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微塾】填词的方法(2)结

文摘   2025-02-04 00:01   黑龙江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词微塾



填词的方法(2)结




(2)结尾。


与起头一样,词的结尾也非常要紧,往往是全篇的点睛之笔。结句要像勒住一匹狂奔的骏马一样,收束有力,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所以词人们在结句上也特别下功夫,或以景结,或以情结,或以问结。


景结



以景结情,悠然而逝,含蓄蕴藉,最能展现词的婉约美气质。如李白《秦楼月》: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气象雄浑,冠绝古今。吴文英的怀古词《八声甘州》结句: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大气包举,壮阔苍茫。前人最推重以景结情的方式,如沈义父《乐府指迷》就很有代表性地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情结



情语结句,多以真率激情取胜。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直抒胸臆,引人共鸣。


以景结情



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以情结景


前状景,最后一两句抒情,引画龙点睛,一笔点活全诗,使诗前半所写之景都变成主观之景、染情之景,引人回味无穷。最后一句抒情点醒全词,让读者回味出前面所写之景中所蕴含的浓情,妙合无垠。

问结



彬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问得柔情婉转,格外曲折动人。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末一问,摧刚为柔,令无数英雄坠泪。


以议论结语



所谓以议论结语",也是常见的结尾方式之一。通常在前面对景或事进行大篇幅的描写,而结尾处对事物抒发感概和议论。


以上是就内容分类,如按结构技法而言,沈祥龙对词的结句创作作了十分精当的总结: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

古词创作中常用下列方法进行结尾:
第一种用景语结尾。
第二种以情结尾。以情棚顷语结尾,要注意首尾呼应,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节奏感等
第三种升华主题的结尾。在我国古典诗歌写作中,许多诗歌常常采用前面写景、叙事铺垫,而在结尾的拿和坦地方使主题陡然升华的方法,这也很值得我们在写作现代诗时加以借鉴。
第四种疑问结尾。采用疑问式结尾,能起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作用。这也是古典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


1、总结全,深化或升华主题

2、卒章显志,点名题旨

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无穷。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关注


诗摘词选
采珠知境界,撷玉识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