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星星回国,热度才刚下去两天,第二件事又吸引了全网的热议,甚至引发一系列乌龙:这不,韩国人还没在武康路站稳,又一史诗级大动作冲上热搜:一夜之间,小红书里涌入了上百万美国网友,打开后恍然间有种穿越的感觉。
另一个叫TikTok,主要用户是海外人,也就是抖音国际版。海外版TikTok,备受美国年轻人欢迎,其影响力不亚于美国大选。去年,美国政府以“中国可能利用TikTok收集美国用户数据并进行监视”为借口,企图收购TikTok。而TikTok母公司,也就是抖音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明确表示,不会出售TikTok业务。就这样,TikTok与美国政府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博弈。各种口风下,逐渐传出TikTok 将在最高法败诉的消息。最后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在1月19日被全面禁止使用。这一消息,对于已经扎根在TikTok的美国年轻人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美国年轻人说好好好,那我就主动使用中国社交软件,主动把数据交给中国。跑之前,美国网友还不忘给TikTok造最后一次梗。
即将无家可归的美国TikTok用户,一怒之下,全部涌进了中国社交软件:小红书。
这是因为抖音需要提供手机号,而小红书注册程序相对简单,不用手机号外国人直接就可以使用。于是,大量自称“TikTok难民”的美国年轻人涌入了小红书,使得“小红书”一度登顶苹果美区应用商店免费榜首位。一开始,美国年轻人没有想太多,只是把小红书当成TikTok的备份。但随着中美文化的碰撞,事情开始往不可控制的方面发展。对方,原来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我是谁我在哪?为什么小红书里出现了这么多外国人?”有一个混血女孩在小红书上发照片,中国网友开始了夸夸模式:“小姐姐好美好漂亮,你是我见过最漂亮美丽的美国女孩!”有位园丁大姐,在小红书上发帖子被夸夸后,激动之下又分享了好几条:混熟了后,中国小学生开始让美国网友帮助他们写作业。“这里有的句子语气正式,有的句子语气随意,有的问题甚至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当外国网友求教中国网友普通话和数学的时候,中国网友也是欣然答应。也有美国网友惴惴不安,问中国人民对他们是什么感情。good human, we kiss kiss, bad human, we kill kill。(好的人,我们亲吻;坏的人,我们消灭。)
中美网友凑在一起聊东聊西,很快进入了“对账”环节。经过对工资、医疗、教育等等领域的交流对比,双方齐齐破防了。
工作方面,没出过国的网友普遍觉得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福利政策和工作时间应该比我们要好很多。
但美国人现身说法:
因为规定每周工作5天才算“全职员工”,并且公司要承担医疗保险,所以很多公司卡BUG,故意不达到规定时间来避免交保险钱。所以美国8小时(甚至不到)工作制是真的,打两份工甚至打三份工也是真的。从凌晨4点到晚上8点做两份不同的工作,每个月赚4500百元,是这位网友的梦想。很多美国人表示,宁愿自己打车去医院也不愿意叫救护车。当他们看到中国的学费清单时,说你们中国的学生真的太幸福了。美国大学学费,不含任何生活费大概3-9万美元一年,基本上是普通家庭一年的工资。你但凡敢失业几个月,这学贷立马能滚动到一辈子都还不完。最重要的是,这样漂亮的房子美国遍地都是,而在中国,别墅往往只有富豪才能住得起。而大房子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是土豪,只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人和人之间住得比较松散。对完账,一边发现没有那么穷,另一边发现没有那么富。会因为吸猫快乐、会吐槽外卖不好吃,也需要起早贪黑工作才能养活自己。原来国外的月亮也没有那么圆,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据相关数据分析公司评估,本周小红书在美国的下载量同比增长超过200%,较上一周增长194%。美国政府一定想不到,原本只是想禁一个有中国背景的app,反而驱使美国人用上了由中国公司运营的软件。曾经,我们或许对彼此带有有色眼镜,但在这小小的平台上,一切偏见都烟消云散。撇去那些妖魔化的讨论,普通人最关心的还是吃喝玩乐。文化输出,即便你站着不动,也会在国力的强劲带动下飞速发展。近年来的免签政策,以及大批国外用户涌入国内,都足以证明国家思想越来越开放。这场交流,就像是一场突然的浪漫派对,让我们看到了彼此最真实、最有趣的一面。当你放下成见,勇敢交流就会发现,原来“地球村”的居民们,都是如此可爱又独特!
* 文章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大叔,前航空公司职员,身高1米86,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发送朋友、转发朋友圈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