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急管理部组织编制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百问百答》(以下简称《百问百答》),旨在更好地服务广大基层,实实在在地帮助基层解决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提高基层应急预案质量。
《百问百答》定位于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解疑释惑”,分别从预案类型、编制程序、编制内容、预案管理等四个方面,梳理了101个问题及其解答。
乡镇(街道)需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识别和描述本地区存在的风险,排查并确定各类风险源、风险点、事故隐患、薄弱环节、具体管理问题、重点防护目标等。风险识别过程一般包括:
(1)识别风险类别。识别乡镇(街道)可能面临的风险类型,包括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地震)、事故灾难(如交通事故、火灾)、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和社会安全事件(如群体性事件)等。
(2)排查风险控制点位。针对风险类别,确定本地区主要风险点位,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
(3)确定风险控制清单。根据具体风险管理工作任务,对已分析和排查出的风险控制点位进行必要的筛选、排除和调整,形成清单。
(1)历史数据资料分析。该方法适用于各类风险。
(2)系统(或流程)分析。对于重要的城市运行系统(如水、电、气、热、交通、通信等),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每一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列举。也可借鉴事件树分析方法的思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系统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定性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
(3)专家经验和讨论会。通过征求内部、外部专家意见,开展自由联想讨论(头脑风暴法)、座谈和调研等方法,列举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该方法适用于各类风险,特别适用于缺乏历史数据、无法开展系统(流程)分析的风险类型。
(4)信息收集与事件研判。通过有针对性的信息收集(包括公开的媒体信息、情报工作、村(居)民意见反馈等)获取最新信息,对事件有关现状和趋势作出判断。可根据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信息收集要点,通过研判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列举可能出现的各类不利情况。该方法适用于各类风险。
(1)绘制风险地图。将识别的风险和隐患点位标注在有关地图上。
(2)推演灾害情景。分析乡镇(街道)面临的现实威胁、未来可能的灾害情景。
(3)梳理应急措施。梳理对应突发事件情景下的应急措施。
(4)明确资源需求。明确应急措施所需的资源需求。
(5)确定管控责任。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现场应急处置需要,结合各部门法定职能,明确职责分工和责任人,落实防控措施,并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1)应急物资和装备。调查本地区已有应急物资和主要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和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2)应急避难场所。调研梳理本地区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容纳人数、管护目标、安置要求、启用条件等。
(3)应急救援队伍。调查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人数、负责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救援类型与专长、驻地位置等。
(1)收集案例。乡镇(街道)整理收集本地区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的相关案例。
(2)借鉴经验。借鉴国内外同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3)梳理任务。按照突发事件时间线,梳理应对流程、职责任务和处置措施,将经过验证的、最简明实用的应急处置流程、措施和方法吸收到应急预案中。
来源:应急管理部
百问百答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