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使馆突然拉响警报?邻国市中心爆发游行!现场一度混乱,瞬间响彻国际

文摘   2025-01-31 20:30   山东  

据环球网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发布提醒,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苏赫巴托广场发生示威游行。据媒体报道,组织方宣布示威活动将持续至1月22日。中国驻蒙古使馆提醒在蒙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形势,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前往示威游行区域,确保自身安全。如遇危险或突发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蒙古使馆联系。

之前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苏赫巴托广场发生示威游行,大约有3000名蒙古国民众参与其中。抗议者在人数聚集到一定规模之后,尝试闯入政府大楼宣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不过,好在蒙古国政府提前在政府大楼门前部署了足够多的警察维持秩序,最终阻止了抗议者的强闯行动。而根据蒙古国媒体的消息,这场游行示威活动是自由党组织的,预计将持续到1月22日,也就是说未来10天时间里,乌兰巴托每天都可以看到示威游行的场景。

游行现场(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国驻蒙古国大使馆连发两条警告,提醒在蒙美国公民关注当地局势动向,不要前往游行区域。中美几乎同时发出警告,足以证明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示威游行。此次示威游行是由反对党“自由联盟党”组织的,表明上的主张是抗议政府在解决“雾霾、税收、贫困和失业问题”上失能,缺乏有力的进展,因此政府应该辞职下台。“自由联盟党”的领导人表示,他们不会与政府达成任何妥协,示威游行将坚持下去,直到最终目标实现。

有分析认为这场示威的起因是政府未经同意私自将国内稀土资源打包出售。但是蒙古国普通百姓对当局腐败,民生贫困等问题早已怨声载道多有不满,稀土外销只是一个导火索,当局通过用资源换取外资,并没有让普通百姓直接收益,反倒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不仅如此西方某些势力也想通过同蒙古国的稀土交易,来同后者建立更亲密的政治联结,进一步插手进中俄之间。现在越来越可以确认,蒙古国已然成为东西方地缘博弈的新“战场”。

蒙古首都苏赫巴托尔广场(资料图)

蒙古国领土不大但能源储备异常惊人。稀土、铀矿、铜矿、煤矿、金矿等各种稀缺资源应有尽有,其中稀土储量高达3100万吨,占比全球稀土储量约20%,仅次于中国的4400万吨;铀矿19.22万吨,占全球2%,作为战略性资源价值奇高;铜矿占全球总量8%、煤矿占全球总量10%。在西方世界看来蒙古国掌握这些矿产资源就是暴殄天物,恰好这也不是个老实的主,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借助蒙古国“第三邻国”的政治野心,和中俄就稀缺能源开辟了新博弈“战场”。

近年来,蒙古积极引入西方势力,这包括与法国合作开采铀矿,以及与日本展开防务合作。作为美国的盟友,法国和日本与蒙古的合作,更多的是出于地缘政治方面的考量,蒙古的这两大合作也算是“背刺”了中俄。法国希望通过参与蒙古的铀矿开发,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同时也借此制衡中国在地区中的影响力。而日本以“日美安保框架”为名,增强蒙古的防务装备和技术,显然已经违背了其和平发展的道路,充斥着地缘政治竞争的意味。

呼日勒苏赫与普京(资料图)

再从一带一路的角度看,美国在蒙古国境内呼风唤雨,其核心目的是切断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其终极目的是彻底切断一带一路的亚洲板块,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绝对霸权。这是蒙古方面必须清楚地美国的险恶用心。蒙古国官方和中方的关系是不错的,蒙古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一带一路草原之路。而俄罗斯的油气管道从中方出发,经过蒙古国深入到俄罗斯境内,这是俄罗斯获取天然气极其重要的管道平台。

若论中俄蒙三国间的重要经济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可谓牵涉其中最大的利益和博弈。这条计划从俄罗斯跨越蒙古直达中国的管道原本是三国共赢的象征,各取所需:蒙古赚过境费,中俄拓展能源合作。然而,所有美好的设想都伴随着风险,蒙古国的地缘政治不稳定加上其“第三邻国”倾向,令中俄对过境蒙的方案心存疑虑。实际上,普京早已未雨绸缪,去年11月访问哈萨克斯坦,商讨通过哈国实现中俄天然气输送的替代方案。

西伯利亚力量2号(资料图)

据俄罗斯塔斯社12月25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24日表示,俄罗斯已经启动了经过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预计该管道每年可以输送450亿立方米天然气。他透露,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谈判正在进行中。诺瓦克表示,新天然气管道每年将向中国供应350亿立方米天然气,向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地区供应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他补充说,项目进程已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计算和可行性论证,谈判也在进行中。”

其实,蒙古一直是中俄的首选,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早些时候,中俄蒙三国在商议该项目时,蒙古方面突然表示由于多种因素需要暂停谈判。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亲自访问蒙古,力推这一项目。不过,在普京访蒙前夕,一位蒙古前高官通过媒体透露,蒙古已经将该项目排除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之外,这说明双方尚未达成共识。尽管普京极力游说,甚至向蒙古承诺管道带来的过路费和廉价天然气供应,但看来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亚历山大·诺瓦克(资料图)

或许多数人对蒙古国不甚了解,虽然在歌曲《乌兰巴托的夜》中,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被描绘得如此安静而美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蒙古国自身作为一个内陆国,发展本就是十分受限,再加上产业结构失衡,以及工业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导致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缓慢,这也是蒙古国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如此之低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即便是在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仍旧有不少人只能蜗居在贫民区,更不要说由于产业过于单一。

回顾过去几年,类似因反腐、解决贫困诉求引发的游行示威可不是一次两次。就近的一次就在 2022 年年底,民众走上街头,喊出心底的渴望。如今,新一场示威行动再次爆发,口号依旧是要求现政府打击腐败、解决贫困,否则就下台走人,可见这些内部矛盾由来已久,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除了内部矛盾,外部势力阴影也不容忽视。蒙古国一直鼓吹推进私有化,美其名曰解决贪腐问题。可仔细一瞧,这些势力背后,大都有着西方势力的影子。

一审:少楠

二审:一旦

三审:光荣

掌中要闻
最有趣的灵魂,最有趣的报道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