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立体地展现宝山“百年教育”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宝山联合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共同推出的《江畔弦歌——宝山“百年教育”史料展》于9月29日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开幕。
为方便更多市民朋友观展,我馆10月16日起启动线上展览并分期推送,让大家在云端了解宝山百年教育文化底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前 言
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摇篮与重镇,宝山的教育工作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宝山是中国最早的“渔权即海权”思想的实践初始地,是中国教育集成发展的最初始发地。百年间,复旦公学、中国公学、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同济大学……这一连串熟悉的名字,便曾经陆续分布在宝山的各个位置。
今天,宝山正深入开展挖掘“五个百年”——百年开埠、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百年教育、百年军事的深厚底蕴,在重温历史和追忆先贤中安放乡土之情,建立精神纽带,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特此举办《江畔弦歌——宝山“百年教育”史料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文教先潮”“学府集至”“红色薪传”“木铎金声”“再续华章”五部分,以及百余件史料展品,全面立体地展现宝山区百年教育“强国、为民、树人”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旨在追溯过去,指示未来,在传承、创新、赋能中为建设发展宝山区现代化新型城区提供更强劲、更有力的生命能量。
第二部分|学府集至
自1905年至1937年,借助宝山吴淞地区独有的地理和区位优势,陆续开办了复旦公学、中国公学、吴淞商船学校、吴淞水产学校、同济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使吴淞成为中国最早的“大学城”,为中国高等教育亮起了一抹星光。
复旦公学
(1905—1911年于吴淞)
复旦大学前身,1905年由马相伯、严复、熊季廉、袁希涛等人士和原震旦学院部分爱国师生在吴淞创办,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由于右任等人提议,取《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句,取名“复旦公学”,意在自强不息、振兴中华。1905年9月14日,学校于吴淞正式开学。1911年,复旦吴淞校舍因被军队侵占而停办,1912年在徐家汇李公祠堂复办,1922年大学部迁往江湾(时属宝山县)。抗战爆发后,部分师生被迫辗转迁移至重庆北碚。1946年,重回江湾原址。
1909年9月,复旦公学颁发给学生张彝的卒业文凭
1908年复旦公学《考试等第名册》
(复旦大学提供)
中国公学
(1909—1932年于吴淞)
中国公学创建于1906年春,1909年新校舍于吴淞炮台湾落成。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所重要的私立大学,中国公学有着梁启超“教育救国”理念的大胆实践、舒新城推行的“新教育运动”、最早在中国采用道尔顿制开辟“自由天地”的尝试,也有着胡适倡导民主和自由的办学风气,创造了学校历史上显赫的黄金时代。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校舍严重被毁,同年3月借法租界校舍复校。学校于1936年停办。
1927年12月,中国公学开具给其大学部理工学院工科土木铁道系学生过永昭的毕业证明书
1935年7月,中国公学颁发给其大学部政经系
学生胡颂平的毕业证明书
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
(1912—1937年于吴淞)
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前身,中国早期航海高等学府之一,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校史追溯至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所设的船政科。1911年成立独立的高等商船学堂,选址在吴淞炮台湾。1912年迁址吴淞,易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1914年更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门学校。1915年,因办学经费等原因停办,1929年复校。1937年,校舍毁于八一三战事,学校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在上海复校。
1914年,吴淞商船学校第一届教职员毕业生合影
(上海海事大学提供)
1933年6月,吴淞商船学校(复校后)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1936年6月,吴淞商船学校附属高中部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1937年6月,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颁发给驾驶科
学生施祖炜的毕业证书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
(1912—1937年于吴淞)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1912年由张謇、黄炎培秉承“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的创校初心创办于吴淞炮台湾,是中国最早的水产学校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水产教育的摇篮”,为中国海洋、水产和食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13年3月于吴淞炮台湾辟建校舍,1914年1月,学校学生迁入吴淞新校舍。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学校校舍遭到日舰炮击,暂迁春江别墅(今康定路),战后迁回。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学校被战火波及,被迫停办。1947年在上海复校。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校门
(上海海洋大学提供)
同济大学
(1917—1937年于吴淞)
同济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907年的德文医学堂,1912年改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迁至吴淞,借中国公学与海军学校校舍办学,改称同济医工学校。1919年于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新校舍,1923年更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被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是国民政府时期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1937年,学校由医工两科发展建成医工理三学院,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吴淞校舍被日军炸毁,后辗转西迁,途经九省,文化抗战,办学不辍。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从四川李庄迁回上海。
1923年,教育部同意将校名改为同济大学的第634号指令
(同济大学提供)
1933年,同济大学吴淞校舍全景
政治大学
(1925-1927年于吴淞)
国立政治大学前身为国立自治学院,由时任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宝山籍民主人士张君劢于1923年创办,学校选址于吴淞狮子桥,占地120亩。吴淞校舍建成前,曾暂赁屋于上海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1925年7月,学校迁入吴淞校舍,10月更名为国立政治大学。1927年,北伐军占领上海,国民党市党部勒令学校停办,校舍后由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使用。
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
(1927-1932年于吴淞)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1927年10月成立于吴淞,校舍为前国立政治大学吴淞旧址,颜福庆任首任院长,是国人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科学校。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校舍毁于战火。同年8月,学校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在位于上海华山路的实习医院内建立临时校舍,10月迁离吴淞。
未完待续......
往期推荐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 微信号 :songhuguan813 ●
新浪微博:@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抖音: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