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该睡觉了? 基因:再熬会儿

学术   2024-11-04 14:24   北京  

 编者按

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当你进入一个新的时区后,为什么会有时差反应?你如何克服时差反应?为什么有些人使用褪黑激素来对抗这些问题?一杯咖啡为什么可以(以及如何)使你保持清醒?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如何知道自己的睡眠是否充足?


昨晚,你睡得好吗?(图片来源:pexels)


有两大主要因素决定了你什么时候想睡觉,什么时候想醒来。就在你读到这些文字的现在,这两个因素都在对你的精神和身体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第一个因素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


第二个因素是一种在你的大脑中积聚的化学物质,会制造出“睡眠压力”。你清醒的时间越长,这种化学物质所制造出的睡眠压力就会累积得越多,因而你会感觉越困。


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平衡决定了你白天的清醒和专注程度,晚上感到疲倦并准备上床睡觉的时间,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会睡得多好。


找到节律了吗?


文章开头一系列问题的关键,都是你身体中24小时节律的强大塑造力,也就是你的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地球上寿命超过几天的每种生物,都形成了这种自然的周期。大脑中的24小时生物钟会将昼夜节律信号传达给大脑的每一块区域,以及身体的每一个器官。


这个24小时的节奏可以帮助你决定什么时候想醒来,什么时候想睡觉。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情绪、产生的尿量、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


1938年,芝加哥大学的纳塞尼尔·克莱德曼(Nathaniel Kleitman)教授与他的研究助理布鲁斯·理查森(Bruce Richardson)共同进行了一项极端的科学研究。这项研究需要特别的奉献精神,或许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研究能与其相提并论。


克莱德曼和理查森把他们自己当成了实验小白鼠。他们带着足够6个星期的食物、水和两张废弃的高脚医疗床,住到肯塔基州的猛犸洞(Mammoth Cave)里,这是地球上极深的洞穴之一——事实上,由于过于深邃,它的最深处完全无法探测到阳光渗透。正是在这种黑暗中,克莱德曼和理查森才能够证明一项惊人的科学发现,它将告诉我们:人类的昼夜节律为大约一天(即circadian),而不是正好一天。


克莱德曼和理查森在洞穴内进行睡眠实验(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Chicago)

 

克莱德曼和理查森面对的实验问题很简单:当日夜循环的光线被切断后,他们睡眠和清醒的生物节律,包括体温,是会变得完全不稳定,还是会与其他在外面接触节律性日光照耀的人们保持一致呢?他们一共在黑暗中度过了32天。除了积攒了浓密的面部须发外,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两大突破性的发现。


第一个发现是,人类会在阻绝外界阳光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内源性昼夜节律。也就是说,克莱德曼和理查森都没有随机地醒来和入睡,而是表现出了一种可预测的、重复性的模式,即有较长时间的清醒状态(约15个小时),并伴随有大约9个小时的睡眠。


第二个出乎意料且意义更重大的发现是,他们规律性循环的“睡眠—清醒”周期并不是精确的24小时,而是始终确切地超过了24小时。理查森当时二十多岁,“睡眠—清醒”的周期为26-28小时。而四十多岁的克莱德曼的周期有点接近24小时,但仍然比24小时长。因此,当移除外部的日光影响时,每个人体内形成的“一天”时间并不正好是24小时,而是稍长一点。


既然我们天生的生物节律并不是精确的24小时,那么我们大概需要一个新的命名:昼夜节律——即大约一天的周期,而不是精确的一天。在克莱德曼和理查森进行这项开创性实验的八十多年后,我们确定了一个成年人的体内生物钟平均持续时间大约是24小时15分钟。它与地球的24小时自转周期相差得不算太多,但也不是任何一个有职业自尊的瑞士钟表匠能够接受的精确计时。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生活在猛犸洞里,也不是生活在类似的黑暗环境中。我们通常会感受到来自太阳的光线,调整我们不精确的、运行时间过长的生物钟。阳光就像转动走时不准确的手表侧面旋钮的食指和大拇指,有条不紊地每天重置我们不准确的内部时钟,将其“调”回精确的24小时,而不是大约的24小时。


24小时生物时钟坐落在大脑中央一处被称为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的地方。视交叉上核由2万个神经元组成,它会对从每只眼睛沿着视神经传送到大脑后部进行视觉处理的光信号进行“抽样分析”,利用可靠的光信号来校准不准确的内在时间,将其重置为精确的24小时周期,从而防止任何偏差。


视交叉上核在大脑中的位置(图片来源:Leiden University)


视交叉上核控制着大量行为,包括文章开头问题的重点:你何时想入睡和醒来。对于白天活动的昼行性物种(比如人类)来说,昼夜节律会在白天激活大脑和身体的许多机制,使你保持清醒和警觉。这些过程会在夜间逐渐变得低缓,从而消除产生警觉性的影响。


下图展示了人类体温昼夜节律的例子。它代表了一组成年人的平均核心体温(居然是直肠测量!)。从最左边的“中午12点”开始,体温逐渐上升,下午晚些时候达到峰值。然后轨迹变化,体温开始下降,随着入睡时间的临近,体温会下降到比中午的起始温度还低。


典型的24小时昼夜节律(核心体温)(图片来源:《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当你接近通常的就寝时间时,你的生理昼夜节律会相应地将核心体温下调(图1),且在入睡约两小时后达到最低点。然而,这种温度节律变化和你是否真的睡着无关。如果让你整夜保持清醒,你的核心体温仍然会显示出同样的模式。尽管体温下降有助于入睡,但无论你是醒着还是睡着,你的体温本身都会在24小时内发生上升和下降的变化。这是预先设定的昼夜节律的一种典型证明,它会像节拍器一样重复一遍又一遍。


我的节律与你的不同


尽管人类显示出一种固定的24小时作息模式,每个人各自的高峰和低谷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对一些人来说,他们在白天很早的时候就达到清醒状态的高峰,而睡眠的低谷也在入夜后早早到来。这些都是“晨型人”,大约占总人口数的40%。他们更倾向于在清晨时分醒来,并且很乐意这样做,他们在一天的这个时候会拥有最理想的工作效率。


另一些人则是“夜型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他们更喜欢很晚入睡,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甚至下午才起床。剩下30%的人处于早晚两型之间,稍微倾向于夜型人,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一部分人更喜欢很晚入睡,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图片来源:veer图库)


你可能会将这两类人分别称为“早起鸟”和“夜猫子”,这种早起性或熬夜性被称为睡眠类型(chronotype)。与“早起鸟”不同,“夜猫子”无论多么努力地尝试,仍然常常无法在夜里入睡。只有在第二天凌晨时分,“夜猫子”才能够迷迷糊糊地睡过去。因为晚睡,“夜猫子”当然会强烈地抵触早起。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无法正常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尽管他们“醒着”,但他们的大脑在整个清晨仍然处于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在一个叫作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尤其如此,它位于眼睛上方,可以被视为大脑总部所在地。前额叶皮质控制着高层次的思维和逻辑推理,并帮助控制我们的情绪。当“夜猫子”被迫过早醒来时,他们的前额叶皮质仍然处于一种丧失工作能力的“离线”状态。就像一个在清晨就发动的冷引擎一样,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上升到适合工作的温度,而在此之前,无法有效地运转。


可悲的是,社会对待“夜猫子”的态度是不公平的。首先是“懒惰”的标签,这是源于“夜猫子”白天起得很晚的习惯,因为他们直到凌晨才睡着。另一些人(通常是早起的人)会根据这种错误的假设来指责“夜猫子”,这些人认为这样的偏好是一种选择,如果他们不那么懒散,就可以很容易早起。然而,“夜猫子”并没有选择去做一个“夜猫子”。睡眠类型(chronotype)是由基因决定的。由于不可避免的DNA结构,“夜猫子”生来就处于一种推迟的时间表中。这不是他们的意识缺陷,而是基因宿命。


其次是根深蒂固的、不公平的社会工作日程安排,这种日程安排强烈偏向于一天早早地开始,这对“夜猫子”是一种折磨,对“早起鸟”则是优势。尽管如今情况有所改善,但标准的工作日程迫使“夜猫子”进入非自然的睡眠节奏。因此,在早晨的时候,“夜猫子”的工作表现远远无法达到最佳状态,而且在下午晚些时候和傍晚的标准工作时间结束以前,他们尚不能表现出真正的潜力。最不幸的是,“夜猫子”更缺乏睡眠,他们不得不同“早起鸟”一起起床,晚上又要比他们更晚才能入睡。因此,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的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就会缠上他们,包括更高比例的抑郁、焦虑、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


图片来源:veer图库


褪黑激素能帮助我们更快入睡吗?


你的视交叉上核通过一个叫作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循环信使,将它的日夜反复的信号传递给你的大脑和身体。在视交叉上核的指示下,褪黑激素在黄昏后不久就开始上升,从位于大脑后部深处的松果体被释放到血液中。


褪黑激素(图片来源:wikipedia)


褪黑激素的作用就像一个强有力的扩音器,向大脑和身体大声喊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天黑啦,天黑啦!”这时,我们就收到了一份进入夜间的通知,也就是一个着手安排睡眠时间的生物命令。


这样一来,褪黑激素通过系统地向整个机体发出“天黑了”的信号来帮助调节睡眠发生的时间安排。但是褪黑激素对睡眠本身的形成几乎不产生影响:很多人都对此抱有错误的想法。


为了弄清这一区别,请把睡眠看作是奥运会上的100米赛跑。褪黑激素就是负责下令“选手们,各就各位”,然后打响发令枪开始比赛的计时员。当比赛(即睡眠)开始,计时员(褪黑激素)会控制比赛何时开始,但不会参与进去。


由于这些原因,褪黑激素本身并不能有效地辅助睡眠,至少不能作用于健康的、不受时差影响的个体。药片里即使含有褪黑激素,剂量大概也是极少的。也就是说,褪黑激素药物存在着很显著的睡眠安慰剂效应,这一点不应被低估。


人们尝试服用褪黑激素药物辅助睡眠(图片来源:veer图库)


一旦睡眠开始进行,褪黑激素的浓度会在整个夜间逐渐降低,直到早晨。黎明时分,当阳光透过眼睛(即使是透过紧闭的眼睑)进入大脑时,松果体就会像被踩了刹车踏板一样,关闭褪黑激素的释放。循环中褪黑激素的缺乏,会通知大脑和身体,睡眠已经到达了终点线。是时候结束睡眠赛跑,并允许活跃的清醒状态主导余下的时间。然后,随着光线的消失,太阳能的制动踏板对褪黑激素的阻碍也随之消失。褪黑激素逐渐增加,下一阶段的黑暗也就接到了信号通知,由此另一场睡眠赛跑也会被召集到起跑线上,开启新一轮的睡眠循环。


褪黑激素的周期(图片来源:《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睡眠压力与咖啡因


你的24小时昼夜节律是决定清醒和睡眠的两个因素之一。第二个因素就是睡眠压力。此时此刻,一种叫作腺苷的化学物质正在你的大脑中逐渐积累。它会随着每一分钟的流逝而不断增加。你醒着的时间越久,腺苷就会积累得越多。你可以把腺苷看作是一种化学指标,它能持续记录你从早上醒来之后所度过的时间。


大脑中腺苷增加的一个后果就是人们越来越渴望睡眠。这就是所谓的睡眠压力,它是决定你什么时候感到困倦、该上床睡觉的第二种力量。高浓度的腺苷可以通过一种巧妙的双重作用效果来降低大脑中促醒区域的“体积”,同时调高睡眠诱导区域的比例。由于这种化学睡眠压力,当腺苷浓度达到峰值时,不可抗拒的睡眠欲望就会占据上风。在清醒12-16个小时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你可以通过使用一种让你感觉更加警觉和清醒的化学物质来人为地降低腺苷的睡眠信号:咖啡因。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咖啡因不是一种保健品。相反,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被滥用的)精神兴奋剂。它是全球第二大贸易商品,仅次于石油。咖啡因的摄入代表了有史以来针对人类进行的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无监管药物研究之一,也许只有酒精能与之匹敌,而且现在仍是如此。


来源:科学大院

编辑:姬子隰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近期热门文章Top10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1.为什么 中文 不 需要 空格

2.为什么上海中心大厦的“慧眼”阻尼器能硬刚14级台风?一个实验看明白 | 正经玩

3.它被称为“水中软黄金”,现在中国产量全球第一!

4.去看网红“弹跳猪”,注意别被甩一身粑粑……

5.大晚上的,邻居家的屋顶出现自家墙壁上,还是倒过来的?
6.手机掉下地铁轨道怎么办?首先,别急着跳!
7.人类幼崽语言插件更新说明
8.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教你如何“抱”得美人归
9.物理版“开学第一课” — 有个物理常数居然和8月31日有关?
10.百元红魔虾,能在自助餐畅吃?
 点此查看以往全部热门文章 

中科院物理所
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