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商新媒体
● ● ●
在消费环境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百威亚太迎来重大人事变动。 据小食代报道,Fabio Sala将出任百威中国区总裁,直接向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杨克(Jan Craps)汇报。这一任命可能是百威集团为应对中国市场业绩下滑所采取的人事调整。 业绩全面下滑 百威亚太近期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业绩遭遇全面下滑。今年前三季度,百威亚太实现营收约51.04亿美元,同比下降6.1%;净利润降至7.4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8.75亿美元减少15.2%;总销量同比下降8.1%,降至约71.2亿公升。 其中,中国市场表现最为疲软,第三季度销量降幅达14.2%,收入更是大幅下滑16.1%。 市场似乎也对百威亚太持谨慎态度,美银证券、摩根士丹利先后下调了百威亚太的目标价。 事实上,早在2023年,百威亚太就已经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3年,百威亚太的营收达到68.56亿美元,实现11.1%的增长,但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并未同比例上升,反而下降了 6.7%。可见,百威亚太的利润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盈利能力在减弱。 作为在华深耕四十年的国际啤酒巨头,百威集团自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在全国建立超过30家酿酒厂,运营包括百威、时代、科罗娜、福佳等50多个品牌。中国市场更是成为科罗娜、福佳白等高端品牌最大的海外市场。 然而,当前的市场环境正在考验这家啤酒巨头的经营韧性。 增长乏力的主因 百威亚太利润增长承压,主要有两大原因。 首先,国内啤酒品牌加速推进高端化战略,挤压百威亚太原有份额。 在内卷的啤酒赛道中,高端化成为了国内啤酒企业公认的一大增长方向。根据媒体统计,2017年到2022年,我国啤酒市场高端产品销量占比由9.66%提升至12.61%,增长2.95%;销售额收入占比从30.4%增加至36.48%,增长6.08%。 今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综合营业额为225.66亿元,持续的高端化发展带动整体啤酒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2.0%,毛利率上升0.6个百分点至45.8%。 据山西证券,2013年-2016年,青岛啤酒陆续推出鸿运当头、1903、皮尔森等中高端产品,在 2015年-2016年整体销量下滑,营收大幅缩减的情况下,青啤高端系列产品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受高端化战略推进,青岛啤酒的归母净利润显著增长,由2017年的12.6亿元突破至2023年的42.7亿元。 在国内啤酒企业的追赶下,百威亚太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受到了挑战,市场份额被进一步瓜分。研究机构Euromonitor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百威亚太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的市占率从高点的50%下滑至42%。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百威亚太在2019年后已经步入逐年下滑的节点,这背后是基于其他品牌高端化布局。国内啤酒市场高端化布局日趋成熟,打破了高端市场此前百威亚太一家独大局面。随着其他品牌高端产品布局日趋成熟,也将进一步蚕食百威高端市场份额。 此外,啤酒消费市场疲软,啤酒行业需求逼近天花板,增长空间有限,这也成为百威亚太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9个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为2930.2万千升,同比下降1.5%。 行业整体的下滑趋势,也反映在其他啤酒企业的业绩中。据各公司财报披露,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营收同比下滑6.52%,重庆啤酒营收仅微增0.26%,净利润下滑0.9%,即使是表现相对较好的燕京啤酒,营收增幅也不到5%。 业内普遍认为,餐饮渠道的持续疲软,是导致啤酒企业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份,全国餐饮市场收入为3.94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2023年同期18.7%的增速明显放缓。特别是在第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当月同比增速更是徘徊在零增长附近,7-9月分别为-0.7%、0.4%和0.7%。 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百威新任中国区总裁Fabio Sala的履新备受关注。 行业分析者指出,从长期看,百威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的品牌形象、产品结构与渠道优势依然存在,新的领导人能够重新整合百威的亚太资源。并且从目前的信息看,百威可能进一步拓展传统餐饮商超之外的电商等新渠道,加大品牌市场投入,这对于百威持续发力高端啤酒市场具有积极价值。 百威亚太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在武汉建成第一家啤酒厂,2019年在香港上市。在高端市场份额受到挑战之余,百威亚太选择了继续“拼”高端。 声明 来源于伯虎财经、 未来消费等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专注茅台酒投资、收藏、交流。
老酒回收鉴定
行情闲聊交流
←赶紧加 好友
你若喜欢,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