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出庭通知书后怎么办?(第1618期)

文摘   2024-09-09 00:00   湖北  

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出庭通知书后怎么办?

        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出庭通知书后,应当指派检察官作为国家公诉人(以下简称:公诉人)依法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并做好出庭前下列准备工作[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认罪认罚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以下简称: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出庭准备工作可以适当简化]:

        1.进一步熟悉案情,研究人民检察院起诉书(以下简称:起诉书,下同)指控的犯罪事实、情节、证据、程序,适用法律以及相关文件[1]、刑事政策中涉及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从重与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等与定罪量刑相关的重点问题。

        2.围绕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情节和证据,根据被告人对犯罪事实的供述和辩解,被告人是否认罪认罚,参加庭前会议,听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与本案承办法官沟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拟定出庭人员名单和展示[2]证据的顺序。从有利于指控犯罪、证实犯罪,有利于证明公诉主张,制定详细、具体的举证预案。借助多媒体示证系统[3]出示、播放或者演示证据的,应当确保出示、播放或者演示的证据内容与举证预案的证据内容和证据顺序同步。

        3.与拟定出庭的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以下简称:被害人)、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以及调查人员、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进行充分沟通,进一步了解案件相关情况,介绍人民法院法庭(以下简称:法庭。下同)审理相关程序、法庭纪律和法律以及相关文件规定,确定询问重点和方法。为出庭人员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心理疏导,确保出庭的效果。必要时,开庭审理前讯问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犯罪事实、证据采信、程序、法律适用的意见,是否认罪认罚,是否对法庭审理程序提出异议等,及时掌握被告人收到起诉书后的心理状态。

        4.根据调查、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审判阶段讯问被告人,询问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和有专门知识的人,听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辩护或者代理意见,对新的证据审查,调查人员、侦查人员、承办法官与公诉人对案件的认识分歧,结合拟定展示的证据内容,有针对性的拟定法庭讯问被告人提纲,询问被害人、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调查人员、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的提纲。

        5.对可能出现证据收集、调取合法性的质疑,要求监察机关、侦查机关提供调查人员、侦查人员签名并加盖监察机关、侦查机关公章的对证据收集、调取合法性说明或者证明证据合法性的证明材料,或者监察机关、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对证据收集、调取合法性调查核实的结论。拟定出庭的调查人员、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名单和询问提纲。准备调查、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阶段的讯问、询问笔录或者录音录像,留置或者羁押记录、提讯、提解登记(证)、出入留置场所或者监管场所的时间、次数、去向记录、换押证,以及健康检查记录(入所健康检查表、伤情照片、录像或者说明、医院病历),采取留置措施或者强制措施,或者调查、侦查活动的法律文书、监管人员与被告人的谈话记录、与被告人同监室在押人员谈话记录、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4]材料和录音录像,以及重大案件讯问合法性核查意见书,审查逮捕、审查起诉阶段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的告知,采取查询、勘验、检查、搜查、调取、辨认、指认、查封、扣押、冻结,以及调查、侦查实验等调查、侦查活动的法律文书、笔录、照片、录音录像、现场执法音视频记录等。

        6.拟定公诉意见。围绕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和量刑方面的分歧,运用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证据之间的关联性、证据的综合证明作用证明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论证应适用的法律并提出定罪以及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量刑意见。必要时,结合法庭审理情况,加强释法说理,普及法律知识,剖析犯罪原因,促使被告人认罪悔罪,激发旁听人员共鸣,达到法制宣传和提升法庭审理综合效能的目的。

        7.根据调查、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被害人、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陈述和提出的意见,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出的异议,重点围绕影响定罪量刑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以及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证据的综合证明作用等,拟定质证、答辩提纲。

        8.充实法庭审理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

        9.对法庭上公诉人之间、公诉人与检察官助理之间、检察人员与书记员、司法警察之间的分工和负责的主要事项进一步明确、细化。

        10.向人民法院送达《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通知书》,指派检察官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依法出席法庭。

        11.需要对依法出庭参与法庭审理活动的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调查人员、侦查人员保护的,拟定向人民法院提出建议或者协助做好相关保护工作方案。

        12.拟定公诉人出席法庭的应急处置预案。


[1]“法律以及相关文件规定”,是指符合与前述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下同)

[2]“展示”,是指出示、宣读、播放的统称。(下同)

[3]“多媒体示证系统”,包括多媒体示证、电子卷宗、出庭一体化平台、动态演示方式等现代通讯技术以及相关科技手段。(下同)

[4]“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是指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案件,人民检察院在侦查终结前对讯问合法性进行核查。(下同)

参考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目录: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15年4月24日)

        十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3月20日)

        第三十三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年4月27日)

        第七十六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10月26日)

        第三十三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百九十八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19年4月23日)

        第二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19年4月23日)

        第二条、第六十八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2021年8月20日)

        第三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1年12月24日)

        第六十一条—第六十四条

        9、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加强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意见(试行)(2020年12月28日  国监发[2020]3号)

        1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2021年9月20日  国家监察委员会公告(第1号)]

        第八条、第二十二条、第六十一条、第九十条、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百二十九条

        11、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2019年7月10日  国监发[2019]2号)

        第十六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第五十四条、第七十条、第七十四条

        12、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规定(2021年12月3日  中纪发[2021]8号)

        第十七条、第三十六条

        13、监察机关留置场所管理办法(试行)(2022年9月15日  国监发[2022]4号)

        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六条

        14、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2013年7月11日  中政委[2013]27号)

        九

        1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切实保障司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紧急通知(2005年8月25日  法[2005]173号)

        四

        1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2007年3月9日  法发[2007]11号)

        32

        1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10年6月13日  法发[2010]20号)

        第五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

        1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10年6月13日  法发[2010]20号)

        第四条、第七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

        19、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2年9月11日  公通字[2012]45号)

        第十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

        2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2012年12月26日)

        12、28、29

        21、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15年10月13日  法[2015]291号)

        四(四)

        2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2016年7月20日  法发[2016]18号)

        五、八、十二、十三

        2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17年6月20日  法发[2017]15号)

        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四、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七条

        2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2016年7月20日  法发[2016]18号)

        八

        2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18年1月16日  法发[2018]1号)

        35

        2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收集与审查证据若干问题的意见(2019年4月28日  法发[2019]13号)

        第三条、第三十九条

        27、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开展讯问合法性核查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2020年1月13日  高检发办字[2020]4号)

        第二条、第八条

        28、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补充侦查工作的指导意见(2020年3月27日  高检发[2020]6号)

        第十四条

        29、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2021年10月31日  高检发[2021]13号)

        三(二)3

        3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2023年5月24日  高检发[2023]4号)

        第一条、第十五条、第三十二条

        3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2024年7月25日  法发[2024]12号)

        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

        3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2024年7月25日  法发[2024]12号)

        第一条、第四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一条

        3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应当允许检察院派书记员随检察长或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的通知(1986年11月7日  法(司)通[1986]3号)

        34、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2009年12月8日  法发[2009]58号)

        二

        35、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2010年10月20日  法[2010]383号)

        6

        3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2015年9月21日  法发[2015]13号)

        4、15、16、18

        3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2016年4月13日  法释[2016]7号)

        第四条

        3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7年2月17日  法发[2017]5号)

        6、16、22、25、29

        39、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2017年11月27日  法发[2017]31号)

        第二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三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九条

        4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年1月26日  法释[2021]1号)

        第七十二条、第一百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二百一十二条、第二百二十一条、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百四十九条—第二百五十一条、第二百五十六条、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二百七十六条、第六百五十四条

        4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合议庭运行机制的意见(2022年10月26日  法发[2022]31号)

        一—四

        4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人出庭行为规范(试行)(2004年12月10日  [2004]高检诉发107号)

        第五条、第十四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

        43、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2006年11月30日  高检发办字[2006]33号)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44、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指导意见(试行)(2007年4月2日  [2007]高检诉发31号)

        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七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七条

        45、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人民检察院公诉工作操作规程(2009年2月9日)

        第四十三条、第五十三条、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二百二十四条

        46、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指导意见(2010年12月30日  高检发研字[2010]13号)

        21、23

        47、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切实履行检察职能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若干意见(2013年9月9日  高检发[2013]11号)

        1、14

        48、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2013年12月27日  高检发研字[2013]7号)

        第五十六条、第六十条

        49、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2014年12月23日  高检发[2014]21号)

        第八条

        50、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出庭公诉工作的意见(2015年6月15日  高检发诉字[2015]5号)

        5、6、11、12、14、16、24

        5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办案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2018年4月3日  高检发释字[2018]1号)

        第二条

        52、人民检察院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工作指引(2018年7月3日  高检发诉字[2018]8号)

        第二条、第六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第七十四条

        53、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年12月30日  高检发释字[2019]4号)

        第五条、第五十四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七十一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九条、第三百五十五条、第三百九十条、第三百九十二条、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三百九十九条、第四百条、第四百一十条、第四百一十三条、第四百一十九条、第六百八十条、第六百八十二条

        54、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律文书格式样本(2020版)》的通知(2020年1月15日  高检发办字[2020]5号)

        183

        55、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工作文书格式样本(2020年版)》的通知(2020年5月20日  高检发办字[2020]36号)

        304

        56、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2021年1月22日  高检发办字[2021]3号)

        第四十七条

        57、最高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工作办法(试行)(2021年6月21日  高检发办字[2021]39号)

        第二条、第六条

        58、检察机关办理中央管理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规定(2021年12月9日  高检发办字[2021]123号)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

        59、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上级人民检察院统一调用辖区的检察人员办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23年9月5日  高检发办字[2023]133号)

        第二条—第四条、第七条、第八条

        60、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管理工作的意见(2024年7月1日  高检发办字[2024]145号)

        (十四)(十六)

        61、关于人民检察院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2024年7月4日  高检发[2024]5号)

        (四)(五)(十四)(十五)(十七)(十九)(二十)(四十五)

        62、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年7月23日  公监管[2013]316号)

        2-01—2-03、3-06、3-18

        63、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2013年10月25日  公法[2013]1102号)

        第二条、第七条、第十五条

        64、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2016年6月14日  公通字[2016]14号)

        第二条、第四条、第六条—第八条、第十三条

        65、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三版)(2016年7月5日  公通字[2016]18号)

        17-02、23-10、24-02、35-03、35-04、37-02、37-17、37-19

        66、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证人保护工作规定(2017年1月23日  公通字[2017]2号)(内部)

        第二条、第五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

        67、公安机关鉴定规则(2017年2月16日  公通字[2017]6号)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五条

        6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0年7月20日  公安部令第159号)

        第七十条至第七十二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

        69、海警机构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3年5月15日  中国海警局令第1号)

        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

        70、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2024年4月26日  国家安全部令第4号)

        第九十七条—第九十九条、第一百零一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八十条、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二百三十一条

        71、司法鉴定程序通则(2016年3月2日  司法部令第132号)

        第四十三条

        72、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2017年9月20日  律发通[2017]51号)

        第九十五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二十三条

        73、司法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活动的指导意见(2020年5月14日  司规[2020]2号)

        一—三、七、九

        74、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指引(试行)(2020年9月16日  司公通[2020]12号)

        第十三条

公诉人园地
专业交流,业务探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