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对着镜子,满心疑惑地看着脸上或身上突然出现的红斑?是湿疹,还是脂溢性皮炎?又或是痤疮、银屑病、体癣在悄悄找上门?
自己猜测着用了各种药膏,可红斑不仅没消退,甚至还愈发严重。
其实,这大概率是把皮肤病弄混了!
许多皮肤病的外在表现极为相似,让普通人难以辨别。但它们各自的危害和治疗手段却千差万别。今天,就带你一次性分清这些容易混淆的皮肤病。
那些容易被混淆的皮肤病
01
银屑病 VS 脂溢性皮炎
相似点:二者都可出现红斑、鳞屑。
银屑病:典型表现是边界清晰的红斑,其上覆盖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等,红斑上的鳞屑一般较薄、呈油腻性,通常没有银屑病那样典型的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混淆原因:
在发病初期,仅根据外观,尤其是当脂溢性皮炎病情稍重,红斑较明显时,可能被误诊为银屑病;而银屑病若鳞屑不典型或病情较轻,也可能被误判为脂溢性皮炎。
02
寻常痤疮 VS 玫瑰痤疮
相似点:都有面部丘疹、脓疱等表现。
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可出现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皮损类型,皮疹可分布于面部、颈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区域。
玫瑰痤疮:主要发生在面中部,以持久性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特点,患者往往有皮肤敏感症状,如灼热、刺痛等。
混淆原因:
青春期后的痤疮和玫瑰痤疮在丘疹、脓疱阶段外观可能相似,尤其是没有注意到玫瑰痤疮特有的面中部对称性红斑和皮肤敏感表现时,容易混淆。
03
体癣 VS 湿疹
相似点:都可引起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
体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皮疹一般呈环状或多环状,边缘有丘疹、水疱,边界较清晰,中央有自愈倾向。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形态多样,可对称分布,边界通常不如体癣清晰,急性期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皮肤粗糙、肥厚。
混淆原因:
当体癣的环状特征不明显,或者湿疹因搔抓等原因出现类似体癣的边界情况时,容易混淆。
比如,发生在四肢的湿疹,若皮疹呈片状,边缘因搔抓有小丘疹,可能被误诊为体癣;而体癣若没有典型的环状外观,也可能被当作湿疹来治疗。
不确定是什么皮肤问题?
还有其他疑难皮肤困扰?
点击下方卡片咨询皮肤科医生
👇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例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皮肤问题易混淆
千万别自诊自治!
很多皮肤病外观上容易傻傻分不清楚,但危害和处理方式都各不相同。如果因为混淆而乱用药,不仅会延误病情,还可能使得皮肤病加重。
比如如果把银屑病误以为脂溢性皮炎,使用了含激素较多的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变薄、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还可能诱发激素依赖性皮炎。
扁平疣是病毒感染后发生的症状,虽不痛不痒但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管不顾的话可能越长越多。
更重要的是,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皮肤问题持续存在或加重,患者可能会因外貌变化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可能在误诊期间反复尝试不适当的治疗方法,浪费时间和金钱。
对于自己拿不准的皮肤上的皮肤病,千万别忽视。建议拍照让皮肤科医生帮你判断,该如何处理。
不确定是什么皮肤问题?
还有其他疑难皮肤困扰?
点击下方卡片咨询皮肤科医生
👇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例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在丁香医生平台上,既有来自全国百强知名医院的皮肤科医生,也有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皮肤科主任专家。
不管你关注的是医生的经验、履历、专业性或者服务质量,应该都能从中找到适合你的医生。
上下滑动查看历史问诊用户评价
👇
想和医生视频交流?
点击下方卡片预约视频问诊
👇
问诊常见 Q&A
❶ 问诊入口: 搜索丁香医生小程序后,进入首页点击「问医生」即可在线问医生。
❷ 问诊方式:目前平台支持图文问诊、电话问诊和视频问诊。
图文问诊包含 3 次提问机会(一次提问两次追问),每次可输入多个问题(最多 500 字),支持上传视频和图片(检查报告、药品图片等均可拍照上传),24 小时内有效。
电话问诊和视频问诊单次问诊时长是 15 分钟,通话结束后,可以回听录音/回看视频,收到文字版小结。
❸ 查看回复:如有正在进行中的问诊,可进入丁香医生小程序,点击底部「我的」-「我的问诊」,即可第一时间收到医生回复。
❹ 人工客服:更多问题,可进入丁香医生小程序,点击底部「我的」-「在线客服」详询客服。
策划制作
策划:憂无 | 监制:温生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Pubmed、默沙东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