出一个个温暖瞬间,一个个感人故事。
藏族同胞以游牧为主,种地缺乏经验,但养殖上很有一套。汉族同胞祖祖辈辈种地为生,在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田园经济上头脑灵活。于是,汉族群众手把手教大家平地整地;养殖上有啥困难,吭个声,藏族同胞就来帮忙解难题。谁家建房种地需要帮工,乡亲们都帮着一块干。在村里的大事小情、婚丧嫁娶中,大家你来我往、亲如一家……
搬迁伊始,各族群众吃尽“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欠”的苦头。再加上红溪村大部分土地为沙化地和盐碱地,刚搬来的头两年,向脚下的土地要碗口粮都成了困难的事情。但从第三年开始,随着生产技能和耕地建设水平逐渐提高,乡亲们经济收入开始高于原籍水平。
绿染荒原千里秀,洗尽贫寒满目新。“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从哪里来,30多年来,各族干部群众手拉手一起建设了红溪村,互帮互助在这里安了家,这里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刘明说。
另一人移民村靖安村建村伊始,平田整地缺少农业机械、修路盖房缺少技术劳力、看病就医四处奔波找医生……新搬来的群众每干一件事,都困难重重。
位于景电二期灌区西南部的红水镇昌林村紧邻靖安村。当昌林村的干部群众了解到靖安村群众的难处后,伸出了援手。
昌林村“两委”班子联合靖安村“两委”班子,成立了“昌林·靖安产业发展互助协会”。以此为载体,推动两村党支部比学赶帮、创先争优;两村群众生活互助、经济互补,形成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2012年7月,两村党支部决定修通两村之间的主动脉——昌靖路。破土动工那天,两村的党员干部率先义务出工,男女老少踊跃参加。经过一个月热火朝天的奋战,一条长4.7公里、宽3.5米的标准化水泥路贯通了昌林和靖安,乡亲们称这条路为“民族团结进步路”。
在靖安村,提起昌林村的村医方翠兰,许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位耄耋之年的乡村赤脚医生,从医已有40多年。在医疗卫生相对落后的年代,方翠兰也自觉担负起靖安村群众的就医服务工作。靖安村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经她接生,她因此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尕娃的好阿妈”。
一颗金子般的心,换来的是金子般的情。接生了几代人的方翠兰,成为各族群众的“贴心人”,也在各族群众之间牵系了一条血脉相连的纽带。
“富口袋”“富脑袋”并进——“新家园、新天地,更重要的还有思维之变!”
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致富,这是一项系统工程。2002年左右,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红溪村村民开始琢磨如何增加收入。野地里长成的一株野枸杞苗,让红溪村的能人张宝军相信,这片土地一定能种出致富的“金果果”。2003年,他在自家地里试种了枸杞。3年后,枸杞试种大获成功。
看到张宝军种植取得经济效益后,村民们打消疑虑,也争相种起了枸杞,并在互帮互助中逐渐扩大枸杞产业规模,走上增收致富路。
也是在那个创新求变的时间节点,坚信“土定能生金”的刘明开始了创业之路。他自费到安徽、河北、甘肃陇西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学习,最终试种中药材成功。他创建了甘肃森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栽枸杞、种洋葱,播下大片甘草、黄芪等药材,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各族干部群众通过苦干实干、互帮互助,加上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各种利好政策和各级财力扶持,让这片土地有了沧桑巨变。红溪村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入股分红等方式,大力发展“一洋三红”、温室大棚、高标准农田等产业,积极对接企业,发展订单经济。2017年,红溪村整村脱贫。如今,红溪村华丽变身,人均年收入可达1.6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新村。
从空间上的“共居”,到交流上的“共情”,再到发展中的“共富”——在景电二期灌区,各族群众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也在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教育改变命运,知识照亮未来。在靖安村,教育观念的转变尤为突出。村民们深知:“新家园、新天地,更重要的还有思维之变!”
这几年,村里不少孩子考上兰州大学、宁夏医科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高校。截至目前,村里考上本科院校的就有48人。
“我的女儿考入大学,并留在省会兰州,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靖安村党支部书记张维全对村里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都如数家珍。
“过去,许多人不重视教育,甚至不让女娃念书。搬迁到这里后,看到身边的汉族群众即使再苦也要供孩子读书,这让我感触很深。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让更多的孩子靠读书改变命运。”张维全说,除了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劝说,村“两委”还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为每位考上本科的学生发放3500元奖学金。
“我出生在新家园,成长在新天地,父母含辛茹苦培养我们兄妹3人,我们都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1995年出生的蒲文倩,是父母搬迁到靖安村后出生的。2019年,她从兰州城市学院毕业后,考上了特岗教师,回到家乡、回到母校任教。
“我回到母校当老师,就是想告诉更多的孩子,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我就想做一束微光,一束帮助故乡孩子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的梦想之光。”
石榴花开,同心筑梦;桑园如渥,岁岁丰稔。从田畴耕作到烟火日常,从阡陌街巷到学校课堂,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景电二期灌区粲然绽放,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着美丽家园,共同创造着美好生活。
(甘肃省民委供稿)
编辑 | 李翠 孙文振
制作 | 石建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