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古称归善
围屋就是客家文化的根
为了更好地传承客家文化
让我们一起走进围屋故事
《洋纳曲水楼围屋》
洋纳曲水楼围屋位于淡水街道洋纳村,又名“南阳新居”。它的始建者是惠阳沙坑叶氏开基祖叶特茂(逢春公)的曾孙叶茂兰。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叶茂兰出生在沙坑求水岭老屋。出生后三个月,父亲叶天植就病故,靠母亲何氏抚养成人。清雍正七年(1729),19岁的叶茂兰在科举考试中考取贡生。一年后,叶茂兰迎娶黄氏,共养育了5个儿子。叶茂兰志向远大,想建造一幢大围屋。为寻找一块宅基地,他跋山涉水、堪舆定位,最终相中了洋纳这片风水宝地。这里背靠杨梅嶂,固若金阳;面朝红花寨,如笔架在案;左为破庙寨,右有洋伞岭,犹如两名武士护卫;中间是两千多亩的盆地;前面是弯曲清澈的淡水河流,颇有“流觞曲水”之意境,自东向西迂回斗转地流入西枝江。这就是“红花”与“曲水”的独特胜景。
清乾隆二十年(1755),叶茂兰购下了上百亩土地,开始了建造围屋的行动。由于劳累过度,耗尽心血,叶茂兰在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去世,享年49岁。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九月,叶茂兰的长子叶继高主持建房事宜,围屋正式兴工;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月,围屋落成。新建围屋依照弯曲溪流的意境,取名为“曲水楼”。同年十二月,在挑选好吉日后,三世何氏、四世黄氏婆媳两人,率领叶继高、叶继谟、叶继昌、叶继芳、叶继业等五兄弟,各持灯笼火引路,从沙坑求水岭迁居曲水楼。但行至洋鼓西坝时,三子叶继昌的灯笼火熄灭,三世何氏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因为客家的风俗,搬家时须将原来老屋灶里点的火带到新宅,表示灶君搬家,薪火相传,也寓意着香火延续。因忌讳,三世何氏便让叶继昌重回求水岭老屋居住。
清嘉庆七年(1802),叶继高的儿子叶熙甫主持扩建外围房屋,在前座建造三层高的隔水墙,四角增建了四个阁楼,与里面的四个阁楼相对应,成为回字形八阁碉楼客家围龙屋,曲水楼的主体建筑基本完成。外围建成后,在大门上方镶嵌“南阳新居”门匾。两侧横门的门楣上分别镌刻着“礼耕”“义种”,告诫后人要以农为本,以礼耕作,以义种植。
据说原来曲水楼有“船屋”之称,每逢大水,曲水楼都安然无恙,再大的洪水也淹不到曲水楼。但扩建了外围南阳新居后,每逢淡水河涨大水,围屋就被大水淹没,成为白茫茫的一片。也许是超重,“船屋”再也浮不起来了。
南阳新居的主体工程完成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又陆续修建了配套工程。清道光年间建拦河,即连接四边瓦面之围墙及通路;清光绪三年(1907),修建了南阳新居正门一连五间的楼屋;民国十九年(1930),建造了禾场及塘坣,围屋才全面竣工。南阳新居(曲水楼)坐东南向西北,总面阔110米,总进深100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房屋达到330间。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开始建造围屋,到民国十九年(1930)围屋全面竣工,历时一百六十八年。这是惠阳上百幢围屋中,建造年限最长的围屋。
抗战时期,日军在1941年占据曲水楼,驱逐居民,将内圈围屋及祠堂辟为医院。在撤走时,又放火焚毁民房120多间。“文革”中又遭到“破四旧”。1995年,曲水楼的族人将破败不堪、即将倒塌的祠堂重修一新,再现辉煌。
曲水楼有令人骄傲的家族历史。在清朝出过叶耐宪、叶兴祥、叶崇光、叶元番等十余位五品官员。从曲水楼里的两块牌匾就能看出家族荣耀。一块是“鼓手厅”后门楣上悬挂的“圣旨”牌匾;另一块是“接旨厅”门楣上悬挂的“奉天敕命”牌匾。相传,此荣誉源于叶耐宪被钦授清代布政使司理司(诰封儒林郎,五品文官),为此专门修建了“接旨厅”,跪承皇恩。
曲水楼也有着红色的革命历史。1926年,叶长盛、叶衍珩率领“擎犁旗”队伍参加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抗战时期,叶振基、叶绍永、叶森盛等成立了中共洋塘支部,发动了27人参加东江纵队;解放战争时期,叶绍永、叶企盛、叶秋盛等18人参加了粤赣湘边纵队、两广纵队。
曲水楼祠堂中厅,有一副对联:“门环曲水,源远流长,壮我文澜欣挹注;嶂拱红花,灵钟毓秀,慰吾桥梓乐观型。”对联中意含“曲水”“红花”景致,也是对叶氏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的赞颂。
曲水楼这幢有八个碉楼、城堡式的大型客家围屋,是先人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2月,曲水楼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丨《惠阳客家围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