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亮点·河北篇

政务   2025-02-02 16:00   北京  


  亮点一:打造“沿太行山红色法治文化带”


  河北省深入挖掘、整理、保护、运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将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推动形成了一批区域性红色法治文化集群,打造形成了一条“沿太行山红色法治文化带”。认真落实司法部与河北省政府座谈会议精神,联合河北师范大学推进华北人民政府旧址的司法部旧址改陈提升工作,大力加强保护利用,深挖红色法治内涵,梳理60余项相关历史资料,再现华北人民政府时期司法部在新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历史。2024年下半年,在全省部署开展了红色法治资源摸底工作,对全省60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逐一进行调查,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红色法治资源。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依托革命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策划涉县晋冀鲁豫边区“红色小镇”、冉庄地道战红色遗址等精品旅游路线,推进实现红色法治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加大京津冀红色法治文化协同,主动对接“北大红楼展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京津冀红色法治文化联合布展,加强革命文物馆藏资源和主题展览交流合作,共同把红色法治文化继承好、阐释好、传播好。



  亮点二:逐年深化“每月一主题”普法活动


  2022年起,河北省联合50余家省直部门共同开展“每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2024年初,印发全省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在全省深化“每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以国家安全、涉外法治、涉军维权、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为重点,分类分业分众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2024年,共按照月度主题联合省直各部门开展了民法典宣传月、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月、保密法宣传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51场次,各地市开展主题活动500余场,有效调动了各部门各行业普法积极性,压实了部门普法责任。



  亮点三:擦亮“法治乡村大讲堂”普法品牌


  制定《关于深入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举措》,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强法治保障。联合省农业农村厅、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开展2024年“河北法治乡村大讲堂”26期,开展普法进村活动18场,邀请大学教授、河北“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执业律师、防诈反诈专业讲师等44位法律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授课。现场参加培训及面对面交流咨询人员涵盖县乡村干部、乡村“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人民调解员、教职员工、中小学生等7500余人,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台、融媒体等广泛传播,间接受众达280余万人次。连续两年开展的“法治乡村大讲堂”活动已成为河北省省级层面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及送法进农村的重要普法品牌。



  亮点四:扎实开展送法进军营


  2024年初,制定河北省司法厅全年涉军维权法律服务工作清单。应武警河北省总队需求,组织驻地优秀律师,走遍全省11个设区市的所有支队和20余个基层中队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组织授课13场次,受众万余名官兵。应中部战区陆军需求,赴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驻军相对集中的设区市,组织开展了“法治服务进军营 律师团队走基层”活动,活动以“六个一”(进行一次法治体检、赠送一批普法资料、制作一套案例展板、制发一套普法微视频专辑、开展一次法律讲座、组织一场零距离答疑)为具体内容,送去法治宣讲80余场次、普法资料5400余册,直接服务官兵3万余人次,深受部队官兵欢迎和好评。


  亮点五:抓牢党员领导干部遵规遵纪学法用法


  为认真落实河北省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会同省委办公厅面向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厅级及以下在职党员干部,组织开展了党规党纪宣传教育答题活动。活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指示,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实际,以党章和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和最新出台的制度规定为框架进行拟题,着重考查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的党内法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重要规定。答题活动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展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高涨的政治热情,合理组织、主动学习、认真答题,123.7万名党员干部有效答题,3.1万名退休老党员、村(社区)党员以及非党员群众也积极参与,在全省上下掀起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的热潮。


  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举行了第十六次全省干部宪法法律知识考试,邀请14个省有关部门围绕本行业本领域法律法规设计试题、补充题库。题目包含总体国家安全观、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网络空间治理、粮食安全等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领域。通过考试进一步提高了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水平,切实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上起到表率作用。


  亮点六:开展全省“六个一”征集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从2024年10月份起在全省部署开展了全省普法与依法治理“六个一”征集活动,包括优秀普法依法治理案例、“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典型案例、优秀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优秀法治文艺节目、优秀普法微视频(微电影)、十佳新媒体普法品牌六大项目。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踊跃参与,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全民普法的积极性。活动共征集到六大类作品共计510余件,最终评出86个获奖作品,展示了全省各地市、各行业领域的普法实践成果,获奖作品对外发布后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2月6日举办了以“宪法之光 照亮生活”为主题的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六个一”征集活动颁奖暨群众法治文艺汇演活动,汇演节目全部来自于“六个一”征集活动,并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通过皮影戏、新颖调、京东大鼓、二人台等独具河北特色的传统文艺形式,生动展示了燕赵大地深厚的历史和法治文化底蕴。



  亮点七:开展法治民企巡回示范宣讲活动


  以“法惠冀商·助企发展”为主题,联合省工商联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法治民企巡回示范宣讲活动,推出宣讲团“配菜”、企业“点菜”、讲师“送菜”的宣讲服务。活动以民营企业的法治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法治宣传教育服务,针对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深入宣传解读法律法规和涉企政策,提升民营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素养,引导民营企业依法诚信经营、防范化解风险,以法治民企建设水平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省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为契机,先后开展一系列送法进企业活动,打通普法宣传联系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发展开出“法治良方”,有效助推河北营商环境实现大跃升。为进一步提高普法精准性,联合省工信厅在全省280余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公证处、律师事务所设立企业法律服务窗口,建立健全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常态化工作机制,掌握企业实际需求。各地各部门聚焦法治文化与法治宣传功能,将普法融入法律服务全过程。



来源:河北普法

编辑:张瀚罡

审核:路双英

中国普法
“中国普法”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法治特色、清新表达为宗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真实性、原创性、互动性、服务性相统一,最大限度地传播和增加法治“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