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简介
佳作欣赏
何君
著名诗评家君羊老师评何君诗词八首
七绝·军嫂吟
何君 湖北鄂州
独挑重担用情深,种地耕田汗湿襟。
老幼一家呵护好,夫君卫国不分心。
【君羊点评】
何君的这首《七绝·军嫂吟》以简炼且深情之笔,刻一军嫂之伟形。
诗之前二句“独挑重担用情深,种地耕田汗湿襟”,直呈军嫂生活之艰辛。其独担家之重任,于田勤作,汗濡襟也,其情厚义重,令人动颜。一“独”字,显军嫂之孤苦且坚强。
“老幼一家呵护好”,更绘军嫂对家中老幼之悉心照料,以柔弱之肩为家人撑一片温天。
末句“夫君卫国不分心”乃明主旨,正因军嫂于后方之默默付出,守家安好,军夫方能于前线安心保邦卫国。
全诗语朴、情真。借种地耕田诸般细节,生动塑造军嫂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之高德。作者以七言绝句之形式,于有限之篇幅传深情与赞,令读者对军嫂致敬,亦感家国情怀之沉力。
七律·国庆抒怀
何君湖北鄂州
红旗猎猎碧空扬,十月金风锦绣章。
万众欢歌欣盛世,千城惬意舞辉煌。
民酬愿景山水丽,梦展精神家国昌。
崛起神州天地阔,赢来巨变百花香。
【君羊点评】
在何君先生的这首《七律·国庆抒怀》中,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壮阔的国庆欢庆画卷之中,感受到了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与赞美,以及对新时代辉煌成就的自豪之情。
诗的开篇“红旗猎猎碧空扬,十月金风锦绣章”,以鲜艳飘扬的红旗和金秋的微风为背景,勾勒出国庆时节的热烈氛围。“猎猎”二字生动地描绘出红旗在风中舞动的姿态,充满了动态美,而“锦绣章”则寓意着这个十月所蕴含的丰富与美好,为全诗奠定了激昂向上的基调。
“万众欢歌欣盛世,千城惬意舞辉煌”,从“万众”到“千城”,展现出全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景象。人们欢歌笑语,城市舞动着辉煌,这种全方位的描述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盛世的繁荣和人民内心的喜悦。此句对仗工整,“欢歌”对“惬意”,“欣盛世”对“舞辉煌”,不仅在音韵上和谐优美,更在表意上相互映衬,进一步强化了欢庆的氛围。
“民酬愿景山水丽,梦展精神家国昌”,将视角转向了人民的愿景和国家的梦想。人民为实现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使得山水更加秀丽;国家因展现出伟大的精神而昌盛繁荣。这里体现了人民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也表达了对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尾联“崛起神州天地阔,赢来巨变百花香”,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神州大地的崛起之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天地阔”形象地表达了祖国发展空间的无限宽广,而“赢来巨变百花香”则以花的芬芳象征着巨变带来的美好成果,给人以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格律严谨,用韵和谐,在节奏和韵律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宏大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将国庆的欢乐、国家的昌盛以及人民的幸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诵读中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何君先生的这首《七律·国庆抒怀》,无疑是一首献给祖国华诞的深情赞歌,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七律·重阳节
何君湖北鄂州
一年一度又重阳,菊也金黄桂也香。
霜降将临霜未降,雨风早袭雨微凉。
人生不恋繁华景,月影甘为淡泊光。
身染俗尘歌白首,花前久坐细思量。
【君羊点评】
在何君先生的这首《七律·重阳节》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思考,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诗的首联“一年一度又重阳,菊也金黄桂也香”,以简洁而明快的笔触点明了主题,描绘出重阳节时菊花和桂花盛开、金黄一片的美景。“一年一度”强调了时光的流转,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匆匆。
颔联“霜降将临霜未降,雨风早袭雨微凉”,通过对天气的描写,增添了几分萧索之感。霜降将至却未降,风雨早来带来丝丝凉意,这种细腻的自然环境刻画,不仅烘托出了秋日的氛围,也为后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颈联“人生不恋繁华景,月影甘为淡泊光”,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抒发了对人生的深刻见解。不贪恋繁华的景象,甘愿如同月影般拥有淡泊之光,体现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尾联“身染俗尘歌白首,花前久坐细思量”,则将笔触拉回到自身。尽管身处世俗尘世之中,但在这重阳节的花前久坐,细细思量,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慨和思索。
从整体来看,这首七律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在语言运用上,生动形象又自然流畅,没有刻意雕琢之感。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相结合,使得诗歌既有重阳节的节令特色,又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此外,诗中的意象选取也颇具匠心。菊花、桂花、霜、雨、月影等,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重阳节氛围,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诗人的所见所感。
总的来说,何君先生的这首《七律·重阳节》是一首佳作,它以重阳节为背景,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淡泊宁静的追求,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七律·长江抒怀
何君湖北鄂州
放眼长江流水哗,烟波浩渺觉无涯。
风光百里朝天雪,玉带千帆起暮鸦。
日散云霞花织锦,月升雾霭浪飘纱。
东君唤醒诗潮荡,笑逐颜开亿万家。
【君羊点评】
何君先生的《七律·长江抒怀》以其磅礴的气势、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长江的壮丽景色与恢弘气魄,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诗的首联“放眼长江流水哗,烟波浩渺觉无涯”,开篇便给人一种视野开阔、大气磅礴之感。诗人放眼望去,长江之水奔腾喧哗,烟波浩渺,无边无际,让人瞬间感受到长江的雄浑与壮阔,仿佛一幅宏大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颔联“风光百里朝天雪,玉带千帆起暮鸦”,则是通过具体的景象进一步刻画长江的美。“风光百里朝天雪”形象地描绘出长江两岸绵延百里的美丽风光,那如雪般洁白的浪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玉带千帆起暮鸦”中,将长江比作一条玉带,而江面上千帆竞发,暮鸦飞起,动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繁忙而又充满生机的长江之畔。
颈联“日散云霞花织锦,月升雾霭浪飘纱”,从白天写到夜晚,从云霞到雾霭,从花织锦到浪飘纱,展现了长江在不同时间的独特魅力。白天,阳光驱散云霞,繁花似锦;夜晚,月亮升起,雾霭笼罩,浪花似纱,充满了诗意的浪漫与神秘,让人陶醉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
尾联“东君唤醒诗潮荡,笑逐颜开亿万家”,诗人由眼前的长江美景联想到了其带来的美好影响。“东君”唤醒的不仅是长江的诗意浪潮,更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笑逐颜开亿万家”,以千家万户的欢乐作结,寓意着长江的福泽与恩赐,让无数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长江的赞美以及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祝愿,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从格律上来看,这首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如颔联和颈联中,“风光百里”对“玉带千帆”,“朝天雪”对“起暮鸦”,“日散云霞”对“月升雾霭”,“花织锦”对“浪飘纱”,不仅词性相对,平仄相协,而且意象丰富,意境优美。在韵律方面,全诗押韵严谨,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之美。
总的来说,何君先生的这首《七律·长江抒怀》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真挚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和无穷魅力,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长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它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对长江的一曲深情赞歌,激发着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七律·立冬感怀
何君湖北鄂州
瑟瑟西风过柳条,残枝颤颤欲魂销。
江天渺渺芦花白,枫岭纷纷树叶飘。
菊瘦清霜香野径,松肥冷露傲云霄。
来年春意心中涌,热火熊熊暗暗烧。
【君羊点评】
在《七律·立冬感怀》这首诗中,作者巧妙运用了四组叠词,极为精妙。
“瑟瑟”形容西风吹过柳条的声音和姿态,不仅增添了听觉效果,更凸显出冬日的寒冷与萧瑟。“颤颤”生动地描绘出残枝在风中颤抖舞动的样子,仿佛即将魂销,令人心生怜悯。
“渺渺”将江天的辽阔与苍茫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悠远、空旷之感。“纷纷”则形象地表现出枫岭树叶飘落的繁多和杂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这四组叠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使诗歌在韵律上更具节奏感,在画面描绘上更加细腻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它们相互配合,共同烘托出立冬时节的孤寂与清冷,又为下文来年春意的暗涌做了铺垫,充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可谓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七律·腊八节
何君湖北鄂州
杂物掺和经小火,节临腊八粥飘香。
牟尼苦旅禅心定,牧女施缘善念扬。
赤豆驱邪兴万户,胡桃益智乐千乡。
年年愿得春风日,一碗温馨暖四方。
【君羊点评】
何君先生之《七律·腊八节》,以细腻之笔、浓郁之情,为吾等呈腊八节之独特魅力与深厚内蕴。
首联“杂物掺和经小火,节临腊八粥飘香”,以熬制腊八粥之简描,瞬时营浓厚之节氛,令人仿若能嗅其扑鼻之香。
颔联“牟尼苦旅禅心定,牧女施缘善念扬”,巧融佛教典故,增诗之文化底蕴与思想深度,现腊八节所蕴之宗教与人文情怀。
颈联“赤豆驱邪兴万户,胡桃益智乐千乡”,则重描腊八节之传统习俗,赤豆驱邪、胡桃益智,非但表民对美生之向,亦显传统文化之源远流长。
尾联“年年愿得春风日,一碗温馨暖四方”,以美愿作结,传温暖与冀望。彼一碗腊八粥,非独暖身,更暖心,令四方皆盈温馨。
全诗格律谨严,对仗工致,用词精且生动。作者以腊八节为载,将节之欢乐、传统之传承及美之祝愿合而为一,使读者赏诗之时,亦对腊八节有更深刻之感与解,乃一首满温情与文化内蕴之佳作。
水调歌头·登泰山绝顶
何君湖北鄂州
极目众山小,身觉与天齐。快风吹动襟袖,犹似舞虹霓。俯抱岱宗绝顶,四岳摩肩同列,比此孰雄奇?恨不示玄鹤,一一验高低。
流霞殿,无字碣,草萋萋。寄情怀古,容我留意觅天机。翘首烟笼淡翠,聊惹英豪剑气,喷薄吐红曦。迎日冲霄汉,劈路架云梯。
【君羊点评】
何君的《水调歌头·登泰山绝顶》以其豪迈的气势、壮阔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思,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登临泰山极顶的宏伟画卷,令人心驰神往,感慨万千。
词作开篇“极目众山小,身觉与天齐”,化用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出登高远望时那种视野开阔、心胸豁达的感受。站在泰山之巅,仿佛与天相接,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高远辽阔的情境之中。
“快风吹动襟袖,犹似舞虹霓”一句,通过对风动襟袖的描写,赋予其如彩虹般绚烂舞动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在山巅之上,身心畅快,意气风发的姿态。
“俯抱岱宗绝顶,四岳摩肩同列,比此孰雄奇?恨不示玄鹤,一一验高低。”作者俯瞰泰山绝顶,将其他四岳与之相比,突显泰山的雄伟奇绝。“恨不示玄鹤”的想象奇特,渴望让玄鹤验证各山高低,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泰山独尊地位的赞叹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
下阕“流霞殿,无字碣,草萋萋”,作者将目光从宏观的山川转向具体的古迹,流霞殿的神秘、无字碣的沧桑、萋萋芳草的摇曳,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些景象引发了作者“寄情怀古,容我留意觅天机”的感慨,他在怀古中思索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
“翘首烟笼淡翠,聊惹英豪剑气,喷薄吐红曦。迎日冲霄汉,劈路架云梯。”结尾几句,作者再次抬头远望,烟雾笼罩着淡翠的山峦,仿佛唤起了英豪们的壮志豪情。那喷薄而出的红日,就像作者心中的理想和抱负,他决心迎着朝阳,冲破云霄,为自己的人生开辟道路,架起云梯。
全词意境雄浑,气势磅礴,既有对泰山壮丽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思,更有作者个人壮志豪情的抒发。在艺术手法上,善用夸张、想象、对比等手法,如“身觉与天齐”“恨不示玄鹤”等,增强了词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何君的这首《水调歌头·登泰山绝顶》,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泰山的雄伟风姿,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满庭芳·观钱塘江潮
何君湖北鄂州
万马奔来,横流倒海,滔滔水击苍天。雾翻雷吼,雪浪拥峰巅。是处鸥飞鹭聚,看风箭、频送帆船。从龙梦、登楼一现,岂肯息吟肩。
江山收眼底,故都英物,时过云闲。惜东坡赤壁,势壮心间;放翁秋风铁马,多回误、报国趋先。休笑我,凭栏羡叹,指点论千年。
【君羊点评】
何君的这首《满庭芳·观钱塘江潮》以磅礴的气势和深沉的感慨,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同时抒发了作者的思古幽情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词的上阕开篇便用“万马奔来,横流倒海”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钱塘江潮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汹涌澎湃的气势。“滔滔水击苍天”进一步凸显了潮势的浩大。“雾翻雷吼,雪浪拥峰巅”,通过对雾气、雷声和浪涛的描写,将潮景刻画得更加逼真。随后“是处鸥飞鹭聚,看风箭、频送帆船”,动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从龙梦、登楼一现,岂肯息吟肩”则表达了作者心潮澎湃,难以抑制创作的激情。
下阕由景入情,“江山收眼底,故都英物,时过云闲”,作者面对壮丽江山,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惜东坡赤壁,势壮心间;放翁秋风铁马,多回误、报国趋先”,感慨苏轼的豪迈和陆游的爱国之志,同时也为他们壮志未酬而惋惜。最后“休笑我,凭栏羡叹,指点论千年”,虽有自嘲之意,但更显其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全词语言雄浑,气势恢宏,情景交融,既展现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又传达出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无限感慨,读来令人心潮起伏。
图片源于网络
诗摘词选投稿须知
投稿作品要求:来稿要求格调积极、内容健康向上,可读性强,自行检测格律。必须声明是“原创首发”,且之前未在其它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纸刊上发表例外)。剽窃别人的作品以及一稿多投引起的纠纷,由作者负责。
投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并附300字以内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可以在本台“查看历史消息”中阅读往期文章,对简介和照片的格式进行参考。
投稿邮箱:mm0127m@163.com成功投递后会收到自动回复。
来稿两周内如果未被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因来稿较多,如有诗作投稿时间超过两周仍未被平台采用,作者可联系主编询问,以免有遗珠之憾。
投稿内容可接受古体诗词、诗论诗话、诗词解读等与古典文学相关的作品。数量以二十首左右为宜。作品推送后应积极转发给朋友并分享到朋友圈。前期在本平台推出的作品阅读量低于100的,原则上不会再次采用。
注:如有赞赏,将归属平台主体,留作平台运营。
本台由九州诗社协办,有意申请成为会员的诗人请与本台主编联系。
诗摘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