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圈流传着一句话:建筑师在30岁之前是不可能成名的,除非你是马岩松。但最近,《狂想之城》纪录片里,马岩松的老师Peter Eisenman却和他说:在50岁之前,才40多岁的建筑师(指代马岩松)很难做出真正成熟的作品。
截图于《疯狂之城》
最近,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的纪录片《狂想之城》在网上开播,作为中国建筑设计师里独一无二的存在,马工这部片子引起了业内外广泛的热议,也让建筑师这一职业身份所代表的意义被大家重新审视。
马岩松作为一名20年前去到西方学习建筑学后又回国实践的建筑师,他的成长路径虽然有着许多他人不可复制的际遇,但同时作为许多建筑人心目中的“成功典范”来说,马工所面临的疑惑也更深层次反应出现在中国建筑师群体或许会忽略的某些探索,例如——什么时候能称自己为“设计成熟”的建筑师?
截图于《狂想之城》
点出这个问题的人,正是马岩松当初实习时期的老师——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彼得·埃森曼。
50岁之前的建筑师
不会有太大成就?
截图于《狂想之城》
彼得·埃森曼现已92岁了,作为一代建筑大师,他的成就不仅在建筑实践中,更为重要的是他常年任教于各大美国高校建筑系,担任教授指导过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学子,也将他的建筑思想传授至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建筑师。
当然,马岩松虽然未能以学生身份受教于埃森曼,但却以实习生身份进入过埃森曼的建筑事务所,对埃森曼的敬畏之情也就一直保留到现在。
彼得·埃森曼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现在的马岩松再次对话埃森曼,或许代表的身份就不单单只是马工自己,更代表了他那一代中国建筑师。
于是,就有了片中的对话:
截图于《狂想之城》
在中国大基建时期,中国建筑师的数量远远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许多设计理念并不成熟的设计也会被推进浪潮里成为时代发展的注脚,也正因如此,埃森曼心里那个真正属于“中国模式”的设计并没有被创造出来。
截图于《狂想之城》
或许在他看来,50岁以前的建筑师还需要不断的理论沉淀,才能被勉强称之为“成熟”,这样的设计才能勉强能“落地建造”。
截图于《狂想之城》
但这样的要求,对许多建筑师而言显然太过于苛刻,在中国,绝大多时候的建筑设计并没有上升到民族、文化层面,仅仅是能满足功能和甲方的需求即可。更多的人需要的并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地上的六便士。
建筑师应该先理论后实践,
还是在实践中出真知?
回到马岩松身上,对于埃森曼的质疑,马工也做出了自己诚恳的回应:
截图于《狂想之城》
这或许是两种成长路径体系差异上的碰撞。各有优势,不论对错。
也很欣赏片中马工对自己的评价,真诚且中肯。这样的对话也为建筑师群体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展示了不同代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或许能从这部纪录片中找到各自不一样的启发点。
黑科技采集中心 ▼
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由我方再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此图库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本文章版权归本公众号所有,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