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冬至:用书香驱散严寒,温暖你的每一个夜晚

文摘   2024-12-21 08:11   黑龙江  

用书香驱散严寒,温暖你的每一个夜晚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古人将冬至的气候描述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饺子有“消寒”之意,在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则多是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和和满满。

冬至后,我国各地逐渐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即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谚语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岁寒又冬至,团圆正当时。在这个充满美好与意义的节日里,让我们携手步入本期精选,在温馨书籍的陪伴下,和家人闲坐,共同穿越风雪、跨越寒冬。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与其他节气不同,传统上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气,它的地位比一般节气重要得多。民间有“长至节”或“亚岁”的称呼,更有“冬至大如年”这样的俗语。






《每日一膳:冬令节气养生篇


冬季,是大自然步入沉静休憩的阶段,也是我们身心趋向内敛、蓄积能量的时期。此时,遵循冬季养生的智慧,不仅能有效增强我们对严寒的抵御力,还能让我们的身体与心灵得到深度的滋养与复原。一汤一菜一饭,天冷心暖,让生活就在这热气中慢慢丰盈。




《罗大伦解读<伤寒论>》


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那有人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吗?

东汉时,张仲景辞官回乡,正值寒冬,他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搭医棚,支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其中形似耳朵的食物被称为“娇耳”,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所以,冬至吃饺子不仅是为了美食,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之恩。






《雪城:全2册》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个冬天,一起在阅读中蓄满对抗寒冬的力量,让治愈的文字成为心灵的慰藉,滋养我们内心的宁静与富足。






冬至

宜拥抱漫漫长夜,静待春风

岁寒,一起拥炉听雪,共谈风月





来  源|博 看

编  辑|尹天乐

责  编|金丽娜

审  阅|杨欣艳




佳木斯大学图书馆
发布图书馆最新消息、资源动态、读者服务、培训计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