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花儿绽放的时候,春水向东流;第二朵花儿绽放的时候,森林绿枝头……”喜德县果果合唱团的节目《小花》亮相在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一”晚会。孩子们穿着鲜艳的彝族服饰,用悠扬的歌声唱出了心中的梦想,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童年画卷。《小花》用童声描绘祖国之美,用童音唱响希望之曲,不仅有美妙的节奏感,还有明艳的画面感,令人心旷神怡,又心生感动与希望。
一幅优美的静好之画
《小花》的舞台设计可谓十分精彩。虽是合唱节目,但舞台整体的色调搭配和服饰选取都比较巧妙,一幅优美的画卷缓缓展开。
节目在钢琴的演奏声中缓缓拉开帷幕。舞台之上,一边是宁静优雅的钢琴演奏,一边是活泼欢乐的悠悠童声合唱;一边是身着洁白裙子的小女孩,一边是环绕在红色服饰之中的孩子们……一动一静,一红一白,让观众不仅欣赏了缓缓的音乐,又为这场视觉冲击而震撼。再加上舞台背景的山水之美,使得整个舞台色调鲜艳明亮,又有着素色的点缀。从舞台美学来看,色彩是引发观众情绪及感受的“第一印象”,大红大紫的鲜艳色调给人明媚活力之感,而雅静简洁的素色调则给人清新婉约之感,不同的颜色搭配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小花》这个节目巧妙地将鲜艳与雅洁两种色调融合在一起,以鲜艳的色调象征孩子们的生机与活力,以淡雅之色描绘自然生态的穆静或壮阔。
徜徉在山水之间,是这群彝族娃自然而又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在高山绿水中自在演唱,给人一种岁月静好之感。由此可见,《小花》的舞台色彩设计既是生态之美的映照,又是孩童之趣的表达。
一曲心动的童声之歌
什么样的歌曲才能让人心动?从听众的体验来看,词、曲、情缺一不可。有的歌曲作品歌词生动优美,但曲调单一,音乐的主体性被掩盖;有的作品词美曲也美,但由于缺乏情感的融入,陷入了辞藻旋律的简单堆砌之中。而歌曲《小花》既唱出四季,同时唱出感恩。可以说,《小花》的词有故事,曲有魅力,情有深意。
有故事的词强化了节目画面感。四季是大自然的变化,也象征了孩子们的多彩童年。《小花》以“四季之变”作为歌词内容,使得整个节目的画面感更加强烈。“春水向东流”“森林绿枝头”“庄稼就成熟”“白雪堆屋后”,四位小女孩依次独唱,用稚嫩的歌声展现出美妙的四季变化,让观众在享受听觉盛宴的同时,脑海中也跳动出一幕幕关于四季的景色。
有韵律的曲增添了节目的层次感。《小花》采用“独唱+合唱”的演唱方式,小女孩的独唱有种空灵的质感,“生长同一片大地,唱着颜色不同的歌”,整齐的合唱则充满了明朗与欢乐。副歌部分更是展现出彝族独特的音乐表达,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歌环绕之中。
有深意的情增添了节目的生命感。《小花》之所以打动人心,就是因为观众在童音之中听到了蓬勃朝气,清晰而稚嫩的童声,与歌曲的情感和主题相契合。整首歌充满了对孩子们的节日祝福、对祖国未来的憧憬,合唱团的孩子们用精彩的表演送上祝福,童声之中的情感表达也因此更加深刻,他们随着韵律微笑、舞动,这样的画面正是对孩子内心的写照,幸福无忧且活力向上。
一群明媚的鲜艳之花
《小花》的30名表演者都是彝族小朋友,他们以童声演唱的方式送上节日祝福,与“六一”晚会的主题相符。“小花们”灿烂的笑容、清澈的眼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们的服装,尽显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一群朝气蓬勃的彝族“小花”,绽放在舞台中央,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与希望。
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对孩子们的真挚祝福,饱含了社会各界对“祖国花朵”们的关怀与呵护。我们期待,孩子们都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小花》送出了对孩子们的节日祝福,也展现出新时代少年们的朝气与生机。在祖国母亲的呵护下,孩童们茁壮成长,他们将祝福和感恩融入在演唱之中,稚嫩中蕴藏着活力,悠扬中充满了恬静。一曲童声之歌让人听得心动,也令人无比震撼,小小年纪的他们在央视的大舞台上毫不怯场,大方自信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少年的勇敢与坚毅。
《小花》这个节目集音乐、表演、抒情为一体,孩子们用合唱表达了内心的祝福与感恩,实际上,这首歌也是对岁月静好生活的具象呈现。在《小花》带来的视听盛宴中,有祖国的山水之美,有孩童的无忧无虑,还有对祖国的深深祝福,有花在原野,有梦在远方,可谓是一场绝美的表演。
(四川省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 李春萍)
“山花烂漫的山涧中,飘荡着晶莹剔透的琴声,若隐若现的彝族口弦,带着弦律感的愉鸣,将声响的画面次第展开;舞台中,身着艳丽彝族服装的孩子们,如同一朵朵正在绽放的小花,以纯净且天籁般的童声音色,用歌声为屏幕前的听众,娓娓道来地勾勒着一幅幅四川大凉山的动人美景,那意境、那音韵,美妙且沉醉,甜美地令人心旷神怡、无限遐想……”这声响、这画面,正是四川原创儿童歌曲《小花》,于2024年6月1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少儿频道、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的《致未来——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一”晚会》中的闪耀亮相。
四川原创声乐作品《小花》,由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罗木果作词、音乐制作人谭杨作曲,并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音乐家协会联合出品。担任作品主唱的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果果合唱团的孩子们。这首声乐作品,在2024年伊始,首先成功入选第二届“四川省十大歌曲”优秀作品,也成为当届唯一入选的儿童歌曲。此后,又于今年四月,成功入选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 “听见中国听见你”中的优秀歌曲(2023年度)。担任这首作品的果果合唱团的团员们,虽各个年纪都小,但却是自2020年该合唱团成立以来,继2021年央视中秋晚会、202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演出等演出后,再一次荣登国家级文艺演出的大舞台。
歌曲《小花》的标题,起笔看似平淡无奇,落笔却别有其深远的立意。首先,以“小花”为题,不仅让这首作品在题材上,更易让儿童们感到作品的亲近、自然,而且“小花”一词,也正好语义双关到此作品的演唱者,正是我们祖国的少年儿童花朵们;尤其,当歌词的中心句抒发出——“生长在同一片大地,唱着颜色不同的歌”时,其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儿童们对祖国真挚爱意的同时,也表达着各少数民族儿童如色彩斑斓的花朵们,绽放在祖国的大花园中的那份幸福,更彰显了作品立意深远,对各民族团结、对热爱祖国的情感升华。
这首作品的歌词,用孩子的眼光、用孩子真挚淳朴的感情,表达着童心对美好生活的稚嫩感受,既没有说教、更没有程式化的说理,而是以儿童的“感性”为主,以充满画面感的词汇,通过一系列的联想、联觉,用“浸染”的方式,来一步步达到“景”与“境”、“境”与“情”,以及“小我”与“大我”间的递进、融合。其中,第一段的四句歌词地展开,强调了时间视角,每句歌词分别以“春、夏、秋、冬”为序, 为听众勾勒出色彩各异的四副音乐画面;第二段的歌词,重在抒情,且情感层层递进。
作品的旋律简洁、朗朗上口,音域控制在童声最佳音区,既易于儿童演唱,又善于发挥出童声最天籁、最纯净的音质特色。歌曲整体采用了主歌加副歌的两段体结构,对于旋律的发展,曲作者在主歌与副歌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善于将作品的核心动机,即第一乐句第二小节的下行纯五声音阶材料,灵活地做各种重复处理。这个动机,首先在主歌的每个乐句内部,以相同旋律位置做“定桩”化的严格重复;后在副歌当中,则通过旋律音与节奏的各种变化丰盈与宽放,成为每个乐句最为醒目的开始材料。这种强调重复与变化重复的手法,既保证了歌调对儿童要好记、好学的记忆习惯,又在乐思的整体统一间,通过旋律的变化重复,将作品的主要乐思再度呈现。
歌曲的配器处理,与作品整体清新纯真的音乐气质相得益彰,音色音响强调晶莹而剔透,宛若薄纱、轻盈闪烁,且全曲在主歌与副歌间,强调音色与色调的统一。贯穿全曲的钢琴音色,多在中高音区演奏,并以分解的音型与合唱声部如影如随、进退有度。主歌中乐句间配器变化不大,但主要通过闪烁在不同乐句间,金属质感的吉他轻奏,来间或对比乐句之间的音色亮度。第一段每个乐句结束时的配器,具有塑造音色画面的特色,每个乐句末尾相继出现的“叮咚水声”、“鸟鸣”、“筛子声”等,呼应着歌词中四季景色的变化;副歌中,音色节奏加快,音色的层次更加丰富、延绵,并随着歌曲情感的升华,音响层次更加细腻、复合。
作为歌曲演唱者的凉山州喜德县果果合唱团的小朋友,在此次演出中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也再次展现了该童声合唱团在国家级大型演出中,更加自信从容的舞台表演状态。一个个小演员们,全心投入且认真放松,天籁般的音色,纯净中更赋有直击听众心灵深处的强烈艺术感染力。他们美妙的歌声,不禁让听众在喧嚣的生活间隙,忽然获得了那褪去凡尘、聆听美妙的艺术感受,更为他们歌声所散发出的真挚情感所深深感动,并随音高起伏、浮想联翩,实在是为听众营造出了一个美妙的音响时空。
纵观四川原创儿童歌曲《小花》,此作品是一首优秀的儿童歌曲,该作品从立意、到音乐本体、演唱,再到最终舞台地综合呈现,无不展现其多方面的优秀艺术品质。《小花》这首作品,虽不是很难、很复杂,但其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直击听众心灵,并能在作品与听众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给人以更充实、更启迪心灵的美好艺术感受。
(作者:魏晓兰,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音乐舞蹈杂技专委会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分析学会会员、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作品分析博士)
“唱歌的小花啊,捧出晶莹的露珠,都是太阳下闪光的心。”唱歌的小花,象征着56个民族的儿童,这太阳下闪光的心,就是赞美美好生活的心,赞美新时代新生活的心。
如此纯美的歌词,来自于由彝族青年词作家罗木果作词、青年作曲家谭杨作曲的儿童歌曲《小花》。今年6月1日,《致未来——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一”晚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少儿频道等播出,其中,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的果果合唱团献唱的《小花》,因其简洁而寓意丰富的歌词、明快而优美的旋律、积极健康而充满“向上”的导引力的思想追求,赢得了普遍关注和好评。
“来自大凉山果果合唱团的彝族‘小花’们从田埂唱到了央视的‘六一’晚会”。人们如此评价这首歌和这些爱唱歌、唱得好歌的大凉山孩子们。电视上、视频作品中,他们清澈明亮、阳光自信的美妙声音,被越来越多的人听到和喜欢。这个由大凉山的彝族孩子们组成的特色鲜明的果果合唱团,已多次受邀录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重点栏目,并登上多个国家级文艺演出的舞台,如2021年央视中秋晚会、2023年央视“春晚”、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演出等。
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来源于一种“长期的思考积淀”与瞬间灵感之间的碰擦和相互作用。对于观众(受众)而言,他们所羡慕和津津乐道的是艺术家的“灵感爆发”,殊不知这灵感缘于艺术家对于某个事物与念头“笃定”的思考,缘于对其长期的思索和积淀。《小花》的创作过程也是如此,它的诞生缘起于一次罗木果同谭杨受邀到阿坝采风,在四姑娘山的溪流峡谷间漫步时被一路上各色花朵吸引,进而联想到各个少数民族也如花朵一般绽放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小花》便这样诞生。由此看,它似乎就是这次采风的一个“意外”收获,而这其实只是一个契机,产生如此纯美的音乐,里面的更多玄机,还在于作者们长期的创作与积累,以及深入的沉浸式的思考和精神追求。
比如彝族青年词作家罗木果,从小酷爱艺术并将其作为毕生追求,并且作为省政协委员的他,此前就有不少充满正能量和引人向上的歌曲,例如一首被誉为“脱贫攻坚心声”的《金不换银不换》,就唱出了彝族人民对于脱贫攻坚的由衷感激和幸福、感恩之情。这首歌曲当时同样在中国音协主办的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中脱颖而出,随后亮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奋进新时代》大型原创交响合唱音乐会,作为四川省唯一入选歌曲,同时也是所有作品中唯一一首少数民族音乐。它用优美的笔触和曲调展现出了时代精神,“热情讴歌大美四川、锦绣凉山,生动描绘了在党和国家对凉山帮扶政策的指引下,彝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信心百倍走在脱贫致富大路上的精气神”。
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其实就是“一种想法”,也就是说,艺术所要表达的,其实就是艺术家的一种“想法”,一种思想,只是作者的这种“想法”和思想,是通过艺术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它的承载体就是“美”,就像水承载起了物体一样,艺术的“美“承载起了艺术家的“想法”和“思想”。也即艺术家的“想法”和“思想”,是曲折地、含蓄地通过“美”来体现出来的。比如《小花》,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他要代言“祖国的花朵”——儿童,来歌颂祖国对于“花朵”——儿童的滋养和为其提供了健康成长的环境。谈及《小花》的创作初衷,词作者罗木果就说:“花朵们拥有着属于自己天赋的色彩,也拥有自己花语,而这所有美好的绽放,都得益于大地的滋养与包容。”
可以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讴歌新时代和新生活是罗木果的一个重要精神谱系和创作路线。从创作之初就得到了四川省文联、四川省音协、凉山州文联和喜德县果果合唱团的支持的《小花》,在献唱央视“六一”晚会现场之前,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2023年度评选优秀歌曲。《小花》还是四川省音乐家协会“音为你美”新时代文明实践音乐美育志愿服务的主题曲。在创作过程中,罗木果和谭杨也成为该音乐美育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多次随志愿队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喜德县开展志愿服务,用音乐艺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二位作者,不仅用艺术作品歌颂新时代美好生活,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和汇入创造美、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主题和洪流。
《小花》词曲优美,歌词在写四季时却不着一个春夏秋冬之类表示季节的名词,歌颂祖国和新生活却不着一相对应的词句,是通过描写如小花、四季、大地以及“晶莹的露珠”“闪光的心”等美好的事物来达到赞美祖国、传递“美好”传递爱的艺术效果,并且歌词大致押韵,所以歌词传神、纯美、柔顺、内在性和象征性强,有韵有味,感染力强。曲调上,与之可谓无缝对接,非常切合儿童歌曲纯真纯美的特点,把歌词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不仅以声音的方式艺术地、立体地表达、传达了出来,还以声乐的形式(比文字更易感染大众)将其推向一个感染力极强的“艺术高度”。词曲可谓完美结合。
艺术来自于真挚的情感,艺术贵在于“真”,贵在于情感的“真”、语言的“真”和表达、抒发的“真”,正是因为真挚的情感情怀,“催生”了如此优美的《小花》。词作者罗木果为了让每一句歌词都符合孩子的思维和语境,《小花》的创作从四季着眼,以春夏秋冬的风景交替,勾勒出祖国大江南北的地理风物,同时也象征着各民族兄弟姐妹在中华大地上的幸福生活。歌曲中,“露珠的晶莹表达了情感的真挚,万物对阳光的感恩,表达了各族儿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聚力凝心。随着孩子们的歌声,在感受祖国山河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民族团结和热爱祖国之情的升华。”
凉山是一方音乐的厚土、热土,全国第一支少数民族音乐组合山鹰组合诞生在这里,海来阿木、吉克隽逸、莫色子诗等歌手的音乐“流行”全国大江南北。凉山更是一方“红色”的土地,作为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光辉典范——彝海结盟诞生地的凉山,自彝海结盟以来,它便是少数民族光辉政策的受惠之地,也是党和国家施行少数民族政策的成功样板。凉山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求解放、热情迎接美好生活和歌颂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光是从音乐方面来考量,可以说,在各个重要时期,都留下了彝族人民表达这样的精神和朴实思想并且传唱大江南北的优美歌曲,例如反映解放和建国时期的歌曲就有脍炙人口的经典红色歌曲《情深谊长》以及《大小凉山金灿灿》,比如上面列举的反映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金不换银不换》,比如今天讨论到的反映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的《小花》……正如笔者曾经在评论另一首歌颂祖国、歌颂家乡的歌曲《想凉山,想妈妈一样的想》时所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红色歌曲、歌颂社会和时代的作品,成为凉山人民最重要的精神特征和脸谱、凉山音乐的主体性部分。”
由此我们可以说,《小花》就是这样的红色精神传统和精神谱系下诞生的又一首具有广泛的传唱度和精品化特征甚至是经典化特征的彝族音乐——如果说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首彝族音乐的话——这是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彝族音乐的又一次音乐奉献、艺术贡献。从这一个层面来看,《小花》的诞生极其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及时地填补上了彝族音乐讴歌社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红色精神传统在当下——乡村振兴全面深入推进时期和民族团结之花处处开放中的优秀表现,是彝族红色音乐在音乐领域的历史性精神展现。
(沙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18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
绽放童声之美,让少年儿童“一路生花”
6月1日,《致未来——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六一”晚会》在央视综合频道、少儿频道等播出。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果果合唱团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小花》。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既要汲取知识的养分,也要锤炼健康的体魄,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一首《小花》,让我们感受到凉山小朋友的童声之美,也看到教育雨露更好地滋养着少年儿童,让他们不仅能够在教室里接受教育,更能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让更多少年儿童的世界有更多的颜色,以童声传递梦想,展现少年儿童的风采,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呵护少年儿童,挖掘音乐天赋。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小树苗”的时候,要精心呵护,助力他们健康成长。村里的孩子都非常有音乐天赋,缺乏指导,缺乏舞台,缺乏“伯乐”,让很多少年儿童被埋没,《小花》让我们看到艺术教育对乡村孩子的重视,让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乡村,不仅去挖掘少年儿童的音乐天赋,更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好老师,让越来越多有梦想、有天赋的少年儿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搭建梦想舞台,照亮追梦之路。“第一朵花儿歌唱的时候,春水向东流……”来自四川凉山喜德县的果果合唱团,将一首《小花》从田埂唱到了央视六一儿童节晚会的舞台。这是一朵梦想之花,在童声纯净的音质特色中,我们感受到了少年儿童的纯粹,也为他们搭建了梦想的舞台,让更多喜爱音乐,拥有天赋的少年儿童,把歌声传递到更多的地方。《小花》让少年儿童在舞台上闪光,也照亮了他们追梦之路,向着阳光,一路前行,在散发光芒中,让人生更加精彩。
树立远大志向,成为有用人才。《小花》不仅是一首歌,在传递歌声的过程中,也让我们看到少年儿童如“花”一样成长。走出去演出,不仅让更多的孩子自信开朗,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也让他们在缤纷的世界中,看到更多的精彩,树立更远大的志向,点燃他们的奋斗激情,在前行的路上更加努力,方能不断向上拔节。“让希望的光芒真正地照进孩子们心中,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光发热。”更加广阔美丽的世界,让少年儿童更好地找准努力的方向,在不断学习、不断超越中,努力成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小花》是一面时代的“镜子”,让我们看到了少年儿童的成长一角,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少年儿童的蓬勃朝气,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帮助,让少年儿童“一路生花”,未来更美好。
(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袁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