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南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江北新主城定位;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以下简称生物医药南京分中心)落地,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顺利举办;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南京北站枢纽等重量级项目开工建设……
2024年,接连不断的“大事记”发生在我省唯一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这片热土上。
新年伊始,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印发,当中明确支持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为将满10岁的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给足了底气。
1月初举行的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提出,今年,江北新区将深化“四大行动”增强经济发展动能,聚焦“六大重点”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全面推动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和江北新主城建设,全力以赴全线发力抓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以实干业绩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向新区获批十周年献礼,努力在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火热实践中走在前、做示范、勇当第一方阵排头兵。
迎来新风口,“干”字仍当先。扬子江畔,这位年轻的“排头兵”已经“跑”起来了。
生机勃勃的滨江岸线
从高校到落地生物医药南京分中心,不过一两个月,英诺思(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亚峰已经组建好了10人团队,全面开展起业务。
100平方米的实验室内,一边做CRO(委托研究机构)服务,为企业提供免疫细胞分离及功能检测等科技服务,一边进行一款试剂盒的自主研发。
去年年底,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新区举办,241所高校将2716项科技成果带到新区,当中诸多成果都与新区主导产业相匹配,其中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先进材料等。
江北新区提出要以“四大行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掀起建设发展新热潮,借力这场国家级盛会,来自江北新区各园区平台、街道的“招商大部队”几乎全员出动至现场,共对接洽谈项目400余个。
就是在那场大会上,生物医药南京分中心揭牌,落地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建好“国字号”平台是使命,亦是机遇。截至目前,已有10个项目落地中心。分中心转化平台以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已有超14亿元科学设备,正在规划设计展示中心、数据中心、交易中心及路演中心。与此同时,中心还发布了早期项目启动资金、天使基金群、成果转化保、概念验证保等金融产品,为“从研到产”的“最后一公里”引“活水”。
“正是在江北新区,我们成功迈向了全面产业化阶段。”凤麟核中科超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何桃感慨。去年,中科超精自主研发的“麒麟刀”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软硬件一体化装备五大系列产品已全部取证上市,创行业最快上市纪录,成果被评为中国十大重大技术进展,入选国家卫健委“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已在含知名三甲医院在内的数十家机构广泛应用,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麒麟刀”并非“刀”,而是高端肿瘤精准放疗设备,用“刀”取名是借用手术刀“精准消除肿瘤病灶”的寓意。
走进中科超精车间,一台设备正在调试中。记者肉眼看到的设备外形,与常见的CT设备并无明显不同,但其内在大有门道。“公司将凤麟核40余年积累的中子及辐射输运计算理论和技术拓展,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领域,采用自主研发的放疗技术,对肿瘤病灶精准照射,实现‘只杀癌细胞’。”何桃介绍。
我国高端肿瘤精准放疗设备领域,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这一现状不仅限制了国内医疗技术的自主发展,也增加了医疗成本,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去年12月15日,“麒麟刀”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系统科技成果评价会于南京召开,来自国内多家医院、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院士专家组一致认为,“麒麟刀”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系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中国高端放射治疗系统的民族品牌打破了国际垄断,为实现放疗器械国产化高端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科超精“麒麟刀”技术创新产业园区已在江北新区建成投产,是亚洲单体最大的光/电子高端放射治疗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车间里正在调试的一台台“麒麟刀”陆续已被预订,有望打破高端放疗装备市场90%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
在《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的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构建高效能成果转化体系”。自开展“研产贯通”行动以来,江北新区聚焦“能产的研”和“有研的产”深度融合,推动“研”的优势加速转化为“产”的成果,走访研发主体352家,梳理研发成果286项、落地转化120余个,新招引签约科创项目249项、落地投产140余项。
该项目于去年3月开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建成后,将打造国内第一家从石油原料到终端产品的日化新材料产业集群,年产值预计可达230亿元。这是金陵石化在推进“油转化”“油转特”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将推动企业生产从表面活性剂向洗涤行业中高端产品延伸,有助于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它将巩固南京作为全球烷基苯最大生产基地的产业地位,助推南京传统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延伸。
“一线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升。”这是江北新区开展“四大行动”以来,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新区上下累计走访服务8179次,摸排解决问题1222项,并建立项目推进问题专题协调机制,探索“两评一证”联办模式等。
抽象的数字背后,是加速建设的项目、加快发展的企业——巴斯夫特性化学品项目审批时间由原20个工作日以上缩短至1个工作日;诚志永清新材料一体化丙烯价值链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南汽新能源架构平台及整车项目提前5个月开工……“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
两个多月前投用的诚志永清新材料一体化丙烯价值链项目,如今已稳定地满负荷生产。
诚志股份清洁能源板块子公司南京诚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南京诚志永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内,两家子公司多年来保持稳步增长。此次上新项目的诚志永清,此前主要产品为乙烯、丙烯等,新项目大幅提升其辛醇产能,实现产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
项目建设初期,新区及新材料科技园全力协助项目运输“百吨王”的场景,至今让南京诚志永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红平记忆犹新。他回忆,长72米、重250余吨的醛异构物塔,是企业生产历史上整体交付最长的“巨无霸”设备。运输前期及当晚,新区多个部门及园区工作人员集体出动,敲定方案、实地协作,历经8小时,保障了“百吨王”顺利到达建设现场。
总投资5亿元的普立蒙产业化基地项目,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主楼主体结构的封顶。眼下,项目现场还干得火热,为让建设进度再快一点,200多人齐心协力,要干到腊月廿五。
落地在江北新区研创园的江苏奥意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区与省产研院签约的首批“拨投结合”项目,签约后不过两周,公司落地揭牌,并收到国内各大激光器厂商发来的50余个订单。
去年年末,康佳集团与江北新区牵手开启战略合作,康佳集团将在新区打造年产200万台的高端滚筒洗衣机生产基地,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以上,提供社会就业3000余人。
一是全面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动“一港一园”启动区建设,持续建强四大产业科创基地,布局建设驻区环高校成果转化创新街区。二是加快实施龙头企业壮大、骨干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全力推动南钢、扬子千亿级企业攀高,加快扬巴、中车浦镇、南汽等百亿级企业壮大,有力有序推进50亿元、20亿元、10亿元级企业培育,推动亿元企业两年倍增、规上工业企业三年翻番。三是聚焦发力江北新主城建设,围绕“一核两翼三组团四轴带五片区”总体布局,发力重点项目、重点片区建设,启动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建设,加快研创园、生物医药谷等产城融合建设。四是加快教育强区建设,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群众满意的新区教育。五是推进文旅繁荣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建好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做好青年实事项目、办好大学生融入新主城主题活动,培育壮大文旅产业、积极打造文商活动、全面提升文化活力,不断提升城市青春活力。六是全面推进制度型突破与开放平台建设,深入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提升双向开放能级,助力产业创新发展,促进要素便利流动。
在近日印发的2025年省重大项目清单中,江北新区9个项目列入省级清单,当年计划投资50.6亿元,居南京第一。实施项目方面,涵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7个项目。
新年开新局,江北新区值得关注和期待!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