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刊辑要(2024267):《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8期 | 法学论文要目

学术   2024-09-22 00:01   重庆  

2024年第8 法学论文要目

 

1、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意蕴

 

袁祖社,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西安710119)。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叙事没有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排除在历史进步观念之外。西方现代性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严重的负面后果,是人在与自然、共同体以及自我的三重疏离中失去了平衡。中国式现代化在谱写新文明形态过程中确立了生态实践路向,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实践中,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建构,以生态和绿色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显著特征和本质要求。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实践  生态文明  文明意蕴

2、政府治理中社会整体利益的法治实现

 

冯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029)

摘要:社会整体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中国的政府治理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为重要目标,法治是这一实现过程的保障。政府治理的组织、职能和规范体系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塑造了主体、行为和规则基础。应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建设并重,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平衡协调和实质公平为理念,形成对政府治理的有效激励、及时纠错和科学问责;以治理分权、治理竞争、公私融合为核心完善政府治理的组织基础,以利益平衡、精准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为核心完善政府治理的具体职能,深化政府治理决策的合理性审查与后评估;完善政府治理的公共实施机制和私人实施机制。

关键词:社会整体利益  国家治理  政府治理  形式法治  实质法治

 

3、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体性问题

 

殷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太原030006)。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与人类交互中,表现出与以往人工智能截然不同的自主交互能力,呈现出一定的主体性特征,形成了全新的人机交互形态,给已有的主体性概念带来了挑战。从主体交互的视角看,生物有机体的主体性由自组织驱动的个体与环境交互所定义,人类主体性由情绪、语言和文化驱动的个体与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交互所定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与人类交互中呈现的主体性则是由语言生成驱动的交互能力所定义。由此,主体性可视为参与交互实体的潜在行动能力,由交互的驱动力因素所决定。这种交互主体性不再是传统的基于主体来推定主体性,也不需要所有交互实体都具有意向性,而是包含了交互实体的目标导向性和自主性,展现出一种新的人工主体性形式,为主体性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交互主体性  人机交互

4、区域公共产品与东亚圈域形态的兴替机理.

 

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授(长春130024)。

摘要:在国际法到来之前,东亚曾形成过以中国为核心的长期稳定的区域秩序。其日用生活上的主要支撑元素,是惠及东亚全体的区域公共产品。随着近现代秩序的重组和公共产品的更新,区域关系的走向和发展,亦发生了可以逆料的变化。然而,在东亚国家特别是新时代中国公共产品已再度惠及区域国家和世界的今天,关注和认识公共产品的流变历史与区域体系兴替机理间的关系,或将为揭示和解决相关研究领域的盲点和盲区问题,提供新的观察维度和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区域公共产品  前近代东亚体系  近现代条约体系  地缘生态  兴替机理

 

  1、刊名:《中国社会科学》;2、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3、刊期:月刊;4、出版地: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泰达时代中心1号楼11-12层;



法学期刊目录通讯
追踪法学期刊,提供学术动态,掌握学术前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