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我终于拿到拖欠的工资了!”近日,租住在江苏无锡市锡山区的钱阿姨,拿着刚到手的工资,来到锡山区司法局云林司法所表示感谢。
近年来,锡山区司法局紧盯农民工“急难愁盼”,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在提升理念、改进方法上下功夫,将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做优做实做细,让农民工真真切切感受到法律的温度。2024年,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675件,涉及金额1100万余元。
创新方式,精准宣传“更入心”:组织“法律明白人”送法进企业、进工地、进乡村,用法律咨询、法律宣讲等形式,为农民工群体提供答疑解惑、维权指引、代理交涉等多种非诉讼服务。2024年,在工地、企业等农民工聚集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0余场,重点宣传劳动合同、工伤赔偿、追索劳动报酬等与农民工群体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申请法律援助、工伤索赔等依法维权途径,惠及农民工15000余人。
畅通渠道,便民服务“更顺心”:对农民工维权渠道坚持“四优先”原则,即对涉农民工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依托锡山区132个法律援助站(点)及11个农民工法律援助联络点,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民工维权通道。对群体性农民工维权案件实行“零门槛、零等待、零遗漏”,加强与法院、劳动仲裁、工伤鉴定等部门机构的协作配合,建立欠薪问题法律援助联动机制,力求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缩减农民工维权成本。
靶向发力,精准服务“更贴心”:遴选业务精通、热心公益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充实法律援助专家库,确保受援人能够获得更加精准和专业的法律援助服务。推行法律援助“数据跑路”、农民工“一站式”讨薪、法律援助申请“帮办”服务等便民举措。针对婚姻家庭类矛盾,锡山区司法局与民政部门合作,设立婚姻家庭法律援助工作站。对行动不便的农民工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做到法律援助服务高效化、便捷化、可及化。2024年,为农民工提供上门法律咨询服务12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60余份。
来源:司法部官网、江南时报
编辑:陈遥
审核:路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