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这篇地学奇文,来自国际著名地学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
作者是来自美因茨地球科学、宝石材料研究和经济地质研究所的Harald G. Dill。
这篇文章洋洋洒洒400多页,合计338副彩色地质图件,到底讲了什么呢?
文章提到,矿床学是所有地学学科的混合体,其目标是寻找新的矿产资源并促进其开发。这种混合组分的重点是地质学和矿物学,其研究重点是矿体的侵位及其矿物和岩石的发育。
在文中,作者将矿物学和地质学充当了称为“棋盘”(或“电子表格”)分类方案的矿产资源分类图的x和y坐标。岩浆岩和沉积岩以及构造结构在代表该图表中各列的电子表格标题中沿x轴绘制。包括矿物和元素在内的63个矿床组沿y轴绘制,形成电子表格的线条。
关于各种类型矿床的进一步信息,如主要矿石和脉石矿物、当前模式和形成模式,或这些矿床在过去地质时期主要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作者通过简单使用图表中每个矿床的代码来获得。
每种矿床类型都有一个关于矿物学和化学的小序言,最后展望了其最终用途和全球原材料供应情况。
在本文的每一栏的底部给出了不同矿床的成矿地球动力学的概述。它可以看作是各种研究者对属于某一岩性或构造的所有矿床提出的若干地球动力学模型和观点的“总和”或“平均值”。这种与常见板块构造环境有关的成矿构造的经典或保守观点,由首次采用层序地层学概念对此类矿床进行补充。可以说,这篇论文是成矿学新思维的“发射台”,而不是最终结果。
表生-内生和同生-表生关系是多年来许多研究的主题,但将它们作为单独的实体在实践中往往行不通,特别是在所谓的浅成热液或近地表/浅层沉积物中。脉型和层状矿体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为了将这些不同的构造元素(空间)和不同的成矿过程(时间)结合在一起,并允许在矿产勘探中进行正演模拟,层序地层学的建筑元素与矿产资源相适应。
矿床是一种地质体,其形成环境和随时间变化的构造/地球动力学背景所创造的空间可容空间。它们由水平到准水平参照平面和/或垂直结构控制。矿床演化的先决条件是热梯度和/或机械梯度。在考虑的大部分环境中,热能都深深扎根于地幔中。
图46 新喀里多尼亚橄榄岩顶部含镍红土矿床的图解剖面;产自新喀里多尼亚Poro的富含硅镍石的镍红土和针铁矿
图99 前寒武纪带状铁组(BIF)矿石类型。a)美国明尼苏达州朱米利恩矿区的Soudan矿开采的赤铁矿带状铁(BIF)。
图 103 矿石矿物的卡通和复合说明铜硫化物矿床的表生蚀变和垂向分带。a)黄铜矿-方解石脉型矿化(德国Bad Grund)。Covellite-chalcocite矿化(Concepcion del Oro, Mexico)。c)阿塔卡云母-假大理岩-孔雀石-铜矿(智利塔拉帕卡)。d)孔雀石-蓝铜矿(Lipez,玻利维亚)。
图115 斑岩铜矿床概况,用漫画展示斑岩铜矿矿床的结构
图 133 赞比亚铜钴带。a)以卡通片的形式展示了古环境和水深测量对金属分带的影响。b)含矿岩系的岩性剖面。
图 156 超大型金矽卡岩矿床。a)前南斯拉夫特雷pca矿铅锌矽卡岩矿床氧化部近垂直矿层。b)前南斯拉夫特雷pca矿接触交代矿石中富铁黑色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方解石。
图 190 锌-铜-铅-银-金矿床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图 201 与侵入有关的金-铋-钨矿床与锡-钨矿床的比较。
图237 卡通显示不同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作为深度的函数的相互关系
图 241 湖泊同径成因矿床和不同伟晶岩矿床中硼矿石(工业矿物)和硼矿物(宝石)的结构与形态
图 267 塞浦路斯特罗多斯地块蛇绿岩层序沸石与温度和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
图287 汇集了来自印度尼西亚、秘鲁、智利和萨尔瓦多的太平洋沿岸的各种粘土矿床。所有矿床均侵位于新近纪(次)火山岩内
END
本微信公众平台交流和研究的范畴如下。
软件领域:MAPGIS、AUTOCAD、CASS、ARCGIS、MapInfo、Global Mapper、Photoshop、Surfer、grapher、ERDAS、envi、MICROMINE、DIMINE、3DMINE、CorelDRAW、Surpac、DGSS、CGIS、苍穹、理正等软件学习交流及提高。
专业领域:地质、物探、化探、测绘、土地、复垦、水文、环评、岩土工程勘查、稳定性分析、地质灾害评估、设计、施工图、林业、土石方计算、数据成图、矢量化、三维立体、效果图、论文图件等专业领域的探讨。
其他领域:高精度无偏移影像下载、矫正、处理,文字识别、录入、信息采集、数据库录入、各软件无缝转换、投标等领域的学习交流。
微信公众号:CXGIS1533310474
小编微信号:CX15616506143
小编QQ:1533310474
添加小编微信,邀请您加入微信群。
感觉文档不错,请转发并点赞。
微信公众平台转发,请联系平台编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知识学习,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来源:EarthScience读书会,感谢提供,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免责声明: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推送文章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感谢原作者。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入群或咨询请加小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