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立体地展现宝山“百年教育”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宝山联合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共同推出的《江畔弦歌——宝山“百年教育”史料展》于9月29日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开幕。
为方便更多市民朋友观展,我馆10月16日起启动线上展览并分期推送,让大家在云端了解宝山百年教育文化底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前 言
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摇篮与重镇之一,宝山的教育工作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百年间,复旦公学、中国公学、交通部吴淞商船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同济大学……这一连串熟悉的名字,曾经陆续分布在宝山的各个位置。
当前,宝山正深入挖掘“五个百年”——百年开埠、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百年教育、百年军事的深厚底蕴,在重温历史和追忆先贤中安放乡土之情,建立精神纽带,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特此举办《江畔弦歌——宝山“百年教育”史料展》,通过“文教先潮”“学府集至”“红色薪传”“木铎金声”“再续华章”五部分,以百余件文物、史料展品,全面立体地展现宝山“百年教育”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旨在追溯过去,指示未来,在传承、创新、赋能中为宝山“一地两区”建设提供更强劲的力量。
第四部分|木铎金声
在宝山百年教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多教育名家与学者,他们筚路蓝缕,勇为先驱,致力于教育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杰出人才,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如宝山籍袁希涛、潘光旦、冯国华、陈伯吹等,和曾在宝山办学以及任教的张謇、黄炎培、陶行知、胡适等,无一不为宝山留下珍贵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财富。
张 謇
(1853—1926年)
字季直,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金融家、慈善家等。曾在吴淞大力实践兴学理念,创办了吴淞商船学校、吴淞渔业学校等,推动了宝山教育事业的发展。
张謇行楷五言联“居敬而行简,修己以安人”
袁希涛
(1866—1930年)
宝山城厢人,著名教育家。1903年创办宝山县学堂(今宝山实验小学),1912年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后两任教育部次长,三次代理部务。曾参与筹办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于吴淞,担任复旦公学第一任庶务长,后筹商将德人创办同济医工学堂(今同济大学)收回自办,迁校于吴淞。
袁希涛致瞿西华书信
释文:
西华先生:
杨冯署君所托由徐交到五百元,随*德国一节,兹已由徐君将款交来,现在本会会计顾莲生君处,请台端便时惠临方斜路省教育会向顾君取去可也。专此顺颂
台祺
希涛七月五日
朱经农
(1887—1951年)
宝山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曾参与创办中国公学、上海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主持带领商务印书馆建立中小学教科书出版体系。曾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中国公学代校长、中央大学教育长、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光华大学校长等职。
1923年,朱经农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编中小学教科书,并与陶行知共同主编了我国第一套平民千字课本,首先被宝山县平民教育促进会采用,在推广平民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图为《平民千字课》第一册节选内容
陈鹤琴
(1892—1982年)
浙江上虞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中国化幼教道路,主张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活教育”理论体系,是我国首位从事儿童心理测验研究工作的专家。1947年,陈鹤琴等人在宝山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农村托儿所——大场农村托儿所。
陈鹤琴部分著述
陶行知
(1891—1946年)
安徽歙县人,原名陶文濬,后改名陶知行、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创办了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等多类学校,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释文:
肖生、竹因、宁远同志:
……自从香港失守、新加坡沦陷、缅甸紧急,我们是要更加精诚团结以克服倍上加倍的艰难。大敌当前,凡属同胞,都应放弃蛮触之争,解放出全副力量,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只要真正于当地儿童有益,我们就让出整个学校,自己露天过活,也是甘心情愿。我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入川,几乎一无所有。就是这所古庙也是普学、通挂法师他们的徒弟和施主所造,我们虽然是出些租钱,但是几乎是坐享其成。让一点给本地的朋友和小朋友,也是应该的。晓庄是从四个帐篷办起,到三十个茅棚,那才是创造。山海工学团虽然办理了二十五里的普及教育和发动了全国的普及教育运动,却连一个茅棚也没有造,也没有堂皇的古庙给我们享受,那也是真正的创造……方针如此,具体办法,静心会商定之。我也不要机械的提出。望大家灵活运用这方针而为两校造福……
彳知亍
卅一、三、廿二
潘光旦
(1899—1967年)
宝山罗店人,字仲昂,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曾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以及光华大学、复旦大学和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等。
1953年6月30日潘光旦致季羡林就赴湘西研究调查“土家”事项商借录音机的书信
释文:
羡林同志:
日前在车中与觉民兄扯上半天,关于湘西“土家”的研究,欲订七月下旬出发至其聚居区作一些实地观察,此间同志们考虑到各项应准备及携带之物件,认为最好具备简单之录音机一种,供记录与归后分析之用。欲约汪明瑀同志进见,意在商借,如有可能,当再由学校正式给办。
即致敬礼。
弟光旦六月三十日
陈伯吹
(1906—1997年)
宝山罗店人,原名陈汝埙。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写就了二十多篇控诉日寇暴行、讽刺剥削者腐朽生活、反映抗战中儿童生活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等职。1981年,个人捐款设立了“儿童文学园丁奖”,该奖项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前身。
《有一座塔碑》
陈伯吹
近日各报均载有╳军在大场附近,拉夫筑造“表忠碑”,借以纪念因“膺懲”而被击毙的数十万悍卒。阅后有感,为写一章。
有一座塔碑,造得挺拔又雄伟,
怕云雀儿也不常这么高飞。
“高哪!好一座富丽堂皇的塔碑。”
异国的客人如此赞美!
流着血,流着汗,压弯了肩和背,
为甚?为谁?尽垒着一块又一块?
日日夜夜做工,日日夜夜淌泪,
奴隶的灵魂只有伤悲!
英雄们的功绩高过了土匪,
文字,图画,装饰他们不是魔鬼,
那立体式,象征着嗜杀成性的权威。
异国的客人如此赞美!
塔碑脚下悲剧演过几十回,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吼声如雷,
鞭死,戳死,砍死,血肉模糊一堆。
奴隶的灵魂只有伤悲!
塔碑的后景,一抹的竹林苍翠;
塔碑的前庭,绕着碧青的溪水;
塔碑的尖顶,晚来映着落日的余辉。
异国的客人如此赞美!
有一天,那一座塔碑,
倒了,倒了,几堆乱石,一溜尘灰,
海燕翅膀下的暴风雨交响着“崩溃!崩溃!”
起来!没有了奴隶!也没有伤悲!
(原载1940年《文汇报》)
曹 孚
(1911-1968年)
宝山罗店人,著名教育家、作家、外国教育史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复旦大学副教务长、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教育系主任等。
释文:
伯吹吾兄:
……此校教育研究院设教育方针为培养中学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故注重广泛技术训练……此间大学部教育学院有“儿童文学”一学程。吾兄大著在进行中否?目前出版情形想更为困难矣。匆匆即颂
文祺
弟曹孚六月七日
嫂夫人健康有进步否?汝惠兄均此不另。
未完待续......
往期推荐
线上展览丨江畔弦歌——宝山“百年教育”史料展(一):文教先潮
线上展览丨江畔弦歌——宝山“百年教育”史料展(二):学府集至
线上展览丨江畔弦歌——宝山“百年教育”史料展(三):红色薪传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 微信号 :songhuguan813 ●
新浪微博:@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抖音: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