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遵义——卫生院分院办到家门口

健康   2024-11-27 16:59   贵州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伟大转折留下历史荣光,激励着当地改革者勇往直前。新中国成立以来,遵义市的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居民的看病就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居民在家门口有了实实在在的“医”靠。

村卫生室升级了


上午10时许,遵义市仁怀市苍龙街道水塘村的严光乾干完家里的活儿,慢悠悠地向苍龙街道卫生院水塘分院走去,一路上不断和村民打着招呼。

“老严,这是去哪啊?”

“去村卫生室拿药,今天有卫生院的专家过来。这个点儿拿完药回到家正好吃午饭。”

严光乾所说的村卫生室,现在其实已更名为苍龙街道卫生院水塘分院,但村民们仍习惯于以前的称呼。

1950年出生的严光乾,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家乡医疗卫生发展的历史变迁。

“真是大不一样了!最早,村卫生室是木头房子,条件差得很。村卫生室的医生靠在山里采药给村民看点头疼脑热的病。早些年交通不便,村里人基本不出山,小病拖、大病扛,实在撑不住了才到镇上或县城看病。现在,村卫生室升级了,很多病在村里就能治疗了,大家不用往镇上跑了。”严光乾说。

水塘村距离仁怀市区有20公里,崎岖的山路导致交通不便。没有修路时,村民轻易不出村。即使路修好了,坐公交车到镇上或市区也要1个多小时。今年4月,水塘村卫生室“变身”为苍龙街道卫生院水塘分院,严光乾看病拿药再也不用出村了。

年近六旬的村医沈仕伦从事村医工作已经38年,对于家乡医疗卫生条件的变化也有着切身感受。

“过去,村卫生室的设备非常简陋,只有听诊器、血压计和体温计这‘老三样’。后来,随着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化,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水塘分院成立后,办公场所面积从原来的80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500平方米,还配备了全自动生化仪、彩超等设备,药品种类也从以前的80多种扩充到西药400多种、中药饮片200多种。过去,村卫生室只能解决些小病。现在,水塘分院可以为周边老百姓提供更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老党员沈仕伦说,“水塘分院的成立,是我们山里人看病就医的重大转折。”

苍龙街道卫生院院长鞠远强介绍,水塘分院今年4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服务周边村民共1.5万余人。为提升分院的技术服务水平,除了原有的3名村医外,苍龙街道卫生院还在周一到周五派2名副高职称医师和1名中级职称医师到分院轮流坐诊。分院还开通了住院治疗,扩展了疾病诊疗范围,呼吸道、消化道、部分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在这里得到规范治疗,骨关节病、脑梗后遗症等病种也可就近得到系统性治疗、康复。

“本院可以诊治的疾病,水塘分院都可以诊治。此外,我们还邀请市中医院等大医院专家不定期到水塘分院义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鞠远强说,过去,每个月只有十几个患者来村卫生室看病。水塘分院自投入运行以来,截至10月底,已接诊门诊患者7867人次、住院患者736人次。

一切都是为了方便群众


遵义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交通不便依然是导致山区群众“看病难”的主要因素。为此,遵义市以基层为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选择部分覆盖人口多、人员相对集中、群众看病就医远的农村,建设乡镇卫生院分院(延伸服务点)。今年,遵义市规划建成乡镇卫生院分院20个,并将其列入遵义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


仁怀市喜头镇卫生院共和分院今年7月31日投入使用。对共和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子的群众来说,能在家门口住院治疗,省去了很多麻烦。


共和村同样地处山区,虽然距离喜头镇只有15公里,但没有公共交通,村民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到镇上看病就医只能乘坐私人运营的车辆,单程要15元。在共和村周边更远的卫星村,村民出门的路费更贵。


共和分院办公室主任孟付郎介绍,共和分院自投入运行以来,截至10月底,已接诊门诊患者3279人次、住院患者近252人次。据测算,已为当地老百姓节约外出就医成本13.6万元。


在孟付郎看来,共和分院的成立,给老百姓带来的方便是全方位的。


“全自动生化仪、彩色B超机等设备都是新购置的,与卫生院的一模一样,我们这里的DR机甚至比卫生院的还先进。原来的村卫生室有4名村医,分院成立后一共配备了9名村医,其中1名是大学生村医。每个月,卫生院还会派1名高年资医生和1名护士到分院轮转,确保就诊患者得到同质化、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患者做完检查后,影像资料会同步传到遵义市的医疗共享平台,还会给患者提供一个二维码。无论是去遵义市还是去其他地方看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原始影像资料,不用再重复检查。”孟付郎说,“除了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共和分院的成立,也为公共卫生服务带来质的改变。过去,因为交通不便,很多人不愿去镇上进行预防接种、健康体检等。现在设备、人员都有了,我们正在跟政府协调用地,计划在分院设立冷藏库。到时候,这些服务都可以由分院提供,公卫服务将进一步落地。”


遵义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仁怀市山区群众看病就医的变化,是遵义市几十年来农村医疗卫生变迁的一个缩影。建设乡镇卫生院分院,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难”问题,也助推更多患者留在基层。2023年,遵义市县域内就诊率达93.08%,25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为892.8万,同比增长17.52%。



记者手记



蜿蜒山路阻碍不了健康直达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贵州省气候地理环境的写照。在去往两家卫生院分院的路上,车子顺着山路忽上忽下,每三五十米就是一个拐弯,几乎没有一段超过百米的直线道路。有时候,车子行驶很久,还未翻过一个山头。可以想象,当地村民走出这片大山有多难;也可以想象,当地村民对医疗服务优质可及的期盼有多么强烈。


在喜头镇卫生院共和分院采访时,记者遇到了一名83岁的老奶奶,她因胆结石复发在共和分院住院治疗。老奶奶一辈子最远只到过镇上,几乎没有走出过大山。群山阻拦了太多人的脚步,但不妨碍当地党委、政府把健康服务直接送到他们身边。


提起共和分院成立带来的变化,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她说:“感谢医生!医生技术好,对老年人态度也好。”




















来源:健康报
编辑:朱怡然
审核:王前波、孙秋娥
审发:吴爱军、张   艳


健康遵义
权威发布遵义卫生健康工作动态、政策法规,普及居民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推进便民服务!
 最新文章