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智种网
北京时间 11 月 12 日晚,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重大科研成果 — 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关键基因及其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鉴定到一个影响籽粒脱水的小肽 microRPG1,通过精确调节乙烯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籽粒脱水。该关键基因可使玉米籽粒含水量平均下降 7%,最高可降低 17%,同时不影响玉米籽粒的其他性状和产量。
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该研究成果在作物改良应用上的独家授权,并与多家种业公司开展合作进行骨干品种的性状应用。
11 月 13 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联合举行宜机收玉米产学研合作研讨会,介绍玉米籽粒脱水分子机制研究最新成果、签订成果转化协议、开展研讨交流。
会上,严建兵教授介绍了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新路径及其探索,并介绍了学校专利授权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商业开发的“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的产学研融通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并进行了成果转化签约仪式。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与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成果转化协议;未米生物与先正达中国、湖北康农、襄阳正大、河南技丰、河南金苑、河北沃土、安徽荃银、安徽隆平、安徽丰大、合肥丰乐、辽宁东亚、江苏大华、甘肃敦煌、北京中地等 14 家种业公司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洪山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严建兵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杨维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北洪山实验室主任张启发教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曾德云,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区长严中兴,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实验室处二级调研员郭嵩,及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媒体代表、玉米团队师生代表和十几家种业企业负责人等参会人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张启发院士对严建兵教授取得的学术成果表示祝贺,对“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的产学研机制创新给予肯定、建议推广。他表示,多年来玉米脱水是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很有意义、潜力巨大,希望继续发扬“合起伙来干大事”精神,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
杨维才院士指出,宜机收玉米研究意义重大,该研究是国家重大产业需求,为玉米机械化采收提供了可行方案、为国家科技强国贡献了力量;是一次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植物科学和生物科学的一次研究创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领域;研究过程还探索了产学研用有机融合,为基础研究迈向生产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
实现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玉米成熟籽粒的含水量是决定籽粒机械化收获的关键因素。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籽粒含水量要求在15% 至 25% 之间,但我国大多数玉米品种在收获时的含水量通常在 30% 至40% 之间。因此选育适当早熟、脱水速率快的品种是中国各大玉米生产区实现机械化粒收的关键措施。多年多点的试验表明,敲除 microRPG1 可使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下降 2% 至 17%,平均下降 3%~4%,同时其他农艺和产量性状没有明显的变化。
未米生物作为玉米科技创新企业,具备国内玉米领域最丰富的玉米基因组数据平台和全基因组设计计算平台,全球领先的玉米高通量精准育种平台、育种加速器平台和产品中试与示范推广平台。广覆盖的性状改良布局,超高附加值的产品管线。
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研发,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改良工具和基因位点,能够为合作客户提供精准育种服务。
未米种业CRO服务性状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