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消息,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商务部根据调查结果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25年2月6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5年。
征收反倾销税的产品范围是原反倾销措施所适用的产品,与商务部2007年第8号、2011年第16号、2013年第4号、2016年第72号、2019年第4号和2021年第4号公告公布的产品范围一致。
欧洲出口马铃薯(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法国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主张对华电车加税。原本按照欧盟的计划,是想通过关税施压中国让步,接受欧盟开出的“价格方案”,然而没想到特朗普卷土重来,打乱了欧盟的计划。而中方也始终拒绝让步,让欧盟越来越被动。如今,中国再度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马铃薯淀粉,继续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对法国的农产品出口来说,或许会带来不小的影响,但这其实是法国方面自作自受的结果。
世贸组织设定“外国补贴”旨在扶持产业发展,但欧盟却将其概念扩大并主观解读,此举违背了世贸组织最初的精神与原则。当前,欧盟与中国贸易争端升级,显见欧盟主动挑起事端。面对欧盟的强权,中国不会坐视不管,必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回击。既然欧盟随美视我为敌,竭力制裁,那我们必将针锋相对,采取相应措施回击。针对欧盟当前举措,中国亦发起调查,旨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免遭侵害,运用法律维护公正,以此削弱欧盟的非法行为。
美西方国家为维持国际霸权,采用多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打压,旨在保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同时,欧美国家持续采用阵营对立手段,试图将全球秩序推向新冷战,以此构建中国与西方对峙的新格局。美国政府认为,相较于多元化的竞争态势,两级竞争格局更为安全。但事实上,维持全球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多极化的发展。当前经济形势显示,全球格局正逐步向多极化演变。
冯德莱恩(资料图)
就在中国发起对美反制第二天,连锁反应马上出现了,连被人认为“亲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也开始强硬起来了。欧盟各国领导人刚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随后,冯德莱恩明确喊话中国,表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并扩大贸易与投资关系。这番表态被普遍解读为冯德莱恩对中国态度出现软化。她近期还宣布,欧盟准备与美国进行“有力但建设性”的对话,当受到“不公平或任意”的针对时,欧盟将坚决做出回应。
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在谈到对华关系时表示,她认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甚至可以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关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对此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幻交织,世界面临阵营化、碎片化、无序化的风险,中欧关系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中方高度重视对欧关系,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和多级世界中重要和独立的一级,希望欧盟也能成为中方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
欧盟总部(资料图)
中国将这两项反制命令径直对外公布,以此对相关国家予以回击。这是要让世界各国都清楚,中国向来不会主动去挑起单边的贸易战,可要是别国对我国实施贸易制裁,中国也绝不可能容忍。既然对方一个劲儿地紧逼,那就必然得承受来自中国的反制举措。中国已然以强硬且有力的方式回应了诸多不公平的制裁举动。倘若那些国家依旧执意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其本国的贸易发展必然会受到波及。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中国与欧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858亿美元,同比增长0.4%,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5164亿美元,同比增长3.0%,自欧盟进口2694亿美元,同比下跌4.4%。欧盟是中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据欧方统计,中国则保持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投资合作方面,近年来中欧双向投资流量持续增长,显示良好势头。
特朗普(资料图)
如果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是哈里斯赢了,那中欧贸易摩擦会继续升级,冯德莱恩会继续牺牲欧洲企业和民众的利益,跟中国干仗。但特朗普上来之后,把枪口平等瞄准了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连欧盟的韭菜也要割。特朗普很清楚,冯德莱恩是民主党的人,他宣誓就职后,电话都没给冯德莱恩打一个,这就导致现在的欧盟,像一个被美国抛弃的孤儿,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
其实特朗普已经说得挺明白了,他说他喜欢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就是不喜欢欧盟。而且他制裁的是整个欧盟,而不是某个欧洲国家。因为他真正的目的是给本来就有点分裂的欧盟再加把火,让它内部更加不团结,这样就能更容易地让这些国家一个个单独和美国谈。要知道,欧盟的整体经济规模和美国差不多大,特朗普要想搞定这么大的对手,难度可不小。
欧盟军事力量(资料图)
不过我们也知道,欧盟的对外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美欧之间可能的关税战提心吊胆,另一方面,仍然希望讨好特朗普,费尽心思地寻找美国能看得上的筹码。
欧盟贸易专员就讲,尽管中欧经贸还有扩大空间,但欧盟委员会依然希望,能与特朗普在对华政策上进行协调。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中欧关系,可以被欧盟拿来与特朗普讨价还价。这种自以为是的灵活身段,恰恰是欧盟外交政策的局限性所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欧关系正迎来战略重塑的关键期。双方需要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用更大智慧破解“信任赤字”,用更实举措筑牢合作根基。当欧洲企业深度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当中国创新力量助力欧洲绿色转型,这种超越制度差异、跨越文明鸿沟的合作,必将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树立典范。
毕竟,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面前,中欧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唯有携手方能开辟人类文明新境界。
一审:少楠
二审:一旦
三审: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