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林女士(化名)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酸烧心,近一个月来,反酸烧心再发加重,伴恶心,为进一步寻求治疗到义马市人民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检查中食管黏膜发现可疑病变,经超声内镜检查,明确了病变深度层次和面积范围,确定为食管癌前病变,最终在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经胃镜微创食管黏膜剥离术,避免了进一步的癌变同时也避免了开刀。
许多人都应该听说过胃镜肠镜
但是帮助医生
火眼金睛识别林女士的
超声内镜
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超声内镜是将内镜与超声技术结合,观察消化道深部病变以及消化道周边脏器,可以直视下精准定位,靶向穿刺深部病变,直接获取组织病理。
根据超声探头大小差异
超声内镜一般分为“小超”和“大超”
临床应用中的“小超”通常是指超声微探头,微型超声探头通过内镜的活检通道进入消化道,对消化道管壁的深部病变进行扫查。
适用范围:消化道壁内的小病变,观察病变的起源、大小、性质等,最常用于识别消化道的“真假瘤子”。
“大超”则是国际上公认的超声内镜,超声探头位于镜身的前端,不仅可以观察消化道深部病变,对消化道周边脏器也可以观察。同时兼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弹性成像、增强造影等特殊功能,可以对病变更好地观察。
适用范围:最早用于肝胆胰相关疾病的诊治,目前已推广到上至胸腔下至盆腔、邻近消化道的病变,无论病变大小,都可通过超声内镜进行扫查。“大超”“武艺”比“小超”更高强的原因在于,可以通过超声内镜引导精准活检,获取病变组织,以及实施介入治疗。
普通消化内镜一般用来直接观察消化道最表面的粘膜,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发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适合有消化道症状患者的初步筛查。仅用于评估消化道病变,无法观察消化道深层病变以及周边脏器。
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观察到消化道深层的病变和周边组织情况,如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瘤复查、肝胆胰疾病检查。对一些微小病变,尤其是小于1cm病变的检测,如纵隔及腹盆腔深部的淋巴结,超声内镜较传统影像工具CT和磁共振更为敏感。
具有实时动态成像功能,操作更精准,并发症少。
对于重症或体质虚弱的盆腔病变患者,经直肠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术前可以灌肠,无需清肠,无需麻醉,清醒状态下可以进行,患者耐受度、完成度更高。
主要用于已发现消化道深部病变或消化道邻近器官病变,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或毗邻关系,属于“精查”。
超声内镜可以辅助诊断消化道相关疾病,如粘膜下病变、胃肠道肿瘤分期,以及消化道周边脏器的相关疾病,如胰腺、胆囊、肾、肾上腺、脾、胸腔、腹盆腔良恶性疾病的鉴别。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相关治疗,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新的诊疗方案,如: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内引流、胰腺肿瘤的粒子种植、腹腔神经丛阻断术、血管介入治疗、超声内镜引导下标记术、盆腔脓肿内引流等。
是否可以麻醉?
可以全麻或基础镇静下进行检查,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全面评估后再进行检查;
术前2天少渣饮食,检查当天空腹4-6小时,避免进食后造成检查过程中误吸的风险,术后如果没有特殊异常,一般2小时后可以开放饮食;
内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是否可以同时进行?
胃肠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属于不同项目的检查,但可以在预约的时候安排同一天进行,避免二次清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