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舟答张芑堂书,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此定论也。
以上为清朝的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引用“梁山舟答张芑堂书”的一段文字,其大意如下:
在梁山舟回答张芑(qǐ)堂的书信里,是这样的说的:学习书法有三个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分:第一是要具有与生俱来的书法才能,其次是多读帖增长见识,最后才是多动笔去书写。
我认为一定是这样的。
梁山舟名叫梁同书,是大学士梁诗正的儿子。
张芑堂叫张燕昌,浙派篆刻的开山祖师丁敬的入门弟子。
梁山舟和张芑堂的这段话说的倒是没错,但是杨守敬认为,这样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就有问题了。
因为任何书法理论,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应用方法。
首先,从书法成就的角度来说,如果用的功夫一样,有天分的就会有优势。
但是从如果书法成长的角度来说则刚好相反,因为天分不可改变,只要时间允许,谁的功夫用得深,谁就会最终占上风。
所以,有书法天分也不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历史上小时候是天才,长大了却是平常人的例子太多了。
此外,天分也不绝对就是与生俱来的。
在书法上,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先天身体条件都是一样的,只是环境条件不同而已。书法不需要特殊的身体条件,反而是后天的学习条件更为重要。
更为关键的是,有没有书法天分,是根据后天的书法成就推测出来的。也就是说书法天分已经在那里了,在后天的书法学习和成长过程当中他并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甚至反而会因为有天分就懒得去学,去练而懈怠荒废的情况。
书法天分的说法,唯一的用处就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可以自我安慰一下。
也就是当你无法进步的时候,就可以安慰自己说,我的天分不够。这样可以避免盲目的操劳而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害,仅此而已。
但是也有人认为自己书法天份不够而后天倍加用功学习,天先不足后天补,反而很有进步的。
其次,在书法上去多见识多了解当然很好,但如果不把这些知识通过思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也没有什么用。
最后,多书写多练习没错,但如果只是描形画字,那练一辈子也没有用,只有去领悟笔法才能够有真正的收获。
总之,在书法学习的重要程度上,先天第一,多见第二,多写第三,这样的排序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真正有用的是反过来:
管他有天分没天分,只要喜欢,就先拿起笔来,按自己的爱好去临帖、练字,然后读帖思考,参悟笔法,最后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进一步去确定新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成长。
当然,如果能够一边临帖,一边读帖,一边享受书法的快乐就更好了!
本期共汇集《钟王书法》续真书千字文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