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成果展播 | 丰宁县:“双争”小杠杆 撬动基层社会治理“大效能”

政务   2024-11-20 15:27   河北  

近年来,丰宁县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双争”活动与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通过建立“三项机制”、创新“三个载体”、突出“三大举措”,推动“双争”活动赋能基层善治善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2024年8月24日,丰宁县举办“双争”有我·舞动河北 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移风易俗主题活动

一、建立“双争”三项机制,打通基层社会治理“堵点”

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参与部门多、人员力量分散、统筹难度大等问题,丰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双争”活动,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合力。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双争”活动领导小组,确定县委抓统筹,分管领导抓实施,各乡镇部门抓落实的领导体系,形成了抓常态,常态抓的合力。二是建立顶层设计机制。县委常委会定期调度,制定“双争”活动推进方案,将基层治理中环境卫生、停车秩序等老大难问题,纳入“双争”事项,明确各部门主要任务,细化19项重点内容。同时出台《全面推进“道德积分+”模式的实施方案》《乡贤党支部(工作室)章程(试行)》等多个配套文件,让“双争”与基层治理工作实体多渠道融合。三是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将“双争”活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文化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中,提高考核权重,组织专项督导2次,下发工作提示函9期、通报3期,形成重平时考核、年底算总账的考核机制。

二、创新“双争”三个载体,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点”

立足群众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双争”活动为抓手,创新载体,动员社会力量加入基层社会治理。一是“道德积分+基层治理”。结合“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建设,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等细化成可操作的具体内容,并赋予相应的积分,引导群众“做好事—攒积分—促和谐”,使“小积分”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大放异彩。截至目前,“道德积分”模式已全县覆盖,共记录好人9.2万人次、好事7.8万件,参与物品兑换7.2万人次。二是“乡贤+基层治理”。为使“双争有我”的理念薪火相传,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在全县成立289个乡贤党支部、21个乡贤工作室,家乡外的企业家、离退休干部、能人大户等3897人积极返乡回村争当乡贤志愿者,他们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立服务清单,了解群众需求,帮困解难。今年以来,全县乡贤累计捐款648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75个,服务群众1.3万人次。三是“网格+基层治理”。将“双争”志愿服务队伍纳入网格管理体系,全县3000余名网格员和5.5万名志愿者,服务微网格3500个,开展志愿服务8.5万人次。推动全县200多名法律志愿者服务基层网格,年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万人次,各类基层矛盾有效化解,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三、突出“双争”三大举措,点亮基层社会治理“盲点”

突出抓好典型带动、文化赋能和教育引导,下好“双争”活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一盘棋。一是强化典型带动。充分发挥25名市级以上道德模范、9000余名县级以上身边好人、300余名文明市民和200余个文明家庭等“双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开展“文明传递乡村(社区)行”活动,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志愿服务,宣讲先进事迹,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共促和谐。二是强化文化赋能。组织开展“‘双争’有我”5大品牌群众文化赛事活动,开展“彩色周末”“村晚”“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成为活动主角,以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目前共举办“双争”系列活动260余场次,宣传教育群众5.5万余人次。三是强化教育引导。深入开展规范守则教育,推进全县“一约四会”组织全覆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双争’有我——咱村的那些事”村规民约故事讲述活动60余场次,引导群众从政策硬约束转为自我主动管理,从而推动社会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2024年5月29日,丰宁县开展双争”有我““唱响”河北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戏曲进校园惠民演出活动

丰宁县以“双争”活动为引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作用,通过载体创新,延伸基层治理,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形成了互联互动新格局,同时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

文明承德
承传文明,德行天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