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村事》思南郝家湾:古韵悠长绽新彩

政务   2024-11-26 17:52   贵州  


小桥流水、木雕窗花、青石古巷、柳絮风荷、土家麦酱……初冬时节,走进郝家湾,仿佛翻开了一本岁月沉淀的史书,又仿佛走进了五彩斑斓的画卷,总是让人欣喜流连。

在思南县板桥镇的青山绿水间,隐藏着一个历史悠久、风光旖旎的古老村落——郝家湾。这个以郝姓为主的自然村寨,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郝家湾位于思南县板桥镇境内,距离县城仅40公里,紧邻思剑高速塘头出口,便捷的交通条件让这个古老村落得以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村寨四周山形环绕,宛如一个天然的盆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基本属于沉积岩地质类型,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中山地貌,赋予了郝家湾独特的自然风光。

据史书记载,郝家湾始建于明景泰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当时,郝氏先祖从山东省宦游镇入黔平定“苗乱”,后来选址板桥军垦、定居生活,并依地形以姓取名为郝家湾。数百年来,郝家湾的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沿着村寨内石板铺就的蜿蜒巷道前行,入眼处,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落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些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青瓦覆盖,古朴典雅,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我们村总体规划布局就是围绕凤凰山脚下一地下泉水来做的。水渠弯弯曲曲,呈S形穿寨而过,将古寨自然分为两半,从凤凰山顶往下看,古寨建筑就像八卦图一样。”该村老党支部书记郝贵昌介绍道。



年近八旬的郝贵昌对郝家湾的历史如数家珍。“清不染尘”“郝朝相旧居”“中流砥柱”等景点和故事从他口中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郝氏先辈的奋斗历程和郝家湾古村浓浓的历史韵味。

俯拾皆胜景,入目即文化。郝家湾深厚的历史让郝氏族人引以为豪。步入新时代,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郝家湾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拥抱变革,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郝家湾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发了旅游接待中心、农田花海、七星伴月酒店、甩神广场、耕读馆、易经馆、屯垦风情园等景点,同时举办了“村光大道”“甩神”“旱舟”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这些举措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传统的农耕文化、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感受古朴的乡村风情。



随着郝家湾的知名度逐渐提高,部分村民也从中看到了商机,通过开办农家乐实现了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已有10余户村民开办农家乐实现了增收致富。

刘兴德是郝家湾村少有的“外姓人”,曾一度是村里的贫困户。随着郝家湾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刘兴德大胆地搞起了农家乐,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年入数十万元的山庄老板的华丽转身。

“自从我们村发展乡村旅游之后,我们这些农家乐受益匪浅。平常每天有两三桌客人,周末生意好的时候能有几千块的收入,特别是过节的时候,有时营业额能达到数万元。”刘兴德满脸喜悦地介绍道。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郝家湾村还积极发展牧草、柚子、黄牛、生猪等特色种养殖产业,解决村民就近就业增收问题。目前,该村种植红肉蜜柚325亩,新发展黄牛养殖场1个、生猪养殖场2个,种植牧草500亩。全村肉牛存栏近300头,生猪存栏近1万头,带动发展养殖大户4户。


物质丰裕,精神同步。郝家湾村不仅注重村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还十分注重村级精神文明建设。郝家湾村切实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通过党组织引领和优化网格化管理有机衔接,设置党支部1个、党小组3个,由3名优秀党员担任网格员,40名党员群众担任联户员。党员干部通过亮身份、晒承诺,确保服务群众不缺位,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同时,郝家湾村还强化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发挥,创新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以及“文明卫生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示范户评比活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吹进每个村寨。这些举措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郝家湾村先后荣获省级生态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风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这个‘清不染尘’,你们一定要记得这几个字。”郝家湾村老党支部书记郝贵昌站在“清不染尘”石碑前,严肃地对现任郝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郝龙兵说,“它告诉我们要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

如今,郝家湾已经成为了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一个环境美、生活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和美新农村。(融媒体中心记者  阮进勇 廖雪芳 )








总策划:杨秀初  
总   编:万显廷 
审   核:廖万蓉
校   对:姚   洋 
编   辑:向   红

明珠思南
对外文化旅游宣传,重大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