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下午,柳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柳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王云宇出席发布会并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成效;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分行党委委员姚璐,市公安局新型网络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潘志强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柳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付运宏主持。
中新社、柳州市融媒体中心、南国今报等多家中央、自治区驻柳州媒体、市属媒体单位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播放了近期高发的“邮寄黄金”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视频,生动而直观地呈现反诈宣防工作的成效。
为深入推进打击治理工作,柳州市公安局成立了由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廖剑波同志任组长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全市电诈打击治理工作,从各警种抽调优势警力组建市县两级反诈攻坚专班,对重特大案件采取“一案一专班”的专案模式,案件不破绝不收兵。10月份以来,柳州警方重点针对涉及电诈案件催生的大量上下游涉及“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提供网络技术支持、搭建虚假交易平台、洗钱”等一系列“黑灰产”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重拳打击,本地涉诈“黑灰产”线索环比下降22%,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184人,破案76起,打掉犯罪团伙17个,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稳定大局。
虽然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案形势依旧严峻复杂。从今年高发的诈骗类型看,刷单返利类诈骗案占比为28.6%,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占比为21.7%,网络交友投资理财诈骗占比为11.58%,三种诈骗类型占到总数的61.9%。
这几类诈骗的犯罪分子普遍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基础上,利用金融、通信、互联网等领域信息技术,远程非接触对群众实施精准诈骗,诈骗手段花样翻新、话术剧本针对性强、针对的目标人群广泛,较传统诈骗犯罪欺骗性更强。诈骗一旦得逞,往往给被骗群众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引发次生危害后果。市民朋友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高额回报,坚决拒绝网络刷单,谨慎保护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接到自称官方机构人员来电,务必挂断后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身份,切不可按其指示盲目转账。如果发现被骗立即报警,配合警方调查取证,及时止损。
近期出现了哪些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对于这些新型诈骗手段,市民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
潘志强(市公安局新型网络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
近期,全国诸多地方都出现“线上诈骗+线下取钱”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洗钱案例,即诈骗分子在线上通过各种手段诱骗受害人进行转账后,在线下借助网约车、出租车以及快递等渠道,运送大额现金、黄金或高价物品的诈骗模式。此类手法也已蔓延至我市,使我市多个市民蒙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常,诈骗分子会先通过常见的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方式获取受害人信任,之后以“支付手续费”“缴纳解冻金、保证金”“投资入股”等理由,诱骗受害人将大额现金或黄金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以此更隐蔽快速地转移资金,增加追查难度,相比“电子转账”,购买黄金等高价商品在某些民众心里往往具有更强的实体感与信任感,容易产生“真实投资”的错觉,从而放松警惕,在不知不觉中就遭受了重大财产损失。
此类作案方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人货分离,下单人仅仅发出包裹却并不乘车;二是运送的包裹(现金或黄金)常用纸箱、盒子、文件袋封装严实;三是包裹上车后,下单人会拍摄车辆以及司机的照片,并索要司机的联系方式;四是下单人会提供收货人的微信或 QQ 二维码,让司机扫码与其联系,并且常在目的地附近临时变更收货地点;五是收货人多戴口罩、帽子、背包,且言语不多,拿到货物便迅速离开。
在此,警方对各位市民群众作出提醒:一是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无论是自称公检法、客服等身份的来电,还是“高薪兼职”“低价回报”等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都要保持怀疑态度,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二是不随意下载不明软件或扫描陌生二维码。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客服”要求下载的屏幕共享软件等,都很可能是诈骗工具。三是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避免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
潘志强(市公安局新型网络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
最后,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请大家及时与警方或相关平台联系,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分行在涉诈“资金链”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姚璐(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分行党委委员):
出品丨柳州警方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