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 种出“优质稻”
浦稻天成产好米。浦城,自古便是鱼米之乡,境内山清水秀,良田万顷,加之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水稻等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粮食生产,根本在地。近年来,浦城县根据灌排化、机械化、田园化、生态化、数字化的建设要求,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新时代“福建粮仓”夯实基础。为此,浦城县先后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和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县委县政府主导、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国有企业和乡镇政府为主体、县直相关部门协作、全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并因地制宜制定《浦城县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新建成的2800余亩高标准农田,正是浦城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道缩影。仙阳镇农技站站长余小武说:“这片改造后的农田,实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机好耕’,可用于全机械化种植再生稻,和以往相比,平均每亩可增收200元。”
良田有保障,粮食才满仓。据浦城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浦城现有高标准农田38.2万亩,2025年预计新建设6万亩。
藏粮于技 探索“科技稻”
五谷丰登,离不开风调雨顺,更需要科技“加持”。
“早年我们种传统的中稻,种一季收一季,利润空间很小。种上再生稻,实现了‘种一收二’的良田梦。再结合‘稻+N’轮作模式错峰种菜,大大提高了农作物复种指数、产量和效益。”万鑫家庭农场负责人马芳华2016年从临江镇流转了900亩耕地改种水稻。一开始,他只是种中稻,后来听说再生稻能实现“一种两收”,他毫不犹豫进行试种。随着再生稻产量的增长,马芳华的信心越来越足,农场规模也越来越大。
再生稻,是近年谢华安院士专家团队和再生稻科技小院等创新平台给浦城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再长一茬水稻,再收一季稻谷。
2024年,浦城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7.78万亩,预计全年总产量可达21.2万吨,其中再生稻种植面积8.5万亩;2024年再生稻两季亩产最高达1382.7公斤。
隆冬时节的浦城县石陂镇案山下村,水稻早已收割完毕,但稻田里依然满目翠绿,成排成行的油菜茁壮成长,生机勃勃。
“以前村里的田地每年秋收后便处于闲置状态,这几年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每亩有400多元的纯利润。”石陂镇种粮大户、陈氏泰优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兆武种了3000多亩再生稻,如今稻田里已种上了油菜。
陈兆武介绍的是浦城县正探索的“稻—再—油”模式,即在发展再生稻的同时,把油菜种植面积最大化,实现了“一年获三收,四季无闲田”。
“‘稻—再—油’轮作不仅可以增加农民一季收入,同时对第二年的再生稻种植也有很多好处。”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郑莉说,近年来,浦城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指导农民水旱轮作,如“稻—油”“稻—鱼”“稻—药”等耕作模式,降低种粮成本,提高稻米品质,为农民丰收保驾护航。
藏粮于市 打造“品牌稻”
如今,浦城“好米”还在转化为“名米”。
走进浦城县闽越山水米业有限公司车间,一条科技感满满的大米生产线正高效运行。“用手机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浦城大米从种植到抵达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该公司董事长钟安森介绍,“一品一码”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查,如今消费者对“浦城大米”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近年来,浦城县全力打造“浦城大米”品牌,制定了浦城大米团体标准,出台了《浦城大米溯源防伪管理办法》,建立浦城大米溯源防伪体系,对浦城大米产地环境、品种情况、生产加工、质量等级、检验检疫、贮运销售信息做好记录,确保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可追溯,确保每一粒大米都是浦城好米。
在品质管控的同时,浦城还在品牌宣介、品牌运营上下功夫。1月3日,浦城县在福州举行浦城大米、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全面介绍浦城大米产业发展经验与成就,进一步提升“浦城大米”品牌在中高端粮食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浦城坚持“品牌强县”战略,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浦城大米”走进福州、走进上海等系列推介活动,开设“浦城大米”上海体验馆、福州展示馆等,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宽产品销路、提升品牌价值。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的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显示,“浦城大米”产业集聚区品牌价值409.86亿元。
截至目前,浦城先后获得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0个“国字号”品牌。香飘万里的“一粒好米”,正带出一条大产业。
“目前,浦城正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争创国家级制种大县。今后,浦城将从制种、种植、精深加工、销售全流程推动浦城大米产业链和价值链迈向更高层次。”浦城县政府副县长何秀菊说,未来,浦城县将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做好浦城大米,促进百姓致富,带动浦城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监 制:王树瑜
编 审:袁 野
责 编:吴勇君 张依婷
编 辑:黄 娜
投稿邮箱:pcsx888@163.com
一起点和
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