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这首词翻译过来就是:我人虽离开了,但我心永远在这儿

文化   2024-11-10 17:40   广西  
苏轼,一个在中国近乎神话的文人,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
这不光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也不只是因为他诗词歌赋医、琴棋书画茶、瑜伽美食样样精通。而是因为他的诗词、他的作品里有温度,有对天下苍生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和悲悯。
就拿词来说,尽管苏轼三十七岁在杭州通判任上才开始填词,但是在填词之初,他就把这种悲悯和仁爱注入到词的灵魂里。所以,他写出了许多贴近百姓生活又充满生活乐趣的句子。如“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样的神仙句子,两宋之间,只有他——只有苏轼才能写得出来。
但其实这样有温度的作品,在苏轼早期的词作中也有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苏轼早期的充满温度的优秀词作。根据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的《东坡乐府笺》来看,这首词当是苏轼生平所作的第4首词。
另外,插句题外话,如果有书友想要系统阅读和学习苏轼的词,我在这里也推荐这本《东坡乐府笺》。龙榆生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在词学研究上,龙榆生与夏承焘、唐圭璋齐名,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三位词学大师。
书里按照苏轼的生平和当时的时间、地点,排序整理好了苏轼的词,换言之,书里是按照苏轼作词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苏轼的词由婉约向豪放过渡的完整历程以及苏轼在词的境界方面的提升过程,因此对于系统阅读苏轼的词很有帮助。
好了,回到我们今天要读的这首词,苏轼生平所作的第4首词——《祝英台近·挂轻帆》。

《祝英台近·挂轻帆》

宋·苏轼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

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

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

回首望、孤城何处。


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

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

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

倩人道、一声传语。
祝英台,我们知道是“民间四大传说”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女主人公的名字,而“近”是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又称为“近拍”,是指将旧有的曲调,另翻新腔,其长短、字数介于小令与慢词之间。
因此“祝英台近”本意是指以近拍的形式歌咏梁山伯与祝英台事迹的杂曲。这里是词牌名,又名“祝英台”、“祝英台令”、“怜薄命”、“月底修箫谱”、“宝钗分”、“燕莺语”、“寒食词”等。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行香子·过七里濑》一样,是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视察富阳、新城、风水洞、桐庐,过严陵濑作。
词的上片写诗人内心的忧愁。尽管“挂轻帆,飞急桨”,行船速度飞快,转眼又过了严陵濑,但是离愁别绪始终萦绕在诗人心间。
“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写出了诗人“醉卧船上依枕听桨”的画面。但是,醉眼朦胧的诗人看着眼前云雾缭绕的山峰、烟雨笼罩的树林,一种羁旅漂泊的断肠之悲更甚之前。再回头看看,孤客在此,孤城何处?“簇簇”、“重重”,两个叠词将诗人的沉郁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断肠、”孤城”极言内心之悲愁。
词的下片写苏轼想要从这种悲愁之中抽离、挣脱出来。既然现实的桨声和山峰、树林都不能让诗人从悲愁中超脱出来,那么诗人只好从神话故事中寻找慰藉。因而这里有了“神女襄王巫山云雨”的典故:“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
“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不管是旧恨还是新欢,都不要放在心上了。是诗人一下子超脱了吗?不是,而是因为诗人知道“要知欲见无由”,所以不要为自己徒增忧愁,唯有恳求他人前去捎去这首词,让桐庐的老百姓知道诗人初心不改,“痴心犹自”。
尽管诗人内心知道要再见他们一次是不大可能了,但是内心依然挂念他们,而且希望这份深情能有人代为传达。
苏轼为什么能如此受人爱戴,不独是他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他心里始终装着百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地方为官一任则造福一方,不论官大官小,苏轼都始终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实事、谋福利。这种民本思想和他的悯民情怀,在这首词里都得到了体现。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选入课本,所以这首词的传唱度并不高,到今天,这首词甚至慢慢消失在大众视野了。真是不该啊!
因为这首词,款款深情、情意真切,犹如一封情书。对,这就是苏轼写给桐庐老百姓的一封情书:我人虽离开了,但我的心永远在这!
【版权声明】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诗词精品集
每天更新一组精品诗词,每天读读诗词,以诗词修心、以诗词载道,让诗词把生活变得更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