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刊辑要(202425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24年第1期 | 法学论文要目

学术   2024-09-11 00:02   重庆  

2024年第1 法学论文要目

 

1、裁判中的法条虚置:以缓刑适用为例

 

胡昌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摘要:从法教义学角度,缓刑是一种条件明确的刑罚执行方式,而从社科法学的角度,诸多法外因素都会影响缓刑适用,如何适用缓刑充满了理论的迷思。从法律条文出发无法判断司法实践中哪些被告人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获得缓刑。借助实证研究方法,从裁判文书出发,则可以发现被告人的羁押状况、自首、前科等情节、审理法院甚至主审法官的性别、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缓刑的判决。被告人羁押状况、身份、审判者差异等均非法定的缓刑条件,但对缓刑判决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缓刑判决的刑事司法过程中,法官的裁量权在某种程度上被其他司法机关分享、左右,刑法条文的规定并未得到严格遵循,出现了法条虚置和裁判替代的现象。

关键词:缓刑;社科法学;裁判替代;法条虚置;实证分析;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刑事诉讼制度重大改革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7ZDA127);

    2、在线诉讼庭审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袁相亭  吉林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线诉讼庭审公开存在“在线庭审+线下旁听”“在线庭审+在线直播”和“在线庭审+在线旁听”三种实践样态。其中,“在线庭审+在线直播”与“在线庭审+在线旁听”因属于完全的在线公开,故具有载体虚拟性、范围广泛性、受众不确定性、公开及时性、庭审秩序弱控制性等特征,导致在线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尤为困难。实践中,这两种样态下个人信息的保护存在敏感个人信息保护不足、信息公开范围欠缺必要约束以及庭审形式灵活性不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厘清个人信息保护与庭审公开制度、目的限制原则、程序正当理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分类保护敏感个人信息、限制信息公开范围为关联信息、应用部分公开庭审形式这三种具体方法。方法的运用离不开程序规则架设路径,故相关部门应遵循数字正当程序理念,从情况告知、个人信息影响评估、权利救济等程序入手,完善相关规则,为在线公开个人信息提供程序性规制路径,从而有效规范在线庭审中的个人信息公开行为,实现在线公开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在线诉讼;庭审公开;个人信息;数字正当程序;

基金资助: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吉林省在线诉讼规则适用实证研究”(JJKH20231101SK)阶段性成果;

    3、互联网内容治理:概念界定、层级划分与坐标谱系

 

侯伟鹏  徐敬宏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当前的网络空间各种乱象不断滋生,内容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互联网内容治理概念界定面对的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对象的分层化、治理方式的多维化等状况。互联网内容治理的本质是“内容生态引导+内容质量控制”,具体可划分为国家公共安全、个体权利保护、社会公序良俗以及网络文化建设四大层级,各个层级在“法律-伦理”框架中形成三维度坐标定位。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治理;信息质量;治理层级;

基金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项目“中国互联网内容治理政策三十年(1994-2023)——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的研究”(项目编号:2023KYQD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ZDA057);

 

1、刊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主办单位:郑州大学;3、刊期:双月刊;4、出版地:河南省郑州

 


法学期刊目录通讯
追踪法学期刊,提供学术动态,掌握学术前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