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外滩教育,作者:Charlotte
近年来,我身边朋友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消费降级”。不仅国内互联网上热度不减,美国中产家庭也面临同样的挑战。
当消费降级来临,选择同步“教育降级”,还是继续高投入鸡娃?美国社会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阿利亚·哈米德·拉奥(Eliya Hamid Rao)从一个特别的视角,调研了美国中产父母们的抉择。
作者Aliya Hamid Rao和她的这份最新研究
三年间,她对70多个家庭进行了深度追踪访谈,这些家庭都是标准的双职工家庭,失业前的家庭年收入范围在15万到60万美元。近半数家庭中有孩子处于K12阶段,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家庭至少有一个孩子在私立学校就读,剩余的家庭的孩子在当地排名靠前的公立学校就读。
经过调研,阿利亚发现,美国的中产家庭在一方失业后,有不少家庭选择维持子女教育的高水平支出,咬牙花钱、继续“鸡娃”,其中一些甚至实现了在家全职“鸡娃”!
真实演绎了什么叫钱可以再挣,但鸡娃不能“烂尾”。
“打肿脸充胖子“?
失业但鸡娃不能停
考虑到采访对象的社会阶层和收入情况,阿利亚选择采访的失业男性和女性,属于典型的中产阶层,从事过营销和项目管理等职业,曾担任过律师、IT分析师、工程师和金融分析师。
与美国社会的国民平均收入比较,他们的相对收入较高,一方失业造成的收入锐减,也会对家庭的整体状况造成较大影响。
电影《录取通知》截图
不仅如此,通过统计对孩子的教育支出,她发现,有些家庭在父母失业后,对鸡娃仍然非常执着,而这种强行鸡娃的行为无论是父母哪一方失业都会呈现出来,只不过表现形式较有差异。
那么差异到底在哪里?在具体的消费支出方面就格外直观。
“我们带儿子继续滑雪。说实话,开支不小,但这本来就是父母该做的事。”对于已经失业半年,承受巨大经济压力的斯科特来说,保持住孩子以往正常的一切支出,理所当然。通过统计,阿利亚发现,像斯科特这样的家庭有很多,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家中的父亲失业了。换句话说,父亲失业后,不论是多么高昂的支出,只要是孩子过去的常规消费,家庭就会选择继续支持,比如在拥有最好的公立学校的社区保持居住或者继续送孩子上昂贵私立学校。实际上,这类家庭往往认为,为子女提供精英教育,是一项不可改变的经济义务,即便不能保证孩子向上流动,也至少要维持现状。这些家庭认为,任何无法维持正常开支的行为,都是父亲的严重失败,是对家庭社会地位的威胁。电影《录取通知》截图即便家中经济困难,为了让孩子在富裕的社区中继续保持归属感,他们甚至不惜提前投资,对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进行布局,比如大学储蓄账户、股票、债券,以显示家庭对教育的重视。阿利亚直接指出,在父亲失业的家庭,任何削减都是被视为对儿童有害的变化,所以儿童支出的门槛被保持在“正常”水平,即保持以往的消费水平,包括高额的家庭护理,高薪聘请的家庭营养师,如iPad和Uggs一类的价值不菲的物品。失业的父亲在苦苦坚持之外,还希望孩子不会受到家里经济危机的困扰,所以选择不告诉孩子失业的真相,或是用委婉的方式告知。在他们看来,“不让孩子担心钱”也是父母的责任。美剧《我们这一天》截图参与调查的失业父亲斯科特,一人承担了家庭三分之二的收入。失业后,他的家庭经济窘迫,但夫妻俩还是瞒了孩子几个月,因为“这不是孩子应该考虑的”。在孩子无意中得知真相之后,斯科特强调“失业是生活的正常部分”,向孩子保证失业不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他反复向孩子解释自己只是在考虑接下来去哪一个公司,关于他们夫妻俩的省吃俭用,他丝毫没有告诉孩子。相反,斯科特告诉儿子会持续供他上私立学校,并让他放心买买买。纪录片《我的生活:伊顿公学》截图凯文的情况差不多,他年收入近30万美元,占家庭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尽管他已经失业一年了,但他仍然坚持送孩子上昂贵的私立学校。即便儿子每学年仅学费就需要3-4万美元,他还是对儿子说“其实这根本不会影响你,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另一位父亲托德来说,比起失业,儿子察觉到自己打棒球的爱好成本很高,这件事更让他苦恼。对这些父亲来说,哪怕让孩子意识到教育有多花钱,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没尽到父母的责任。与父亲失业不同,母亲失业后,家庭会削减在子女身上除了教育以外的其他开支,包括拓展型支出、娱乐支出,比如孩子的兴趣班、每年都要花费8000美元的夏令营、1000美元一次的外出旅行。但这并不是父母单方面的决定,通常是和孩子共同商议的结果,全家人共进退。和失业的父亲不同的是,失业的母亲们会更直接跟孩子讨论失业这件事。电影《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截图达琳是家中的经济的顶梁柱。当她失去工作时,她为了让十几岁的儿子不要太担心、瞎担心,所以立马就和孩子讨论了这件事。达琳一家原本每周日都回去家附近的餐厅吃饭,但是这项家庭仪式在达琳失业之后就取消了,而这是全家人商量之后的决定。他们通过说“妈妈只是要更多地在家做饭”来抵消仪式感的损失。美剧《我们这一天》截图此外,在阿利亚的调查过程中,一位受访的中产失业母亲表示,她最近开始逛二手杂货店了。“虽然这次圣诞节礼物里,大概有一半是在二手杂货店买的,但这些玩具质量一样好!”她还告诉孩子,参与二手物品的流通,有助于他们理解社会和自身成长。克莱尔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失去工作后,全家靠丈夫艾略特约30万美元的年收入维持。艾略特夫妻俩一直对他们10岁的儿子强调失业的积极一面。“一开始孩子很担心,因为家里的保姆被辞退了,”艾略特坦率地说,“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就发现妈妈失业也有好处:妈妈可以经常待在家陪他,有机会做一些她工作时做不到的事情,比如一起去学校参加活动,一起报名研学旅行。”对于孩子们来说,家庭收入减少是会让生活体验下降,但是妈妈有更多时间陪伴自己,又补偿了前者的损失。失业了都还坚持鸡娃。美国中产父母们的选择可能让人费解,但阿利亚发现,在这个选择背后,隐藏的焦虑是多方面的。但很多经济研究发现,美国有这么一个现象:以美国精英阶层为代表,他们齐心协力转移本该是政府或者巨富承担的风险,用市场取代公共机制,减少公共产品,将生活中许多风险的负担,不成比例地转移到那些没有大量私人财富的人身上。2005年,超强飓风“卡特里娜”是个重要事件。飓风造成灾难性破坏,导致100万人流离失所。事后,为了挽回财政损失,佛罗里达州政府决定削减对社会服务、有形基础设施、公共通信和公共行政的公共投资,这种情况随即被其他州政府有样学样,推行至全国。小到水电网费,达到公共设施如体育场等,都因削减了财政投入,使得个体家庭不得不在这些事项上花更多钱。美国曾实行了一项名为“Affordable Connectivity Program”的家庭联网补贴项目,当放出项目要在今年5月停止的消息时,很多家庭都很担忧,他们可能因此失去工作,或是医疗保健服务的机会(因为远程医疗更省钱),更别提孩子们的学习会受到的影响了。美国媒体CNET报道,美国约两千三百万人受到项目关闭影响当生活中的风险更多地转化为普通人去承接,越是底层的家庭越是受到更大的挑战,家庭对“阶层跌落”的恐慌自然加剧。反而更加刺激父母们注重保障自己的钱袋子,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减少对公共设施和事业的投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为了确保孩子日后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被很多中产家长视为极其重要的方式。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曾发布过社会学史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指出了学校环境、家庭背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还有两位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提出的地位获得模型,同样证实了现代社会中的“读书有用”。布劳和邓肯提出的地位获得模型特别是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家都把成功更多看作个体努力的结果。加上中产父母们大多也是教育的受益者。见识过美国社会残酷一面之后,他们认定教育是正向反馈的,有投入就有回报。 吃过教育红利的父母们遵循自己受益的本能,更是坚定了用资源把孩子“砸”进好学校的想法,希望更好的教育资源,能送孩子更上一层。电影《录取通知》截图这些不仅催生出了密集式育儿、直升机父母等一系列现象。父母时常强烈干预孩子的生活,一方面制定出许多规则和禁令,另一方面也投入大量时间来支持孩子的学习活动,现在不仅要学习好,还要艺术体育、社交、活动,多面拿下。也让他们在失业后,还要坚持鸡娃,把给娃打鸡血当成了给自己的一剂强心针。阿利亚在采访中还发现,社会对于家庭分工中的刻板印象固化,也对家长的养育态度很有影响。传统理念之下,父亲的收入被视作家庭的经济支柱,而母亲的收入则是“零花钱”;特别是裁员中,雇主也更偏向于保留白人男性,这种观念不仅影响家庭的观念,也在实际上影响到了父母哪一方失业。在母亲失业的家庭中,父母往往淡化母亲工作对家庭的重要性,强调一种交换。受母亲用自己的职业资源置换为家庭资源,不仅儿童,而且其他家庭成员都被视为母亲失业的主要受益者。阿利亚就遇见过有一位母亲在失业后,花时间为年迈的父母和岳父母做无偿护理工作,而不是去寻找新的工作。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剧照不过,经济危机也使得双职工夫妇对工作都很重视。在大规模裁员持续的情况下,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成了小家庭额外的援手,暂时弥补与孩子有关的开支和家庭收入之间的缺口。在阿利亚的调查中,弗兰克失业时,他的父亲开始为他最小的女儿支付托儿费用。弗兰克说:“我父亲帮了忙。因为我们不得不把女儿送到托儿所,她只有4岁,每月要支付900美元。”布莱恩的父亲则在他失业期间为孩子支付了大学四年的学费。“我十几岁的儿子们没有错失上大学的机会,”他说,“我父亲几乎支付了一切,包括车费、汽油费、食物费和书本费。”在消费降级的当下,裁员确实是件大事,更别说教育支出越来越大,孩子受到的影响也更大了。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更应该去看看,这种情况下,怎样的养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Allison Pugh则在《渴望与归属:父母、孩子和消费文化》(Longing and Belonging: Parents, Children, and Consumer Culture)中曾提到,让孩子感受到“有尊严”的消费行为很重要,有时父母通过“不做什么”,比如不购买游戏,来传达良好养育的价值观,有时通过购买昂贵的消费品、举办生日聚会或花大价钱去迪斯尼乐园旅行来实践“象征性的放纵”。重点在于孩子要能理解,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将教育仅仅看作承接阶层的工具。纪录片《我的生活:伊顿公学》截图回到鸡娃这件事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无效内卷鸡娃没啥大用。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项研究中,经济学家安格里斯特和同事们对一所超级精英学校和一所普通高中进行了对比研究。精英学校波士顿拉丁高中是全美高中TOP20,入学考试分数要求极为严格;普通高中波士顿拉丁学院排名大不如前者,选择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数线仅低几分。研究结果的精彩之处来了,等这两批学生开始为大学做准备时,研究者考察了他们的PSAT、SAT、AP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学生们的成绩没有显著的差别。美剧《小谢尔顿》剧照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大学。藤校生和差一点点没进藤校的学生,毕业后的挣钱能力并没有太大差别。的确,教育本来就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持续鸡娃的高投入、昏天黑地地卷,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将孩子送入精英名校,获得好工作,实现阶级跨越。教育讲究的是长线回报,更关乎孩子成长的回报。消费降级了,大家都不容易。可以试试用以终为始的思路,从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来考虑孩子的教育。做父母是无限责任的活,也不应该用“烂不烂尾”来评价孩子的成长。当我们尽力给了孩子我们所能给的,静待花开,就很好了。Rao, A. H. (2022). Relational Work in the Family: The Gendered Microfoundation of Parents’ Economic Decis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7(6), 109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